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做強區位優勢 加快南充發展

■中心城•大數據

金融中心

220米川北最高樓 20餘家機構入駐

現代物流

1700餘戶入駐 年吞吐量將達4000萬噸

立體交通

高速公路條數居全省第二 直飛北京廣州等15個城市 嘉陵江南充段船閘全面貫通

教育大市

擁有石油大學等4所高校 中職學生人數居全省第二

文化實力

川北大木偶亮相冬奧會 《亮花鞋》登上央視春晚

醫療衛生

2家三甲醫院輻射川東北 “五新模式”獲國務院表彰

做强区位优势 加快南充发展

南充現代物流園 記者 梁洪源攝

嘉陵江畔,川北重鎮。新南充向著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目標前行。

川東北金融中心的核心引領區基本建成;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已初步建成;川東北教育中心地位凸顯;《亮花鞋》亮相央視春晚、“熊貓隊長”現身冬奧會閉幕式,南充文化軟實力越來越強;打造醫療集團,公立醫院改革獲國務院表彰……

打造“南充浦東” 金融中心年底投入使用

6月11日上午,記者驅車行駛在嘉陵江沿岸,放眼望去嘉陵江東岸的下中壩片區一棟高層建築赫然而立,高樓周圍,幾棟已經完工的樓宇一字排開,與平靜柔美的嘉陵江交相輝映,大氣磅礴格外顯眼。

這是正在打造的川東北金融中心,其首批規劃打造的48萬平方米核心引領區已基本建成。

據大樓開發建設單位四川宇航金融中心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鍾斌介紹,位於南充嘉陵江東岸的川東北金融中心1號大樓主體結構已於近期全面封頂,大樓高220米,共44層,不僅是南充最高地標,也是川東北地區首座2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是川東北最高樓。

項目工地上,記者看到,7號寫字樓的裝飾工程已全面啟動,亮化、綠化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正全面推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7月底,該寫字樓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據瞭解,自項目落地以來,各路客商紛紛對接。鍾斌告訴記者,目前,廣發銀行、四川天府銀行、國壽財險、北京信合利澤、天安財險、瀚華金控等20餘家機構以及保利商業、法國迪卡儂、萬達影院、皇城老媽等眾多商業項目入駐,郵政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30餘家金融機構意向入駐。

川東北金融中心以金融商務街、沿江金融外灘和金融總部基地、金融創新及關聯產業基地“一街一灘雙基地”為載體,全力打造“南充浦東 江東CBD”,建成後,這裡將是集金融管理運營中心、財富資產管理中心、區域股權投資中心、金融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人才交流中心等為一體的濱水中央商務區。

1700餘戶商家入駐 物流園區崛起一座新城

打造川東北金融中心,暢通經濟發展血脈;建物流航母,匯聚八方發展資源。不遠處的南充現代物流園,公路港、保稅中心、建材物流區、糧食倉儲區、儲油區、電子商務區等功能板塊區如畫卷依次展開。

園區內的南鑫國際商貿物流城二期鋼材城項目主體已經完成。“從開工以來,每一天項目都有新的進度。”項目現場負責人介紹,為了保障施工,加快完善物流體系,施工人員每天都按進度施工,每一項工期都提前完成。預計,鋼材城今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招商方面,浙江傳化、中鐵聯運、新加坡豐樹集團、四川南鑫、深圳友信崧鋒、中國物流等17家大型企業先後落戶,京東、順豐、海爾、中通等商家共1700餘戶已經入駐。

記者從物流園管委會辦公室獲悉,今年一季度,園區主要物流企業實現交易額7.957億元。“自開業營運以來,現有入駐企業及商戶200餘家,日均快遞分撥量達120萬件,上一季度實現交易額3.1億元。”南充傳化公路港相關負責人如是介紹。

“園區計劃2025年全部建成投入營運,屆時,年貨物吞吐量將達到4000萬噸,實現交易額超1000億元,年創稅收20億元,可帶動8萬人入園就業,將輻射川東北共3700萬人口,對促進該區域現代物流業發展,提升區域經濟起到重要作用。”物流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充現代物流園將成為集智慧物流、會展中心、總部經濟、國際教育中心、商業商住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一座綜合型物流新城。

