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英語: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一般簡稱為伯克級驅逐艦,英語:Burke Class Destroyer),是美國海軍隸下唯一一型現役驅逐艦,為美國海軍主力。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本級艦以宙斯盾戰鬥系統SPY-1D被動相控陣(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結合MK-41垂直髮射系統,將艦隊防空視為主要作戰任務,是世界上最先配備四面相控陣雷達的驅逐艦,伯克級掀起了世界防空驅逐艦發展的新篇章,爾後世界各國發展的新銳防空驅逐艦無一例外都借鑑了伯克級的設計思想,同時伯克級為了適應時代發展不斷融合新興技術,伯克級分為Flight Ⅰ/ⅠA(21艘)Flight Ⅱ(7艘)Flight ⅡA(34艘)等多種構型,現役共計62艘,仍在建造,使得伯克級為世界上最新銳,最先進,戰鬥力最為全面的驅逐艦,也是世界上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本級艦以首艦阿利·伯克號命名,阿利.伯克號得名於美國海軍的二戰英雄阿利·艾伯特·伯克上將,上將在伯克號服役典禮上說:“此艦為戰而生,你們擁有的是世上最好的戰艦!”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雛形可以追溯至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美國海軍基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研製的宙斯盾水面戰鬥系統的基礎上研製一款五千噸級驅逐艦,旨在作為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補充並替換1960~64年完成23艘查爾斯·亞當斯級驅逐艦,成為未來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新骨幹,這一計劃被稱為DD-X;不過由於當時的卡特政府認為美國海軍的主要戰略任務是防禦來自北大西洋的蘇聯潛艇,對帶有攻勢思想且價格昂貴的航母與兩棲攻擊艦,卡特政府持排斥態度。因此,卡特政府任內拒絕購買新航母,這也連帶使航母護航艦隊的規模受到影響,DD-X計劃發展緩慢。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80年代後,形勢的變化使得美國海軍可以建造更大的水面艦艇。1981年裡根政府上臺,美國開始擴大海軍建設投入,積極推行“海上計劃2000”攻勢理論(即前進戰略),加上國會對海軍以“經費導向”發展的佩裡級護衛艦非常不滿,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更明確表示不支持經濟性重於性能的造艦設計。以上諸多有利因素,都使得DDGX能擁有更合理充裕的設計條件。

1981年2月,新任海軍部長萊曼(John Lehman),制訂了著名的“600艘艦艇”大海軍計劃,這一計劃下美國海軍防空艦艇的缺口業已顯現,如果美國海軍不能在80年代中期開始推出新一代導彈驅逐艦,則之後隨著現役老艦退役,艦隊護航兵力將出現空白期,DD-X計劃開始全速發展。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新驅逐艦的設計由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負責,1982年2月,設計概要確定:新驅逐艦排水量為8500噸,水線長度142m,水線寬18.89m,持續航速29.6節,最大航速30.7節,航速20節時續航力4900海里,進一步降低航速時可獲得5350海里的續航力;戰鬥系統、航速/續航力、生存性、居住性與未來發展裕度都被提高為優先需求。這個方案經過水麵戰副作戰部長、海軍軍備司令與NAVSEA司令審核後,上呈給海軍作戰部長海沃德;最後海沃德於1982年3月26日正式批准此方案,同時將DDGX更名為DDG-51,代表此計劃的概念已經確立。

1983預算年度裡,DDG-51的初步設計終告完成。由於將排水量限制在8000噸以內根本不切實際,因此在1983年5月進入合約設計階段時,將DDG-51排水量基準放寬到8370噸;直到1984年合約設計階段將近完成時,萊曼還是讓英格爾斯廠提出一個採用斯普魯恩斯級艦體的備案。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1984年,美國海軍在1985年度預算中列入首艘DDG-51的細節設計與建造經費,總計11.2億美元,並計劃在1987~1992年陸續訂購後續28艘。1985年,DDG-51正式進入細節設計階段。

