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網綜、圈層爆款全面開花 2018綜藝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不知不覺,2018年就過了一半了。上半年,國內綜藝市場整體態勢喜人,但細細分析之下,卻是馬太效應加劇。《偶像練習生》、《這!就是街舞》、《創造101》等網綜播放量得到極大釋放,長期霸屏熱搜榜和話題朋友圈。“C位出道”、“pick me”、“菊外人”等熱門詞彙廣泛傳播。相比之下,臺綜卻顯得異常蕭條,整體表現差強人意。種種跡象表明,網綜以超強戰鬥力證明了一個新綜藝時代的到來。

網綜、圈層爆款全面開花 2018綜藝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回顧往昔,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綜藝節目。隨著時代的變遷,節目的形態不斷更新迭代,爆款的形成條件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隨著網綜的強勢崛起,圈層爆款逐漸取代大眾爆款,爆款的出現又引發井噴式的模仿和複製,未來,如何踩準爆款題材?綜藝市場的發力點又在哪兒呢?

養成類選秀再次爆火

今年的網綜到底有多火?用幾組數據感受一下。以收官不久的《偶像練習生》為例,節目在熱播期間微博話題量高達139億,總播放量突破30億次,超過了去年的現象級爆款《中國有嘻哈》的25億播放量。節目最後階段需要通過網絡投票決定出道明星人選,而最終僅9位出道成員的累計投票量便達到了1.5億次。

頂級流量帶來了超強變現能力,蔡徐坤、陳立農、範丞丞等9位練習生組成男團Nine Percent出道。該組合各類活動門票被黃牛炒到2萬+一張,蔡徐坤單條微博轉發量輕輕鬆鬆就是千萬級,最高一條破5000萬;範丞丞發付費照片,一夜進賬480萬元……

網綜、圈層爆款全面開花 2018綜藝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這樣的造星傳奇仍在不斷上演,今年4月底,女團節目《創造101》一經播出,便在人氣和流量上不輸《偶像練習生》,上線第一天播放量就達到2.1億,目前播出了8期,總播放量已破38億。

網綜、圈層爆款全面開花 2018綜藝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女團成員王菊的火,更是將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或主動或被動地分成了兩撥人,要麼“陶淵明”(王菊的粉絲),要麼“菊外人”(不看《創造101》,也不給王菊投票的人)。“陶淵明”們製造的“菊語錄”、“菊表情”、“菊話寶典”,無孔不入地滲透到社交渠道的每一個角落,繼而誕生了“菊刷屏”現象。王菊的各路數據飛速上漲,微信指數漲幅達到了453.32%,王俊凱、吳亦凡、黃子韜等都被其甩在了後面。

王菊號稱重新定義女團成員標準,不再是膚白貌美大長腿,而是更加勇於展現自我的女性。

這樣的情景,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此前的《超女》,當時也是萬人空巷,被定義為選秀元年。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至今活躍在熒屏前。選秀類節目的再次翻紅,並不能單純意義理解為文化的輪迴,隨著網生崛起,粉絲的營銷模式、網絡平臺的天然優勢均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為新生代偶像“C位出道”提供了爆款的基礎。

圈層綜藝取代大眾綜藝

除了選秀節目爆紅,在網綜市場上,小眾領域綜藝節目也迎來了春天。《這!就是街舞》《機器人爭霸》等均在不同領域,針對不同人群提供內容。以《這!就是街舞》為例,和《中國有嘻哈》一樣,均屬於小眾文化。但在傳播的過程中,大家觀看並沒有什麼障礙。“主要是打通了觀看壁壘,裡面有知識普及,加上街舞的姿勢炫酷,讓本土文化和街舞相結合,成為一場視覺盛宴。”

網綜、圈層爆款全面開花 2018綜藝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雖然《機器人爭霸》的播放量不如《這!就是街舞》,但10億的播放量,仍舊可以理解為打通了一個圈層,精準定位到了科技發燒友。不再依靠流量明星,而是真正意義上內容的革新,這恐怕才是圈層綜藝最迷人的地方。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輪值總裁楊偉東認為,如今大眾爆款內容出現的概率越來越低,絕大部分的爆款其實只是某些人群熱議、但對另外一個人群來說可能知之甚少的內容,“圈層爆款”成為新的爆款常態。“即使有大眾爆款,比如電影,也需要先打穿某些圈層,經歷圈層爆發,再蔓延到更多人群。”他認為,節目策劃階段目標受眾是相對小眾的街舞愛好者和“技術宅”群體,但因為做到了專業精準,首先在小群體內引發熱議,然後很快在大眾範圍內得到傳播。

