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樣

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樣

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樣

01

我出生在一個機關大院,父親是當地派出所的民警,母親是一所醫院的大夫,家裡只有我一個小孩,父母對我期望值很高。

上天給了我一副好嗓子,我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可是父母認為搞藝術只能作為業餘愛好,不是正經飯碗,成天讓我上奧數班、英語班。

我的父母都是中專畢業,一輩子待在一家旱澇保收的單位,周圍都是一些熟悉的同事朋友。親戚朋友湊在一起談論最多的是誰家孩子有出息,讀哪所大學,在哪裡工作。

我的童年、少年時代單調而乏味,成天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去學習的路上,幾乎沒有自己的業餘生活。

我們家的電視從我讀小學一年級起,基本上是擺設,除了雙休日,幾乎不開,家裡的電腦是為我做作業準備的,父母禁止我玩遊戲、聊QQ。

小學時代,在我苦苦的哀求下,爸媽給我保留了兩個興趣班:吉他和拉丁舞,一週上一次課。

上了初中,爸媽給我取消了一切與學習無關的興趣班,只剩下了五花八門的補習班。我只有偷偷地揹著他們彈吉他,跳舞。

父母是拿我當兒子培養的,我從小就被父親灌輸“巾幗不讓鬚眉”,在我身上,父母捨得投資,捨得下血本。

讀小學三年級時,學校裡開設了英語課。課外,同學們大多學的是同步英語班,媽媽在校外給我報了一個外教口語班,一節課的學費是其他同學一週的學費。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學校,我都沒有朋友。每天上學放學,我都是獨來獨往,由於學習成績拔尖,在爸媽和老師眼中,我乖巧懂事,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好學生。

我讀五年級時,由於臨時換了班主任老師,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尤其是數學剛過及格線,名次一下子從班裡前三名滑到中下游。

媽媽對我特別失望,從學校開完家長會回來,一直喋喋不休:“你哪一點都不讓我省心,你看看你這成績,將來能幹什麼?”

我小聲反駁:“你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當上三好生,再說我又不是考試機器。”

媽媽大怒:“沒有一個好成績,你就考不上一個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你就進不了重點高中,考不上重點高中,你就考不進211、985等重點大學,考不進重點大學,你這一輩子就完了。”

爸爸的臉色也很難看:“我和你媽這麼不惜代價培養你,你就這麼回報我們,這個寒假哪兒也別去了,老老實實在家學習。”

就這樣,我寒假去鄉下奶奶家度假的計劃泡湯了。

家有虎爸虎媽坐陣,我特別自覺、自律,連做夢都在背書、考試。

為了讓爸媽滿意,為了得到爸媽的表揚,我唯有在學習上發力,頭懸梁錐刺股,一分一秒都不敢鬆懈,爭取門門功課都考第一,從此,開啟了我的學霸時代。

平時在家裡,爸媽之間的共同話題只有我,我和爸媽之間的共同話題只有考試成績,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他們從來不關心我有沒有朋友,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爸媽以我為榮,卻給我樹敵無數。家屬院的小夥伴都不願意和我一起玩,大人們常拿自家孩子和我做比較,當然比的最多的是學習成績,惹得小夥伴怨聲載道,見了我就像見了仇人一樣分外眼紅,我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一時間成了異類。

在學校裡,老師們器重我,讓我當學習委員,同學們孤立我,排擠我,大事小情都不買我的帳,弄得我心裡負擔很重,老覺得對不住老師的囑託,和同學搞不好團結。

02

高考那年,我考上省城一所一本大學,我想報中文專業或新聞專業,爸媽堅持要我讀國貿專業,媽媽說:“我走過的路比你走過的橋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我和你爸所做的都是因為愛你。”

我試著和他們溝通:“從小到大,我什麼都聽們你的,上補習班聽你們的,上哪所學校聽你們的,考哪所學校聽你們的,今天就讓我自己做一回主好不好?”

爸爸嚴肅地說:“我們還不是為了你的將來考慮,聽我們的有什麼不好?國貿專業將來好找工作,好就業,我們也能幫得上你!”

