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臨汾人文映像·三百年前的臨汾古城,你見過嗎?


臨汾,上古時期,帝堯建都於平陽之北,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為陽,都城建立在平水的北岸,故稱為平陽。系唐堯古都,歷史名城,俗稱“臥牛城”。

臨汾古城周長十一里二百八十八步,高四丈五尺,外包以磚。

城四邊各建一門,東門叫武定門,西門叫和義門,南門叫明德門,北門叫鎮朔門。

臨汾城外各建月城,俗稱甕城。

臨汾城東踞虎山,西盤姑射,汾流一線,綿亙南北,形如臥牛,故名“臥牛城”。

中國人民解放軍“臨汾旅”也因攻克“臥牛城”解放臨汾而聞名天下。

城門之上和城的四個角各建有木結構城樓和角樓。

臨汾城中心為大中樓,即鼓樓。

城中民居多為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國傳統的習慣,採用對稱的辦法建築而成。

臨汾城從位置選擇、結構造型到城牆建築,都別具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