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寶寶生下來就有胎記,會不會隨著長大消退?有些情況需要及早治療

很多寶寶一出生,或者出生後沒多久,身上會長有一些胎記。有些胎記面積小顏色淺還好,但偏偏有些面積很大,甚至還長在臉上,十分扎眼。這就讓媽媽很發愁了,不知道這些胎記是怎麼來的?隨著年紀的增長,能不能逐漸消退呢?

寶寶生下來就有胎記,會不會隨著長大消退?有些情況需要及早治療

胎記形成的原因‍

胎記,是指出生後在皮膚上形成的異常增生組織,其形狀和顏色異於正常皮膚。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叫色素型胎記,另一種叫血管型胎記。

色素型胎記形成原因

胎記的形成是由於血液中的色氨酸發生異常或合成障礙,致使色素的合成代謝失調,皮膚真皮層色素沉積,形成色素型胎記。

血管型胎記形成的原因

胚胎在早期血管性組織分化階段,血管內皮細胞組織分化異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血管生成機制一直處於開啟狀態,血管過度分化增長,通過浸潤生長至表皮而逐漸蔓延形成腫瘤型血管胎記:二是血管生成秩序被打亂,血管內皮細胞非正常增殖或遷移,造成微血管畸形,通過神經傳導至表皮而形成畸形血管胎記。

此外,環境汙染、遺傳因素、營養不良等也可能誘發血管型胎記。

寶寶生下來就有胎記,會不會隨著長大消退?有些情況需要及早治療

胎記會消退嗎?

胎記會不會消退,還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主要看寶寶身上具體長得是哪一種胎記!

蒙古斑——會消退

蒙古斑是寶寶最常見的胎記,屬先天性,黃種人尤為多見,白人黑人很少見。常出現在寶寶的腰部、臀部及背部,表現為淡灰青色或暗青色斑片,大多單片發生,呈圓形或橢圓形,境界不清。蒙古斑雖然其發生的幾率相當較高,但幾乎都會隨著寶寶長大而自然消退,因此沒必要擔心。

草莓狀血管瘤——可能增大,也可能消退

一般於寶寶出生後不久出現,呈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鮮紅色斑塊,表面有些粗糙,但大部分僅為極小的小紅點,擴大並互相融合成塊,常高出皮膚3~4毫米,表面呈許多顆粒狀,邊界清楚,質地柔軟,因類似草莓而得名,壓之可退色,隨著寶寶的年齡逐漸增大。有部分寶寶通常在1~4歲間自行消退。

色素痣——一般沒變化

色素痣是由含黑色素的痣細胞所構成的皮膚良性腫瘤。好發於面、頸等部位,多數在嬰兒期就出現。大多數色素痣生長緩慢,或持續多年沒有變化,但一旦存在,就很少會自然消退。可有棕褐色或黑色等不同色素,大多為點狀小痣,較少大片出現。色素痣多為良性,不必過慮。

鮮紅斑痣——可隨生長擴大

俗稱“紅胎記”。一般在出生時或生後不久出現,表現為—個或數個境界清楚的淡紫紅色、淡紫色或紅色的斑塊;大小不等,起初不高出皮面,若不治療日後可呈結節狀增生,壓之易褪色,常在寶寶哭鬧、用力或洗澡遇熱時顏色加深。病變可見於全身各部位,以面部、頸部、四肢為多見。病變範圍隨寶寶生長而擴大,一般不大會自行消退。

寶寶生下來就有胎記,會不會隨著長大消退?有些情況需要及早治療

不需要治療的胎記:當胎記很會長,長在軀幹部、臀部等身體比較隱秘的部位,不影響顏值,這種情況其實沒必要治療。

需要治療的胎記:胎記若長在臉上、手上等暴露部位,特別是長在臉部的胎記,不僅影響顏值,而且影響心理發育,寶寶自卑,不願與人效往,這種情況應儘可能提早治療;還有些胎記造成肢體功能異常,或是有惡性變化的可能,這種也要及早治療。而一些特殊的病變胎記,是需要醫生來檢查並相應治療的。

現在醫學比較先進,皮膚科醫生的招數很多,比如冷凍、電凝、傳統激光、微波、放射治療、同位素治療、注射硬化劑或手術切除等等。嬰幼兒最好到當地兒童醫院的皮膚科就診,醫生會根據胎記的類型、生長部位以及胎記大小等因素決定使用哪種方法。

寶爸寶媽們發現寶寶胎記後,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諮詢醫生,確定胎記種類(有的要及時治療,並做好複檢)。一旦胎記處出現流血、受傷、發癢或感染等情況,需要立刻就醫。而對於無害且無需治療的胎記,寶爸寶媽也不要忽視對寶寶心理上的影響,讓她(他)明白胎記就像髮色一樣,是身體的一部分,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和別人不同的地方,這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