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小龍蝦今晚“捨命相陪”! 世界盃經濟還有哪些中國元素?

小龍蝦今晚“捨命相陪”! 世界盃經濟還有哪些中國元素?

​麻小啤酒備好,不管真偽今晚走一波!

據國際足聯官方數據顯示,有超過4萬張俄羅斯世界盃門票被中國球迷購買,在所有的國家當中排名第9。正像白巖松吐槽的,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其他的都去了。

世界盃不僅是球迷的狂歡日,同時也給“世界盃經濟”帶來商機。那麼,本屆世界盃除了中國足球外,有哪些中國經濟元素呢?假如中國成功申辦2034年世界盃,我們如何借鑑把“世界盃經濟”搞得更好?

搭載10萬隻湖北產小龍蝦的中歐班列,本月中旬抵達莫斯科,這批趕在世界盃期間為眾球迷獻上的助興美食小龍蝦,包括麻辣、蒜香、十三香等不同口味。不過,平均每名中國球迷吃兩三隻小龍蝦,這可能遠遠不夠。

小龍蝦早已成為一個新消費產業。2017年我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比2016年增長83.15%。從事小龍蝦生產經營的合作經濟組織近5000個,小龍蝦全產業鏈從業人員約520萬人。

小龍蝦火爆,各路資本也競相湧入。在上市公司方面,繼2017年6月正式上線銷售小龍蝦產品後,國聯水產又於去年底和洪湖市簽訂協議,投入5億元用於小龍蝦業務發展。安井食品去年推出了速凍小龍蝦,今年1月又宣佈入股進一步進入小龍蝦市場,安琪酵母也展示公司的小龍蝦調味料等產品。就連上市房企美好置業也跨界小龍蝦產業。

小龍蝦投資消費雙熱,頭部公司熱辣生活已經完成3億B+輪融資,風投大佬紛紛入局。湖北四板甚至專門闢出“小龍蝦板塊” ,首批16家企業已經由證券公司輔導。去年4月,來自“小龍蝦之鄉”潛江市的16家企業集體登陸湖北四板,成為湖北區域性股權市場“潛江小龍蝦板塊”的首批成員。

在2016年滷鴨品類在中國的零售市場規模約為400億元的時候,就成長出了周黑鴨、絕味和煌上煌三家上市公司。2017年中國小龍蝦零售市場規模1370億,幾年後這條更寬廣的賽道又能成長出多少個巨頭呢?小龍蝦產業出現一隻獨角獸也不奇怪。

小龍蝦今晚“捨命相陪”! 世界盃經濟還有哪些中國元素?

自5月起,A股多隻啤酒個股持續上漲。那麼,世界盃真的可以刺激啤酒行業?有機構對過去四屆世界盃與國產啤酒銷量關係進行了研究分析,表明世界盃短期內對啤酒銷售是有一定作用的。

目前,國產啤酒行業告別了過去“重數量不重質量”的發展期,逐漸向健康方向發展。從去年起,國內啤酒行業呈現復甦現象。2017年5月,國產啤酒告別了持續25個月的下滑,產量逐漸回升。

上屆世界盃國內只有一家贊助商,而本屆則有創紀錄的七家。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盃期間的廣告支出最多,達到8.35億美元,是美國4億美元的兩倍,更遠高於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

中國家電企業搶佔“世界盃”風口。事實上,匯聚全球目光的世界盃也在推動著家電業,特別是電視產業的技術轉型和升級。歷史上有兩次世界盃轉播權,推動了電視技術的發展:2002年韓日世界盃引入超高速攝像;2014年巴西世界盃首次引入了4K轉播。今年的世界盃,國際足聯首次嘗試以UHD超高清和HDR高動態技術信號進行賽事轉播。

體育彩票作為大型體育賽事的配套工具,除了球迷、彩民會購買以外,也會有不少人買幾張彩票湊熱鬧。世界盃年的體育彩票整體銷量表現亮眼,較前後時段相比增長突出。2014世界盃年,國內體育彩票銷售達1764.10億元,同比增加436.13億元,增長32.8%。

世界盃吉祥物“扎比瓦卡”小狼,由杭州一家公司進行開發、生產和銷售。這家公司還一舉拿下了賽事周邊,比如毛絨玩具、馬克杯、鑰匙扣、球衣等近100種相關商品的授權。

小龍蝦今晚“捨命相陪”! 世界盃經濟還有哪些中國元素?

和往屆不同,這屆世界盃每一件吉祥物都來自阿里巴巴互聯網線上生產。吉祥物品牌、設計、生產加工到銷售這條遍佈全國各地的產業鏈,都通過互聯網鏈接起來。吉祥物的互聯網製造是世界盃歷史上的首次嘗試。

在去年的網商大會上,馬雲首次提出“Made in Internet” (互聯網製造)構想,可能設計是美國的,組裝是中國的,市場是面向全世界的。一年時間,在世界盃吉祥物身上就得到驗證。

2018年世界盃比賽場上的中國元素還有很多。首先,比賽用球是由中國製造,每天我國將會生產1000個世界盃比賽用球。其次,俄羅斯世界盃紀念幣銀章是由南京造幣廠製造的。還有,2018年世界盃大力神杯紀念品也由廣東的一家企業進行生產。另外,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LED顯示屏提供商也是來自中國,近2000平方米的戶外顯示屏將在世界盃各體育場進行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