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郭書記,別開槍,是我!

據新浪財經報道:6月14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警示投資者,

非法集資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聽了郭書記的演講,嚇得我趕快查了一下微信理財和餘額寶上的收益率,還好,都在4%左右,還屬於可控範圍!

然後,我又查看了一下自己股票賬戶,綠油油的畫面好美,這他媽什麼時候有正收益呢?不管咋收,本金還在,我的這顆小心臟總算安靜下來了!

接著,我又仔細檢查了一下社保,發現社保基數紋絲不動,不過好消息是2017年的社保基金回報率是9.68%——what?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弱弱問一句,社保能提現呀?這個收益率很危險呀,離10%只有一步之遙呢!

罷了罷了,調侃過後,咱們說點正事:郭書記的提醒,是善意的,是充滿對無知群眾的呵護的,高收益從來都是與高風險並列的,10%這樣的收益率,普通人莫要奢求;對於無數幹實業的人,如果能弄來10%的貸款率,估計都要感天謝地了:這可是救命錢呀!

可是,郭書記的擔憂其實也爆出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危險呢?提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數字,上個月M2的增長率出來了,同比增長8.3%,幾乎是近幾十年年的最低增速了!所以郭書記的擔憂是沒有問題的,當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超過M2的增速時,這絕對是個危險的信號,原因是什麼呢?

M2的放水,是一種隱形的收入,這部分的利得是有限的,如果大家都來分一杯羹,那麼就會產生僧多肉少的現象,所以當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超過M2增速時,這意味著你也能夠從M2的放水中撈油水了,那麼,如果這不危險,什麼危險呢?

引用新浪財經《理財收益率超6%就要打問號?信託:別開槍 是我!》的一段報道:“用益信託數據顯示,上週集合資金信託成立數量為54款,上週成立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7.77%,前周為7.75%,其中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信託產品更是高達8.09%。這一次,信託要躺槍?”

不過,信託應該感到慶幸,這畢竟是郭書記的標準,倘若按照樓部長的標準:“保證收益率超6%的都是騙子

”,所有的信託產品肯定要被拉到角落裡集體突突突了:老子最恨的就是你們這些騙子!

百萬億的信託,如果不是流向了房地產,又跑到哪裡去了呢?

股市一如既往地綠油油,畢竟綠油油的麥田,總能預示著好豐收——至於什麼時候豐收呢?獨角獸的抽吸效應,大家都看的真真切切,可是IPO的速度,誰又能擋得住呢?這年頭,也只有打中新股能賺點錢了;可問題又來了,這中新的概率,究竟比彩票高多少呢?股市表示,這鍋不背!

那麼債市呢?這年頭莫說收回本息,只要能夠收回利息,恐怕都要樂呵的睡不著覺了,畢竟還沒有違約呀!竟然還沒有違約呀!真的沒有違約耶!人在債市飄,哪能不挨刀?如今,我唯一相信的不違約的債只有國債、國債、國債!只有國債買得放心,睡得舒心,好歹比銀行利率高點呢!

最後,當大家的眼光都轉向房市,它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訕訕一笑說:“怪我嘍?”

實體經濟不景氣,M2又小河流水嘩啦啦的響,老百姓這點養老的錢,總不能存在銀行享受著2%的年收益吧?於是,唯一能信任的也就只有房子了:房子不會跌!

老百姓不相信房子會跌;地方政府不想讓房子跌;金融機構不接受房子跌;於是大家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只有買房最能抵抗M2超發的風險!

郭書記的這一槍打得好,打得理財產品滿地找牙,可是龐氏騙局的風險雖然能夠化解,但是出逃之後的資金怎麼辦呢?死守銀行?可萬一銀行倒閉了,只能取回50萬本金呀,這個也嚇人呀;購買企業債?等等,今年冒出這麼多違約的上市公司,連守著現金奶牛的都沒錢了,還能買企業債嗎?於是,只剩下最後一條出路:買房,買房,買房!

只有買房的收益率,可以跑贏M2,目前看來,也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依賴房子上癮了,真的無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