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在都市工作,生活節奏緊張,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休息天想尋覓一處世外桃源,一個人不多的小村落,遠離塵囂。在廈門同安汀溪有個地方,叫斗拱村,四周林木蒼翠。小橋流水人家,有幾座閩南特色的古厝。沒有現在千遍—律的人工景點,只有最原始,沒有人工雕琢而成的幾戶人家,彷彿間疑為世外桃源?而往山上走約三公里更有玄機,文山斗拱巖寺。 在節假日,不用坐飛機,高鐵,在廈門的境內就可以遠離塵囂,找一處安靜的地方,看日落日出,趁現在人不多,約三五好友,在山上尋訪朱熹走過的路,看過的美景,觀他寫的字,或者在寺內聽禪音念念佛,放空一切,定會讓你加油滿滿,充滿正能量。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在廈門同安汀溪褒美村西北部,海拔523米的文山,寺始建於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內供奉三寶、觀音菩薩、普庵祖師。寺院四周山水靈秀,草木蔥鬱,時任同安主簿的朱熹,因看此山風水極佳,山峰起伏猶如筆峰,必定多出文人,因此于山巔之石上書寫“文山”二字。石之正上方有“仙人足跡”,四周還有更多的自然景觀,諸如:木魚、鐘鼓寨、仙人足跡、文山石刻,鯉魚求水等等。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在同安世代傳頌著這樣一個富有傳奇的故事: 很早以前 ,文山斗拱巖前那片沼澤地,有一隻“田螺精”,經常變化成俊美男子,騷擾周邊村莊的少婦、女子,百姓惶恐不安。有一年,同安馬巷有一女子欲嫁文山腳下的人家,聞此言後,終日泣哭不安,其父母求助於“普庵佛祖”,佛祖賜其符,並囑其妙計。出嫁當晚,客人散盡,小夫妻步入洞房,田螺精再次現身,變成一美男子,施展妖術迷倒新郎後,欲調戲新娘,新娘早有準備,處世不驚,表面敷衍,暗中把已穿好長線的針別在“田螺精”身上,然後突然掏出“普庵佛祖”符令貼在“田螺精”身上,“田螺精”落荒而逃,誰知身上彆著長線成為捕捉它的線索。第二天亮後,“普庵佛祖”金身出駕,沿著長線尋找到文山斗拱巖寺前沼澤地的一個深水潭,令眾人用水車把水抽.幹,果見一個如米籃大小的田螺,佛祖施法術,將其收伏,並將田螺殼用作斗拱巖寺的香爐。 事後,普庵佛祖看中此處風水,意欲在此布法,眾第子於是籌資興建“斗拱巖”。據年事已高的老人講,小時候還見過,田螺殼的香爐還在寺內,後來被盜了,而那片沼澤地依然還在。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文山景區主體斗拱巖,仙人腳印,及朱熹所賜墨跡文山,瀑布群都位於汀溪鎮境內,而山泉流向往蓮花鎮奔去。具有林、石、泉、瀑之勝。景區內林木蓊鬱、奇石嶙峋、泉水叮咚、飛瀑如雷,險峻的文山峽谷是景區的一大特色景觀。層層疊疊、山花野草點綴其中。文山綠色生態保護比較完整,是天然的氧吧!早年,有個茶場,層層疊疊的梯田,滿是翠綠茶樹,很是狀觀。此地人文薈萃,古蹟豐富,宋朝理學大家朱熹亦留墨寶“文山”於此。也是閩南地區供奉普庵祖師之始,泉州晉江、同安、馬巷等地凡有供奉普庵祖師的宮廟,每年都要上山請火。斗拱巖寺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據《同安縣志》載:“斗拱者,高拱北斗之謂也,其山有石數片,惟中一石獨尊,朱子見其風水寶地,此地必出文人,於是·鐫‘文山’兩字其上,故又名文山。山之旁一石有奇人跡,周圍皆樹苦茶,澗產九節菖蒲。由此可見,山川的鐘靈毓秀躍然紙上,特別是朱熹墨寶更顯歷史人文之底蘊,作為一代理學宗師,他的首仕同安為古同安的文明史熠熠生輝,增光邑乘,也明確此山為朱子足跡之處,倍屬珍貴!朱子墨寶岩石上方的奇人跡“仙腳印”,腳趾明顯,惟妙惟肖。究竟是真有仙人云遊至此所留跡,或是古人嚮往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加以臆測而發明創造所鑿刻,至今仍屬謎團,但也為文山增添了神秘色彩,引發人們去遐想,去探索。