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當前實體經濟正在面臨“錢緊”,中小企業能否拉動中國經濟?

此時此刻的我國經濟,正在面臨不一樣的挑戰,

從短期經濟數據來看,5月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僅7608億元,環比下降較多,同比少增3023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可以看做是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單從數據上來看,五月份的社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當前實體經濟正在面臨“錢緊”,資金是企業的糧草,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企業在受“糧草”約束下,發展情況或許會受到影響。

當前實體經濟正在面臨“錢緊”,中小企業能否拉動中國經濟?

並且,無論是在當前三駕馬車中投資增速還是消費增速,其成績並不是很樂觀,疊加海外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多,短期上來說,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還是有的。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在此時此刻,需要中小企業來委以重任,以此拉動我國經濟發展,多說一句,我國央行行長近日還專門提及到中小企業的發展。

中小企業將堪當大用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市場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業法人約2800萬戶,另外還有個體工商戶約6200萬戶,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70%以上的發明專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

當前實體經濟正在面臨“錢緊”,中小企業能否拉動中國經濟?

可以這麼說,中小企業是拉動我國經濟以及帶動我國就業的主要力量,中小企業的發展關乎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勞動者的就業。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金融嚴監管,去槓槓政策背景下,本來其重點對待的是打擊監管套利,整頓金融市場等,以及對國有企業和“殭屍企業”進行結構性去槓槓,沒想到的是一把下來中小企業同樣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當然,眾所周知的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大要素,(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網絡借貸利率約13%,溫州民間借貸登記利率15%以上,小額貸款公司等類金融機構利率則為15%-20%)。

在今年以來,央行通過不同程度的定向降準激勵,撬動增加資金約4000億元,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而且下一步將繼續通過支持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運用定向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強小微信貸供給能力,(多說一句,不僅僅是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根據易綱行長演講的思路,還將包括金融機構,監管部門,財政部門給予小微企業貸款一定的稅收優惠等各方面努力,共同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能夠很大程度上給中小企業減少資金成本壓力,更好的促進其發展。

當前實體經濟正在面臨“錢緊”,中小企業能否拉動中國經濟?

在中小企業委以重任的同時,中小企業亦要做好自己,“聚焦主業,規範經營,注重誠信,建立完善財務會計制度,主動對接銀行信貸審批標準”。歷史時刻不同,所發生的韻律亦不同,在當前經濟時刻下,那些老老實實去經善企業的,將會獲得更多的回報,而且會走的更遠,“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反而是那些不善經營的企業,以及過度加槓槓搞擴張的企業,往往會在這個經濟時刻被反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