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蔡贇觀點:總決賽前瞻

蔡贇觀點:總決賽前瞻

攝影:唐詩

翹首以盼的年終總決賽總算是來了,作為每年一度的檢閱性賽事,它還伴隨著一場晚宴,和年度運動員各個獎項的評選。

其實球員們很難記得去年獲獎的人都是誰,這種榮譽似乎和我們的工作並不十分緊密,球迷們也許更難記得,身處諮詢發達時代的人們,更關注當下的結果,而不是某種封閉式的自我陶醉。我覺得這就是羽毛球推廣工作的難點吧。

一號場地的開場很有看頭:喬丹蘇珊託去年拿全英賽冠軍的那段時間,表現非常突出;現階段的香港雙左也是如此。但漫長的賽季會磨平年輕球員的銳氣,使人看到他們續航能力的不同。

隨著羽毛球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迅猛發展,過去那種一年十二站比賽都看同一個節目的時代再也回不來了。就好像丹麥賽香港組合險勝小鄭陳清晨奪冠,即便中國隊沒有重組,我們想看到所謂的復仇噱頭都要等蠻久的。這種事放在以前,可能就是see you next week的節奏。

蔡贇觀點:總決賽前瞻

鄭思維,唐詩攝於去年總決賽

未來的幾天小鄭應該會比較辛苦,因為在參賽的八對人馬之中,只有他們正在經歷比較動盪的階段,場內外工作量都會增加,這對球員的專注度是一種削弱。

而其他對手都是“老夫老妻”,愛德考剋夫婦更是名副其實,他們工作和生活都在一起,作為業餘球員能成為總決賽的常客,拿不拿成績都是雖什麼猶榮的了。

蔡贇觀點:總決賽前瞻

愛德考剋夫婦,唐詩攝於去年總決賽

所以總決賽不是群英會的原因,是你認為最好的那些人並不一定都會出現,這是個考量均衡性和耐力的舞臺,它更像一個冬訓前期綜合測驗。

今年的男單人員成色應該說是所有項目裡面最高的了。習慣了單淘汰的頂級球員可不怎麼喜歡小組賽,因為一般站賽在週五之前遇到的對手都可以用有氧狀態搞定。可這種一上來就是決賽的安排,嚴重考驗老隊員的熱身水平。過去我們常說那些還沒出汗就收工的年輕人,應該每場比賽都先跑五千米再上場,絕對次次都超水平發揮。對此伍家朗應該會說:教練,球那麼慢,橫豎和誰打都是三局的,我還是先搞一碗雙皮奶好點。

蔡贇觀點:總決賽前瞻

陳雨菲,唐詩攝於2017年世錦賽

晚場比賽的好處是可以先睡一天,陳雨菲又屬於手搖拖拉機的節奏,不怕不興奮。我倒是認為,和小戴打球不要太激進,因為小戴的手上控制型打法,最希望對手愛進攻起動快,起動越快騙得越牢嘛。要是小戴做了五個動作你還沒動——其實是反應慢,她應該就比較意興闌珊了。

球的最高境界,學習不好也是素材啊,老是說要打穩一點,可又不能違背以快攻為主的指導思想,臣妾真的好難啊。但陳雨菲不難,因為你認為的不快,已經是她的很快了,用一句話總結對付小戴的辦法,叫“慢慢地陪著你走”。

蔡贇觀點:總決賽前瞻

張藝娜/李紹希,唐詩攝於去年總決賽

我重點推薦三號場地的最後一場球。這段時間韓國隊不斷更換李紹希的搭檔,尤杯陣容的拼圖遊戲玩得很6啊!

防守反擊的風格從鬆糕開始一直延續,已經成為日本隊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她們憑藉這種戰術,佔據世界排名前八中的一半席位。但總決賽每個國家滿額只能晉級兩對,這沖淡了總決賽的濃度,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輸攻墨守的精彩需要風格鮮明對立的對手,剛剛過去的“瓜穆相看”,勝利者屬於進攻一方,我們且看李紹希能否在巨蟒纏身的日式防守中,捍衛攻勢打法的陣地。

蔡贇觀點:總決賽前瞻

攝影:唐詩

男雙方面,我非常喜歡B組的人員構成,泡沫穩健老到,日本新秀衝擊力十足,臺北雙李最值得期待。雙李是AK成名之後,在雙邊壓網打法上唯一的同道中人,能否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要到第二階段才知道,但我們今天就可以看到他們對老司機的強勢挑釁。當然我們的劉成,也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人嘛,為了祖國,可以隨時向他開炮的——好像是叫他開炮才對。

以上是我推薦的今日看點,權當大家觀賽的餐前開胃菜,從一年最後的重要賽事,開始我們的直播間工作,也可以看作一種承前啟後吧。

2017年要過去了,我們總結過往的工作得失,不斷開拓視野,在學習中提升欄目品質,努力奉獻更好更有價值的羽毛球內容。

請關注企鵝直播APP,《和蔡贇聊羽毛球》10048241房間

我是蔡贇,與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