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隨順當事人信念的力量

艾瑞克森以及NLP都相信一件事情,那就是當事人擁有他全部所需要的資源,做為一個助人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喚醒他適當的資源,然後把那個資源跟他想要達成的結果產生連結,能做到這一步,接下來就是相信當事人的潛意識的力量,事情自然而然就會有所改變。

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隨順當事人信念的力量

段考剛剛考完,和學生在聊他這次考得如何。這是一位很重視成績,很拼命在唸,同時,也有很嚴重的考試焦慮的學生,他之前,經常在某一科嚴重失常,然後在教室裡面放聲痛哭,可以哭一整天。聽到他說這次這一科考得還讓他自己蠻滿意的,我覺得很替他高興。

說著說著,他突然冒出來一句:禱告有用喔。

一下子丈二金剛摸不到頭腦的我,於是問他:真的嗎?多說一點點。

於是他接著說:就是啊,有我沒遇到過的題型,第一次算不會,而且算了好幾次還是不會,然後就請主幫我,我很認真的祈禱,然後就解出來啦

聽到他這樣講,看到他開心的表情,我心裡面更是高興,他這次不但在考試的時候沒有失常,居然進而在考試的時候解開沒遇過而且很難的題目,於是,我稱讚他說:所以你這次居然可以發揮超實力!

他虔誠的說:呵呵,主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隨順當事人信念的力量

我想到之前,我為他做的處理,用視覺心錨來處理考試中的焦慮,這樣子就沒辦法設觸覺心錨,也沒辦法放進催眠的元素。

於是,我這樣跟學生說:當你感到自己在緊張的時候,請你先評估一下,你現在有百分之多少的自己在緊張,然後告訴自己:我現在有百分之多少的自己在緊張,有百分之多少的自己沒有緊張。然後謝謝那個緊張,因為它代表了很重視考試成績的自己。

接下來,做幾個深呼吸,很大力的那種,讓自己身體的感覺整個轉移到呼吸上,把自己的視野放大到整個空間,然後凝視著你拿著筆的手,想到你平常也是用這隻手努力的算著數學題目,想到你平常算的數學題目,想著你認真算數學的感覺。

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隨順當事人信念的力量

講到這裡,我的評估,可能還不夠。我知道學生是基督徒,於是問他,你覺得你有多相信上帝?

他考慮了一下,回答說:百分之八十。

恩,這樣應該夠了。所以,接下來,我告訴他,當你凝視你拿著筆的手,看到你平常努力算數學的樣子的時候,同時想象著,上帝也在看著你,看到你平常的努力,享受上帝與你同在的感覺。

昨天晚上,學生很高興的告訴我,這次數學他拿到該拿的分數了,終於沒有因為緊張而失常。

我問他,是怎麼應用前一個晚上教他的這個小技巧的呢?

他說,就在開始感到緊張的時候,就看著拿筆的手,然後就感受到上帝的愛。然後就很專注的去解題目了。

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隨順當事人信念的力量

呵呵,真是開心,這孩子有上帝滿滿的關愛。我因為受到只能透過打字溝通的限制,所以得用簡單又容易理解和操作的方式來給學生建議。於是,我就想到設定視覺心錨,設立心錨,是我們會在基礎課程當中詳細介紹的NLP著名技巧。

問題在於,這個學生之前屢屢因為緊張而考試失常,通常這都會牽涉到某個對自己的信念了,所以我得找到一個資源,來處理那個因為連續的失敗經驗而形成的信念。還好我知道這學生是基督徒,所以硬著頭皮拜託上帝來幫忙。

果然,配合他自己具有的資源,設計一個連結,然後,改變就自然而然發生了。並且,在連著幾次段考跟複習考都考得不錯之後,這個改變更加強大,不只是沒有失常,甚至於,可以發揮超水平的演出!

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隨順當事人信念的力量

其實,從他最早,我在他身上做了衝突部分的整合,又帶了卓越圈,最後為他量身訂做處理考場當中的焦慮和失常的程序,然而,他最大的感謝是歸於上帝,做為艾瑞克森式催眠以及NLP的學習者,我樂觀其成,並且,完全不在孩子前面提醒他這一路上我為他所做的這些事情,因為,從邏輯經驗層次來看,把這一切歸功於上帝的旨意,對他的幫助,要遠遠大於把這一切改變歸功於我的努力,而且會深得多,高得多,能夠陪伴著這個孩子更久更遠得多!

而這不正是老子道德經當中告訴我們的,「為而不有,功成不居!」嗎?我突然想到,說不定我真的是上帝的工具喔,是祂對這個孩子做的工當中的一顆小小螺絲釘呢!

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隨順當事人信念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