06.12 2018年高考如何估分?估分有哪些原則?

2018年高考如何估分?估分有哪些原則?

現在,大家可能都在急切地等待,恨不得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趕緊到來。當然,大概還有心急的考生和家長會自己想辦法“預知”高考成績——估分。高考後出分前,估分到底還有沒有意義呢?到底要不要估分?什麼考生需要估分呢?今天,莘博文化藝術學校就來談談關於估分的問題!

高考估分時應充分考慮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估分之前要吃透標準答案,然後回憶自己答題的情況如何。題目不僅要答對,還要看答得是否完整。因為少一個步驟或少一個論點,都會被扣分。

第二種情況,對於結果錯了的答題不能全盤否定,有些時候中間的某些步驟是對的,也可能會得分。但是,這種情況下,分數要往低處估。如果解答的方法和標準答案不一致,最好請老師來把關。

第三種情況,考生要檢驗自己是否運用了一些未經推導的公式。也就是說,只有課本上黑體字的公式和定理才能直接引用,否則也會被扣分。另外,那些平時粗心大意的考生還要注意,考試時不要有漏寫、漏答的情況出現,譬如,在做應用題時,為了節約時間,經常不寫“答”字。如果在高考中出現這種情況,當然會被扣分。

考生符合以下情況,尤其要重視估分!

其實,高考後預估分數還是有必要的,對考生填報志願有好處。就是說,考生通過估分,可以提前篩選適合自己的大學範圍,提前瞭解自己喜歡的專業,做到心中有數,減少成績公佈後填報志願時出現慌亂和失誤。當然高考後要不要估分,也是因人而異。

什麼樣的考生一定是需要估分?

什麼樣的考生考前估分有重要參考意義?屬於以下三種情況之一的考生,可要長點兒心啦!

1.對目標大學不清楚,志願模糊的考生

根據自己的所估分數和線差,去廣泛定位學校,利用出分前的這段時間去深入瞭解每一所學校。另外一方面是要對自己做評估分析,找出興趣和愛好點去匹配專業,並詳細瞭解專業的內容和發展方向,以及行業前景,要知道從這麼多高校和專業中找出自己要讀的院校和專業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考完試趕快行動起來估分數吧!越早、越多的瞭解學校對自己越有利。

2.有理想大學和理想專業的考生

對於這類考生考後不妨估一下分數,對比一下理想大學和專業,看自己能否上線,做到心中有譜,同時做好各種情況的預案工作,考的好的話應該選哪幾所大學填報,考的不好的話有應該如何選擇,這樣做好各種情況的備選工作,在出分後才能從容應對。

3.對於符合特殊類型招生條件的考生

對於在提前批招生的院校,大都屬於特殊類型考生,如果考生符合高校的招生條件,也可以預估一下分數,對應高校往年錄取數據分析,及早選定報考院校。

估分的四個基本原則

1、科學把握評分標準。在清楚了自己的解答後,考生要認真研讀《評分標準》,力爭領悟《評分標準》中每一道題的考查意圖以及每一個得分點的給分、扣分的依據,然後再與自己的解答進行對照,可得出自己的初步估分。

2、準確回憶和核準答案。考後估分的關鍵是要能準確回憶和核準自己所做的答案,這就要求考生頭腦清晰地檢索自己所選的答案。對記憶不準確,沒有把握的答案,建議考生一個人靜心思索,切不可同他人商量,必要時可沿著考場上的解題思路重新試作一遍,並注意列出主要步驟,使得自己對主觀題的每一個得分點都能較準確地把握。

3、科學估分是為了給填報志願提供準確的信息。但在實際中不少學生由於太謹慎,不相信自己能考得這麼高,或者認為別人可能也是保守的,因而在填報志願時比較保守;也有的考生過於自信,或抱著僥倖心理,一味取自己估分的上線,導致填報過高,影響錄取。

4、一些估分不理想或自我感覺高考失敗的考生,在考試成績尚未公佈的時候,其心理壓力往往比高考前還要大,這時更需要父母親朋和教師能給予必要的“心理關愛”,緩解其心理壓力,在實事求是估分的同時,做好承受考試失敗的準備,不可苛求責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