共有巴斯鋼鐵、英格爾斯和託德太平洋等三家船廠競標DDG-51首艦的建造合約。1985年4月2日,美國海軍與BIW廠建造首艦DDG-51的建造合約,原訂於1986年7月開工,1989年10月服役。但由於BIW廠發生勞資糾紛與罷工事件,首艦直到1988年12月才安放龍骨,1989年9月16日下水,由前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伯克的夫人命名為阿利·伯克號(USS Arleigh Burke DDG-51),並在1991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從此揭開這種二戰後美國建造數量最多、構成當今美國海軍水面艦隊核心的新型驅逐艦服役經歷。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不斷融合新興技術現役伯克級分為Flight Ⅰ/ⅠA(21艘)Flight Ⅱ(7艘)Flight ⅡA(34艘)多種構型,以下分而敘之:

伯克級首艦伯克號為Flight 1。伯克號的建造工作於1985預算年度執行,而第二、三號艦(DDG-52、53)的建造排在1987預算年度開始,有近兩年時間做進一步設計修改。因此從二號艦巴里號(USS Barry DDG-52)起,進行了簡單修改,稱為Flight 1A,主要是修改直升機甲板佈置,以改善為直升機重新掛載魚雷、聲吶浮標的作業效率,同時充實了直升機整補設備,以提高航空後勤支持作業能力。相較於伯克號,從巴里號起的Flight 1A,排水量稍有變化。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LM-2500燃氣輪機

伯克級與斯普魯恩斯級一樣採用大型化艦體,但長度低於後者。伯克級採用美國戴維·泰勒海軍船艦研發中心在70年代開發的新船型,著重於提高耐海能力,擁有寬水線面,長度較短而寬度增加,長寬比減少,這種設計能減小縱搖力矩,改善耐波性並增加甲板面積,但是這種較為短粗的艦體在流體力學上不利於高速航行。因此,伯克級加速到30節所需功率比提康德羅加級增加25%,續航力也低於提康德羅加級、斯普魯恩斯級。從後期Flight 1A開始,所有伯克級改用提高功率的LM-2500-30燃氣輪機,總輸出功率達到105000軸馬力。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伯克級DDG-51~67使用的為Baseline4,DDG-68~71採用的版本則為Baseline5.1/5.2。主要雷達系統方面,伯克級採用新一代SPY-1D相控陣雷達,擁有比前一代SPY-1A/B更先進的技術,成本、重量與體積都較前者減少。四面SPY-1D相控陣天線都安裝在艏樓結構上,共用單一的雷達發射機。為了不影響後方SPY-1D的搜索範圍,伯克級的兩個縱列式煙囪、後部照射雷達與MK-15 CIWS都沿著縱貫艦身中央的軸線,以階梯狀依次安裝。基於節省成本,伯克級的宙斯盾系統經過簡化,例如UYK-43計算機總數由CG-47艦宙斯盾系統的7臺減為5臺,全艦隻安裝3部照射雷達。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伯克級主武裝為艦上的MK-41垂直髮射系統,載彈量為90枚(八聯裝發射器十二組,艦身前部安裝四組,後方八組,前、後各有一組八聯裝發射器中相鄰三管的空間被用來安裝一具再裝填用起重機)。MK-41的海上再裝填起重機只能裝填標準SM-2導彈,對於更重的戰斧導彈就無能為力。此外,同樣為了降低造價,伯克Flight 1/1A/2的艦尾只有直升機甲板而無機庫。伯克級Flight 1/1A/2具有經過改進的SQQ-89(V)4/6反潛作戰系統,包含SQS-53C艦首聲吶、SQR-19線列陣聲吶以及SQQ-28直升機數據鏈,以及MK-116Mod7反潛火控系統等。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伯克級仍然使用4臺GE的LM2500燃氣輪機作為主要動力系統,不過提高了功率使其寬粗的艦體仍擁有30節以上的最高航速。發電機方面,伯克級採用3臺艾利森(Allison)501-K34燃氣輪機發電機(SSGTG),持續功率2500kW;艦上電力供應系統為60Hz交流電,採用輻射式配線架構。最初美國海軍打算在伯克級上安裝一套使用Rankin循環的餘熱回收系統(RACER),由於首批DDG-51已經沒有多餘空間,所以美國海軍稍後決定從第八艘伯克級起修改設計並加裝RACER系統,但後來還是完全放棄此係統,仍採用COGAG全燃推進。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伯克級是第一艘採用隱身設計的美國軍艦。伯克級的上層結構向內傾斜收縮以降低RCS,艦體一些的垂直表面塗有雷達吸收塗料,但是仍然有許多造型比較複雜的結構,甲板上的各種裝備也沒有加以隱藏或採取其它隱身措施。伯克級使用新型傾斜式鋁合金桅杆取代格子桅,可降低船艦的雷達截面積。除了雷達隱身外,伯克級也在抑制紅外線信號方面下了功夫,煙囪內設有噴射氣冷裝置,讓高熱廢氣先與外界冷空氣混和降溫再排出,煙囪頂部廢氣出口設有能屏壁煙囪內熱氣管道的裝置,而艦上幾個溫度較高的部位也以隔熱材料加以屏壁。噪音抑制方面,伯克級艦底設有氣泡幕噪音抑制系統,能掩蔽艦體與推進系統產生的噪音。