圈層爆款不僅是小眾領域的狂歡,更吸引著資本的關注。作為商業價值的直接體現,今年網綜的廣告招商價格先後突破了3億元、5億元大關,《這!就是街舞》招商額近6億元,《熱血街舞團》則達6.5億元。即便是這樣的高速增長,網綜製作方仍覺得還沒“到頂”,阿里巴巴文娛集團大優酷事業群MAD工作室總經理宋秉華就認為,網綜未來能達到的招商額會越來越大,匹敵衛視綜藝最高招商額10億元的項目絕對會出現,而且不是個例。

臺綜式微 綜N代晚節不保

相比網綜的熱鬧場景,臺綜的情況顯然很不樂觀。以往的爆款《極限挑戰》《跑男》等王牌節目,從口碑到收視率,均出現了斷崖式下滑。一些聚集了當紅小鮮肉、小花的節目也沒有出現預計的流量。“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了當初的那種好看勁兒,感覺邏輯和觀感體驗都差了許多。”有網友表示,綜N代風光不再,新款內容缺乏爆點,臺綜市場正在萎縮,沒有資本的關注,市場蛋糕正在被網綜分割、佔據。“不少臺綜也開始轉戰網綜,這似乎是一種不可逆的結果。”

網綜、圈層爆款全面開花 2018綜藝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去年,在政策的扶持下,文化類綜藝出現了井噴,原創內容開始不斷出現,《聲臨其境》《朗讀者》等綜藝口碑爆棚,但無奈收視率低於預期仍是臺綜發展的絆腳石。如何藉著互聯網時代的風潮再火一把,成為臺綜目前的當務之急。

網綜、圈層爆款全面開花 2018綜藝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從臺綜綜藝節目的發展史來看,在2005年“超女”爆紅,掀起選秀熱,粉絲文化得以發展。2010年,綜藝節目進入激戰期,相親類節目《非誠勿擾》登陸江蘇衛視,收視率屢屢破4,捧紅了主持人孟非、樂嘉、黃菡,也讓江蘇衛視嚐到了甜頭。這個時期,微博正逐漸取代論壇,新聞傳播方式急速變更,綜藝節目的內容也開始變著花樣與社會話題相勾連。在這個時期,《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接連出現在大眾視野,上演一輪又一輪的收視率收割狂潮。

2014年至2016年,網綜開始興起,但影響力仍舊不足以與臺綜相比。作為主流,臺綜開始猛玩綜N代,砸錢拼明星,在節目中融入劇情,成為爆款的標配。

網綜、圈層爆款全面開花 2018綜藝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當下市場,對於臺綜而言,形式十分嚴峻。內容上無法產出爆款,飽受網綜市場的擠壓,臺綜進入困難期。

2018爆款之後如何持久繁榮?

從我們追過的爆款來看,其實並不取決於播放的平臺,而是在於內容的深耕。臺綜經歷了創新、爆發、野蠻式圈錢再到困境,正說明了觀眾審美在不斷提高,按老套路已經很難取得好成績了。玩出花樣來才有望成為爆款,這也為垂直細分領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有人喜歡看街舞,也有人喜歡看偶像養成,沒必要做成老少皆宜,能打通一個圈層,就已經是成功了。”有網友表示,讓某一部分群體覺得有意思就行了。從網綜來看,短短的幾年發展中,可以說是各類題材逐步引爆。從親子類題材的節目火爆熒幕,再到音樂類節目出現,看似百變的類型卻緊緊圍繞著同樣的模式轉圈。

網綜、圈層爆款全面開花 2018綜藝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人人都在喊創新,創新才能發展,而創新卻陷入死循環,唯獨玩得風起雲湧的“偶像”養成型綜藝爆款頻頻出現,如《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迅速點燃團體偶像的熱度。《2018中國偶像產業迭代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偶像產業歷經30年的發展演變,從最初的個人粉絲行為逐漸向系統粉絲經濟轉化,偶像選拔也從“草根化”轉向“練習生”體系。

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受眾體系下,每個題材拿出來好好玩都能玩出新意,熱上好一陣子。只要押對了題材、傳播有創意,很容易成為“風口上起飛的豬”。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類垂直內容火熱的背後,節目同質化傾向十分嚴重,對同樣內容和模式的綜藝類型的井噴式消耗,直接加速了觀眾的審美疲勞,最終加速了這個節目類型的衰落。

由此可見,無論是臺綜還是網綜,想要爆款之後的持久繁榮,不僅要有好的內容吸引觀眾,更要有不斷創新的能力,引領節目走出同質化泥潭,再憑藉好的口碑形成擴散效應,才能在綜藝領域始終佔據一席之地。

2018年已過半,綜藝市場新一輪的淘汰賽已經上演,誰將成為下一個爆款節目,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