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月入2400元的他,30年累计捐款17万,做慈善卖掉唯一住房


走在辽宁沈阳的中街步行街上,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个皮肤黝黑、满脸皱纹,在捡垃圾的不起眼的“小老头儿”。却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老头儿”,一个普通的保洁员,每月只有2400元收入的他,30个年头里累计捐款十六七万元,先后资助了37名贫困学子。为了做慈善,他还把自己唯一的住房给卖掉了。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老头儿”名叫赵永久,是一个普通的保洁员。“我15岁那年父亲因工伤去世,母亲一时接受不了精神出现了问题,生活食不果腹,是左邻右舍的出手相助让我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赵永久说,百家饭在他心里埋下了回报的种子,自己励志要把这份爱回报给社会。2006年从纺织器材厂下岗后,他就一直从事保洁工作。上下班的路上看到沿途的饮料瓶、包装盒,自己都会停下自行车捡起来,收集到一起送到废品收购站。

为了能够多一点收入,他每天做两份保洁工作,早上4点半离开家门,到沈河区的一个小区清理垃圾,中午再赶到步行街做保洁,负责30个垃圾箱的清理工作,每天要走10多个来回,晚上8点多下班,赶到家里已经是9点了。即便如此忙碌,两份工作的收入总和才不过2400元。


经常被竹签子扎伤双臂、贴满膏药的身体,蹬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吃的是最便宜的素面,穿不上像样的衣服,一双鞋也总是脏兮兮的……在很多人眼中,赵永久有点儿傻,但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一想到孩子的学费还没攒出来呢,我就很着急。有时候借钱也要先把孩子的学费给凑上,我宁肯自己苦,也不能苦了这些孩子。”

这些年,他坚持每月拿出收入的1/3资助贫困学子。在他帮扶的众多孩子中,最小的当时6岁,最大的现在已经40多岁,资助对象最远的在北京丰台,省内还有康平、法库、义县、黑山等地。对孩子们的殷殷关怀,甚至让他卖掉了唯一的住房。在大东区那间每个月600元的租住地,床底下一个塑料袋里装满了荣誉证书和捐助收据,有机打的,也有手写的,捐款金额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都是赵永久平日里省吃俭用攒下的。

“经常接到小孩子给我来信,汇报他们的学习成绩,又得什么奖了,每次看到这些我都能乐半天,他们进步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我念书不多,不能让他们也没书念。只要还能干,我就不能看着这些孩子不管。”曾经那些荣誉和身边人的不理解,赵永久看得很淡,他依旧每天起早贪黑地干好活,希望多赚些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有我的一份力量,他们就多一份希望”。


正在分拣垃圾的赵永久。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乡拍乡土】用镜头记录老百姓的生活,用文字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