“三線並舉” 構建綜合交通樞紐

水陸空“三線並舉”,南充立體交通網絡已初步成型。

順蓬營一級公路順慶至荊溪路段,挖掘機、裝載車在不同作業面同時作業,各種機械轟鳴,運輸車輛來來往往,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

據瞭解,順蓬營一級公路起於順慶區清風北路,經順慶區搬罾、鳳山、漁溪,進入蓬安縣的長梁、錦屏、相如、河舒等地,最後到營山,全長85公里。根據規劃,將在原有雙向四車道的基礎上改建為雙向六車道。“目前順慶-荊溪-鳳山段正在全線施工,預計今年10月路基鋪通。”順蓬營公路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綿西高速、營達高速也在全線施工,超進度完成目標任務,分別將於今年年底、明年年底實現全線通車。高速公路方面,截至目前,南充已有10條高速公路,無論是高速公路條數,還是通車裡程,南充均居全省第二。

鐵路建設方面,我市抓住西成高鐵、渝貴高鐵開通的契機,增加50趟列車始發停靠,目前每日開行客、貨列車達到221趟,直達北京、上海、廣州等24個省會城市(直轄市),成為成渝城市群內二級城市中始發和停靠客貨列車最多的市(州)。

不僅鐵路通達全國,如今,南充市民也能打“飛的”出行。統計數據顯示,航空運輸方面,如今南充機場已經開通至北京、廣州、深圳、上海、昆明、西安、三亞、杭州、拉薩、南寧、天津、貴陽、濟南等航線。

5月28日,嘉陵江南充段九級船閘通暢運行儀式在南充舉行,標誌著嘉陵江南充段船閘實現了統一運行調度,全面暢通。嘉陵江船閘通暢後,水路運輸時間將大幅縮減,水運運量大、成本低、能耗小、佔地少的優勢將得以充分發揮,有效減少嘉陵江流域汙染。

依託“155發展戰略”交通樞紐板塊重大項目,南充將立足成渝、放眼全國、接軌全球,通過國際、國內“雙層發力”,北上、南下、西進、東出“四項突破”,到2035年,將建成“13高速、13幹線”的公路運輸大通道,打造成“暢達區域、通向全國、連接世界”的綜合交通樞紐。

輻射效應明顯 打造川東北科教文衛中心

6月11日下午,在北部新城核心區府荊南路,記者看到荊溪小學的遷建項目主體完工,整體大氣漂亮。

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南充市荊溪小學總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設置30個教學班,可容納1350名學生就學。“學校將於2018年9月正式開學,將有效解決附近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目前,全市共創建13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8所省級示範性幼兒園。在“十三五”期間,還將新(遷、擴)建基礎教育學校66所、校舍面積80萬平方米、運動場60萬平方米,新增學位約5萬個……

南充有中等職業學校(點)36所、公辦學校18所、民辦學校18所,全市有中職學歷教育在校學生72112人,人數居全省第二位。出臺了《南充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7—2020)》,確定了“一走廊四中心”(依託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和瀠溪職教城,把小龍、瀠溪、多扶連片打造成川東北職教走廊,把閬中、南部、營山、儀隴建成職教分中心)的職業教育總體佈局。

我市不斷提高駐市高校辦學層次和水平,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工科大學,西華師大加速推進創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川北醫學院加快建設高水平醫科大學,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力爭進入全國職教骨幹集團行列。

文化方面,從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到央視春晚,從川北大木偶到閬中《亮花鞋》,“南充造”文化頻頻亮相國際國內舞臺,“圈粉”無數;公共文化陣地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免費享用,南充積極探索“文化+”發展模式,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亮點紛呈,南充文化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南充文化的發展充滿新氣象、南充文化名片越來越響亮。

作為第二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繫試點城市,南充按照“強化公益性、突出聯動性、重在突破性、發揮示範性”的總體要求,探索建立以科學就醫新秩序、現代醫院新模式、人事管理新制度、收入分配新機制、醫保支付新方式為主要內容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五新模式”,破解了制約公立醫院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被國務院辦公廳表彰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較為明顯試點城市”。

打造兩大醫療集團,輻射南充九縣市區及川東北五城。集團內部,三甲醫院、基層醫院、社區醫院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二甲以上醫院檢查結果同級科學互認及上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認可,川東北醫療衛生中心輻射效應明顯……(南充日報記者 易立權 見習記者 譙靈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