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ST建峰注入醫藥資產扭虧“摘帽”

沉寂了一年之後,*ST建峰的一則公告給了投資者一顆“定心丸”。8月14日晚間,*ST建峰發佈公告稱,公司向深交所申請“摘帽”並更名為“重藥控股”。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ST建峰將於8月28日起恢復上市。

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ST建峰未來有望以重慶醫藥的估值重新定價,帶來一個股價的提升。

*ST建峰相關負責人在對《證券日報》記者談到未來公司股價走勢時表示,上市公司股價是宏觀經濟、資本市場與投資者預期等多種因素綜合反映的結果。

注入醫藥資產扭虧為盈

*ST建峰曾因連續三年發生虧損而被實施暫停上市。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ST建峰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虧損3.61億元、3.67億元和6.64億元。

剝離虧損資產注入新資產成了*ST建峰涅槃重生的唯一途徑。在*ST建峰股票暫停上市期間,該公司於2017年8月28日完成置入資產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59%股份的過戶手續及置出資產交割,公司主營業務轉變為藥品、醫療器械的批發和零售。

2017年9月15日,公司召開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名稱的議案》,公司名稱已由“重慶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重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ST建峰的業績自此迎來逆襲。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0.45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06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34億元;實現每股收益0.64元。

目前來看,*ST建峰的業績仍然持續好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ST建峰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億元至3.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預計盈利0.17元至0.19元。在*ST建峰看來,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為公司2017年三季度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主營業務由化學肥料的製造與銷售等轉變為藥品、醫療器械的批發和零售業務,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重慶醫藥借力加速上市

對於*ST建峰來說,重慶醫藥資產的注入能解公司退市危機,而對於重慶醫藥而言,注入*ST建峰也提高了其上市速度。

*ST建峰董秘餘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6年3月28日,公司停牌時,資本市場的堰塞湖沒有打開,有近800家企業排隊等待IPO上市,按照正常的情況,重慶醫藥需要排隊3年至5年的時間才能上市。而化醫集團十三五期間的規劃是大力發展醫藥健康產業,重慶醫藥通過資產注入*ST建峰的方式上市則可以大大縮短其與資本市場對接的時間。

餘濤進一步指出,從公司原本的化工業務來看,由於行業原因,公司短期內難以解決扭虧脫困的問題,面臨退市的風險。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維護重慶企業在資本市場的形象,化醫集團決定內部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將集團最優秀的企業注入上市公司,同時將虧損的化工資產徹底剝離,保證重慶醫藥以嶄新面貌登陸資本市場。

*ST建峰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ST建峰股票停牌至今,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特別是國際經濟環境及國內資本市場均發生了較大的波動,公司股票復牌後的走勢更多地取決於目前的市場環境,但是,作為一家基本面優質的上市公司,公司有信心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談到上市後的規劃,*ST建峰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做優做強現有的醫藥流通產業,在穩固現有的西部市場競爭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市場區域,優化存量及拓展增量並存的發展路徑,通過內部資源整合和外部併購,加速推進中西部網絡建設,積極培育新興業務服務體系,最終成為西部規模第一,網絡覆蓋第一的區域龍頭醫藥供應鏈服務提供商。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