我的倔勁也上來了:“學國貿不是我的夢想,那是你們的夢想,就是學了我也不會學好。”

為這事,我和父母冷戰了很長時間。然而,胳膊擰不過大腿,爸媽日以繼日地做我的思想工作,發動親戚朋友輪流遊說我,最終,我不情不願地讀了四年不喜歡的專業。

四年啊,人的一生有幾個四年。

大學校園裡,我過著行屍走肉般的日子,枯燥的專業知識晦澀難懂,慣性使然,我又不敢放鬆自己,儘管每個學期都能拿到獎學金,可是我始終鬱鬱寡歡,那種迷茫、那種掙扎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懂得。

唯有泡圖書館,參加文學、藝術社團活動的時候,我的臉上才有點笑容。

大學畢業後,父母執意要我回到家鄉發展,他們捨不得我一個女孩子在外地吃苦,家裡花重金託關係安排我到家鄉的金融部門工作。

金融部門是一個論資排輩的單位,好在我個人比較努力,再加上父母的關係。很快,我便從一名普通的儲蓄員晉升到部門經理,是單位裡最年輕的中層幹部。

在周圍人眼裡,我簡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父母更是逢人便誇我捧上了鐵飯碗!

從學生時代到參加工作,我一直很優秀很上進,是同齡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同時,由於過於追求完美,我內心很自卑,很壓抑,不懂得表達自己,和同事們的關係處得並不是很愉快。

長此以往,我都懷疑自己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對於我這這樣的人來說,無論學習還是工作,抑或生活,做得好,都是應該的,做不好,一定是我哪裡出現了問題。

高處不勝寒,穿越歲月,我彷彿又回到了孤立無援的學生時代。沒有人願意做一座孤島,業績再好,職位再高,都希望有人分享。

單位里人際關係複雜,工作壓力很大,我的精神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夜裡經常失眠,頭髮也大把大把地掉,我越來越發現自己不適合體制內的生活。

別人家的孩子長大了,成人了,走向社會,就容易活在別人的眼裡和嘴裡,讓別人的眼睛和嘴巴左右自己。

我把所有的人都當作假想敵,心裡一直對自己說:“我不夠好!”

身處這個浮躁的社會,一個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越急於突圍,越找不到舒壓的出口。

頭頂有多少光環,身上就揹負多少壓力。我活成了別人期待中的樣子,卻忘了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小時候沒有童年,大學裡沒有青春。

從小到大,我所有的努力和成功似乎都是為了滿足父母、他人,而不是源自內心。

03

那一年,我28歲,已經到了婚配年齡。

一家有女,百家求。給我介紹對象的人踩破了家裡的門檻,期中自然有門當戶對,父母覺得滿意的男孩,可我沒感覺。我活這麼大一直受人擺佈,如果連婚姻都任由父母做主,人生真的很無趣。

我心裡清楚,在很多男孩眼裡,我是個很合適的結婚對象,單位好,家庭好,形象也不差,可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確切的說沒有眼緣,沒有感覺,對方不是因為愛我和我在一起,只是因為合適和我在一起。

考一所好大學,學一門好專業,找一份好工作,嫁一個好人家……父母、他人眼中的大好人生不是我想要的人生,那一刻,我決心擺脫這按部就班的生活,重新活一回。

我瞞著父母毅然決然地從單位辦理了辭職手續,不顧父母要死要活的激烈反對,獨自從家鄉跑到上海,拿著自己這些年發表的文學作品,應聘到一家傳媒公司做新媒體編輯。

剛到上海那兩年,是我有生以來過得最艱難的日子,衣食住行都需要自己打點,工作也不是那麼得心應手,父母隔三差五以和我斷絕關係相要挾。

我想過退縮,想過打道回府,回到父母身邊,一切都不需要自己費心,可是我不能放棄自己,我必須得做出點成績來,證明自己不是熊抱軟蛋。

好在上海是一座多元化包容性強的城市,在這裡不看背景,不拼爹媽,能拼的只有自己。在這裡沒有人認識我,沒有人拿我的過去說事,我可以從頭來過,從零開始,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因為熱愛,我的工作逐漸上手了,多年的韜光養晦,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沒有幾年的工夫,我便在上海立足,有了自己熱愛的事業,遇見了懂我愛我的先生。

爸媽看到我今天的成績,也不再說什麼,經歷了時間的沖刷,我和父母終於在歲月裡和解。

說實話,不管三觀多麼不同,我和他們始終血脈相連,這是任何東西都改變不了的。

也許我的叛逆來得比同齡人晚了點,從“別人家的孩子”到找回自己,我最大的體會是:

一個人,只有在經濟和情感上真正獨立了,才能真正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真正的自我。

作者簡介: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與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氣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