伯克級的設計中強調艦體承受攻擊的能力,而不像以往的美國軍艦單靠艦上武裝來提供防衛能力。伯克級除了煙囪採用鋁合金材料之外,艦體與船樓都以鋼材建造,是二戰後美國海軍第一種採用鋼製船樓的驅逐艦。本級艦重要部位使用凱芙勒裝甲保護,防護能力相當於76mm鋼板。為了增加防火能力,伯克級禁止使用木材、易燃窗簾或橡皮地毯等裝潢設施,各建材廣泛以防燃劑進行處理,電纜絕緣層採用天然和硅樹脂橡膠並加上玻璃纖維編織的保護層,以增加耐火能力。伯克級全艦劃分為四個獨立的集體核生化防護區,各區都能獨自進行氣密加壓,可防止外界受汙染的空氣侵入,艙室內並擁有完善的消防噴水設備。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FlightⅡ

1986年8月6日,美國海軍艦艇特性與改進委員會(SCIB)就提出後續伯克級的批次升級計劃,稱為Flight 2,打算引入三軍通用的聯合戰術數據分配系統(JTIDS,即Link-16數據鏈系統,通過此大型作戰管理網絡,陸、海空軍各不同單位便可有效進行協同作戰)、標準SM-2 Block IV艦空導彈(RIM-156A Block IV)、經過改進具備主動電子對抗能力的SLQ-32A(V)3電子戰系統、配合戰斧巡航導彈標定地平線外目標所需的TADIX-B數據鏈、用於協助戰斧導彈標定目標的SRS-1無線電戰鬥測向系統等新裝備。此階段的宙斯盾系統稱為Baseline 5,而Flight 2的滿載排水量也增至九千噸以上。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2000年10月12日,當地時間中午時分,隸屬於大西洋艦隊的科爾號奉命赴海灣地區,參加海上攔截行動,正當停泊在亞丁港準備補充燃料時,2名恐怖分子駕駛1艘裝滿炸藥的小型橡皮艇全速衝向科爾號,並撞在左舷中部的水線部位,將左舷炸開了一個長12米,寬4米的大洞,大量海水從破口處湧入艦內,致使軍艦向左傾斜最大達40度,動力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經過搶修後,部分受損系統重新開始工作,軍艦也恢復了平衡,但導致艦上17名水兵死亡,30多人受傷。直到2002年4月19日,修整一新的科爾號在諾福克再次服役

2005年8月22日,溫斯頓·丘吉爾號和麥克福爾號在傑克遜維爾附近沿海進行訓練時,發生相撞事故,麥克福爾號的船頭被撞出了一個小洞,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2017年6月美國海軍“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17日在日本附近海域與菲律賓籍貨船相撞,造成7人死亡,包括艦長在內三人受傷。

2012年8月12日夜間,正在霍爾木茲海峽航行的波特號驅逐艦與日本籍油輪MVOtowasan相撞,波特號右舷被撞開一個3米×3米的大口子,日籍油輪也嚴重受損,所幸的是並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但美國海軍為了修理波特號需要花費70萬美元,2012年10月12日,波特號修理完畢重返入役。

不得不說這麼先進的戰艦,真的是命途多舛。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看完了別忘了點點關注哦!!!

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全面、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阿利.伯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