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學以致用,為企業創新創效

幾年來,通過刻苦鑽研業務,張士軍從一個電氣維修的“菜鳥”,變成了行家裡手,成了電氣設備維護技術骨幹。一次,掘進工作面正在掘進作業,新投入使用的北方大傾角掘進機操作按鈕出現誤操作,故障警示燈常亮,值班的維修工檢查了好多遍查不出原因,設備有了“疑難雜症”,幾名維修工不甘心,輪番上陣,但還是束手無策。礦上安排張士軍到現場查找原因,張士軍走在路上就在想,如果質量有問題根本出不了廠,更換新的廠家發貨要一個星期,這樣勢必會影響掘進速度。到現場後他用排除法一一檢查,當他檢查到操作按鈕時,發現按鈕觸點已經氧化,這些按鈕都是一次性按鈕,張士軍在現場靈機一動將每個按鈕重新擦拭,更換密封,做好防水處理,徹底解決了按鈕誤操作現象。

學以致用,為企業創新創效

“幹活細緻,技術過硬,責任心強“,這是大夥對張士軍的評價。“軟啟動開關本秀板損壞是一個老生常談難題,換一塊進口本秀板價值1萬多塊,找廠家諮詢維修事宜,廠家給予的答覆是隻能換新的,不信邪的張士軍將本秀板拆卸下來,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上百個電子元件,廠家不僅沒提供電路板圖紙,就連最基本的數據也沒有。張士軍一頭扎進自己的小屋裡開始研究這塊電路板,為了分辨細如髮絲、若隱若現的線路,他用放大鏡一點一點地看,然後一筆一畫繪製成圖,在用萬用表逐一測量每一個元件,他測出電路板觸發信號脈衝電阻損壞。問題的原因找到後,張士軍將損壞的本秀板都集中在一起,將脈衝電阻拆下,脈衝電阻找到了,他將普通電烙鐵纏上銅絲,銅絲頭銼成斜面,將元件安在線路板規定位置,烙鐵通電後銅絲輕沾焊錫,對準焊點一下就將元件一頭焊住,經過一天的努力,張士軍不負眾望終於將本秀板修復完好。

學以致用,為企業創新創效

張士軍認為,搞技術的,只有在實踐中勇於創新,才能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人生才會更有價值。對設備技術缺陷他提出改造方案10多項,其中改造225開關電流互感器、400饋電開關中間繼電器觸頭粘連在全礦推廣使用。隔離換向開關爬電距離、電器間隙不達標,他就在隔離開關底板加絕緣板、線柱間加裝絕緣護套,有效提高了隔離開關的使用壽命;今年他又參與了井下系統電壓升級,將井下原來600V電壓升級到1140V,提高了井下供電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3月份,五煤東綜放工作面安裝進入最後階段,急需一臺移動變電站供井下各類設備變壓使用,現有的移動變電站出現了故障,張士軍馬上意識到問題有可能出現在整流管上,他將整流406管改成408管,電阻10K/10W改為10K/15W水泥電阻,增加電阻值功率,解決了高壓側不吸合的難題,為井下正常安裝採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在設備檢修質量方面,他結合實際制定了五項“設備維護維修質量管理”辦法,嚴格執行設備包機制和日檢日查制度,根據每臺設備使用情況,科學制定檢修計劃,合理安排檢修時間,提高了設備完好率和設備質量標準化水平,經他檢修的電器設備未出現過一次質量責任事故。

學以致用,為企業創新創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