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微博與央視春晚獨家合作背後的三個關鍵詞!

2月15日,是今年的除夕,春晚這道大餐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

2月5日,微博正式宣佈成為2018年央視春晚新媒體社交平臺獨家合作伙伴,將與央視在短視頻、直播、內容互動等多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可以讓全球華人一起聊春晚、點贊春晚、喝彩中國,讓春晚性更強。此外,還推出集“中國贊”贏百萬紅包、跨界點評挑戰賽、春晚最強答題王、春晚模仿大賽等多項線上互動活動。

一句話,今年在央視看春晚,到微博找福利!

不過,很多人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央視,作為國家級央媒平臺,不缺觀眾,央視春晚每年要在各大衛視上同步播出,也不擔心收視率,與微博合作,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微博與央視春晚獨家合作背後的三個關鍵詞!

而在其中我看到了三個關鍵詞:

第一是參與感

小米公司出過一本書——《參與感》,記錄了小米在開發、推廣以及售後過程中,充分利用粉絲的力量,通過讓用戶參與,成為小米忠實的粉絲,最終實現小米的成功。小米的創業故事,也書寫了粉絲經濟的奇蹟。

現在,90後00後已經成為互聯網的主力,和70、80後相比,新生代網民更需要參與感。

比如,流行在A站B站上的彈幕,和PC時代的跑馬燈如出一轍,卻深得年輕用戶的青睞。視頻彈幕,展示出來視頻之上。撰寫彈幕者,可以獲得和視頻一樣的展示曝光度;而看彈幕者,也在其中找到共鳴。彈幕流行的背後,是新生代網民對於個性和參與感的渴求。

說回今年春晚與微博的合作,有一個亮點就是集“中國贊”。點贊,在當今互聯網裡算是一個及其簡單的產品設計,在微博的點贊圖標上,點擊一下就可能參與交互,這和論壇留言、文章評論時動輒要求輸入幾十個字的要求相比,算得上是門檻最低的交互了。

但簡單的點贊,卻能創造並不簡單的交互奇蹟。

2015年的9月3日勝利大閱兵當天,有4675萬人在微博為祖國點贊,點贊2.159億次破歷史記錄。@央視新聞發佈的一條向老兵致敬的微博,3天裡被轉發超過40萬次,點贊近18萬次。顯然,微博成為國人向老兵致敬、為祖國點讚的首選平臺。點贊滿足的是參與感,而簡單的點贊,卻創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新聞傳播奇蹟。

交互性,向來是電視節目的短板,這是電視傳播方式的侷限性所在。人們不能指望在電視上看到類似網絡視頻的彈幕,但卻可以藉助微博這類社交平臺,滿足用戶的情緒表達。不同在於,微博這個“彈幕”是在手機上展示而已,是雙屏互動。

不愁觀眾的央視春晚,缺少的恰恰是微博這種手機上的“彈幕”。從這一點看,擁有大量視頻媒體資源的央視和豐富交互方式的微博,二者是具有互補性的。也正是這種互補,促成了兩家的合作。

第二是碎片化

移動互聯網的內容,因為流量呈現出碎片化和實時化,只有滿足碎片場景的需求,才能成為移動平臺上的流量入口。這是電視節目的短板,同樣也是微博的強項。

微博的特點是“微”互動。發佈和評論一條微博最初要求140字,簡單得跟發條短信差不多;點贊和轉發只需點一下,甚至不需要輸入漢字;話題製作,只需添加”#”,找人只需@,微博的各種“微交互”,讓參與成本降低到最低,同時也可以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讓參與者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電視媒體往往需要觀眾大段時間的被動觀看,春晚是全球華人的年終大餐,卻往往眾口難調,一場春晚下來也要四五個小時,堅持到最後的人應該是極少數;不過,微博可以在一秒內“秒參與”,一分鐘內“秒發佈”,在春晚節目的間隙中,在電視觀眾閒暇的碎片時間裡,輕鬆參與微博互動,這種合作並不是第一次。

2017年春節前後,微博曾發起#微博春晚大賞#品牌活動,僅除夕夜春晚直播期間,討論春晚的微博達5991萬條,網友互動量達1.99億次,#春晚#話題閱讀量新增50億,除夕當天春晚相關短視頻播放量達5.67億。央視特別為網絡平臺定製#艾特春晚#直播節目,通過微博與央視網等平臺直播,除夕當天在微博的觀看量達到3809萬次,話題互動總量達5751萬次,成為除夕夜最受關注的微博話題之一。

人們需要央視春晚這道大餐,也需要微博在春晚時提供的小甜點。

第三是開放性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微博不是在一家獨舞,而是一個平臺,與各路媒體廣結善緣,才是一家平臺網站的最終使命。微博合作的對象,少不了電視媒體,更少不了央視和年終大戲——央視春晚。

微博平臺的開放性,可以幫助電視節目進行招募活動,幫助節目尋找嘉賓,還可讓觀眾積極深入參與到節目進程中,同時,也可以借用此種方式幫助節目宣傳方定位目標人群,更好地和目標人群建立互動。

和微博合作,可以吸引青年和高學歷觀眾。不少電視工作者都遇到一個棘手的難題:如何吸引中青年以及高學歷電視觀眾,央視也不例外。巧的是,微博平臺用戶一直以年輕化、高學歷化為主,利用微博平臺進行宣推,可以很好地將微博平臺的年輕、高學歷用戶向電視引流。

當然,微博也是受益者。

微博通過在電視端進行相關的宣傳,也可將電視用戶向微博平臺導流,讓用戶可以在微博平臺上延伸並延展對節目內容的關注和討論。過去幾年,微博一直與電視臺進行合作。

其實,早在2016年,微博已經實現30多家主流衛視的全面覆蓋,累計與500多檔綜藝節目和200多部電視劇的合作。微博產品應用於臺網互動場景,同時將微博各產品互動功能在電視端曝光,可以大幅提升微博在二三四線城市影響力和用戶活躍。

摩根士丹利曾預計,微博的用戶將進一步向低線城市滲透,到2018年將給微博帶來9900萬MAU。微博與央視春晚的合作,顯然會推動微博用戶向低線城市的下沉,將進一步提升微博用戶的覆蓋率和活躍度。

總之,合作永遠是雙贏的。除了彼此相互引流,微博得到了央媒的背書和品牌的提升;而央視春晚,也會因為微博平臺的互動,而增加春晚觀眾的參與感。

至於今年除夕怎麼過,還是開頭的那個建議——去央視看春晚,去微博刷福利。

王冠雄,著名觀察家,中國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主持和參與4次IPO,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教練。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發佈於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科技博客等近30個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詳情可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