在文山山頂上可遠眺同安城區、蓮花鎮的風光盡收眼底,朱熹擔任同安主簿期間,曾盛讚斗拱巖“蓮花十八塹,不如斗拱一個巖”,(蓮花指蓮花鎮)。那時斗拱巖早已聲名遠播。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鑲嵌在文山腳下山澗的村落叫斗拱村,斗拱村分上斗拱和下斗拱,上斗拱在文山腳下,現已無村落。從古到今,每年正月初九,境內鄉民都要舉行”鎮五方”活動,用大轎抬眾神,由寺廟往鐘鼓寨,從山林中小道繞境到各村各戶,經下斗拱村,五雲村,石獅村,中午在石獅村吃飯經虎梅坪回斗拱巖。祈願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和諧安康。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而文山上還有一個傳說,都快失傳了。文山斗拱巖旁的有個叫古井埔的村莊,因文山多是水田,盛產稻米。有一富貴人家,得道士幫助有了一寶貝金母雞,天天拉金黃色稻子,年年米都吃不完,用來出售給方圓百里的百姓,從此成為當地富甲一方之人家。但此人貪心,不滿足,總希望能下多點,賺更多的錢。幾年後道士又巡遊到此地,問他,可有出米?那戶主說沒有啊,於是道士又施了法,第二天,金雞從此以後不再出稻米了。自此家道中落,年老時把一對寶貝玉觀音擲入井中,許願若能遇到有緣人,方可得此物。什麼是有緣人呢,要男人雙乳如婦,女人長鬍須如男,結成夫妻,能得此寶貝。在山上確實有一個地方叫古井埔,邊上有舊的房子,還能看到牆腳,磚頭。現在早已不見當年的輝煌,只剩那林木蒼翠了。​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在民國早期,上斗拱還有人家,由於山間老虎經常出沒,曾傷害過人,居民外遷,已無村落 ,只剩殘牆斷壁。不是當地人,根本不知道。下斗拱現有村民居住,山間樹林蔥鬱,溪水潺潺流過,散落在林中山間的紅磚瓦房閩南民居,樸素自然,其中一戶,很是氣派,還配有一學堂供族人學習——斗拱軒。遠離喧囂,詩意棲居 ,簡直是世外桃源。​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現在斗拱巖已經著手開發了,水泥道路早已通到山上,文山景區預計投資上億元,佔地200畝左右,將充分運用原有的山形地貌,分兩期建設,一期將建設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二期重點建設旅遊配套。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現有梵天寺僧人釋聖渡法師,常駐寺中,料理日常,在褒美村民,社會賢達,弘揚普庵祖師文化,重興道場,集寺院修行、教育、慈善為一體的宗教場所,是淨化心靈之所在。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斗拱巖寺現有一口重達三噸的大銅鐘,深厚悠遠的鐘聲代表吉祥如意,聲傳數里,久久地在山中迴盪。大雄寶殿內已恭請一尊純紫銅鑄造,高4.8米,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像。


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廈門西北部有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 還有宋代朱熹的手跡,仙人腳印​​

到文山有兩條路,從汀溪褒美村往斗拱到方向約六公里。已有水泥路直達。是自行車騎行愛好者的天堂,自駕可到達。另外也可在同安城區搭公交車609到終點站褒美村站下車,徒步上山,也可順路到隴尚牧場遊玩。另 一條從蓮花鎮上,但這條線路多以山路,山間小道,只能徒步探秘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