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0天62图记录瑞士六城游 瑞士通票可以免费参观所有公立博物馆


在苏黎世车站赶晚上10点的城际列车,从北部德语区的苏黎世到西南部法语区的洛桑,贯穿了2/3的瑞士国土,耗时为2小时14分钟。洛桑火车站不无骄傲地标注了这个城市的身份——Capitale Olympique,它是国际奥委会所在地。

洛桑是个建筑在山坡上的城市,铁路将市区横向一分为二,北侧斜坡向上是热闹的老城区,南侧下去则直通欧洲最大的内陆湖——莱蒙湖(即日内瓦湖)。

回到酒店,开始规划次日的洛桑行程。

早起步行往莱蒙湖,阳光明媚,湖畔这一片区名为Orchy,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成群的鸥鸟、天鹅和泊港的游艇。

再走不多久,就到了奥林匹克公园,奥林匹克博物馆坐落于此。

历尽沧桑的奥运圣火。

公园里遍布渲染人体、运动之美的体育雕塑。芬兰长跑家帕沃·鲁米(史上4位奥运九枚金牌得主之一),被“真实”地呈现。

博物馆是我的兴趣点,凭瑞士通票可换票进入。2006年都灵冬奥会张丹/张昊的白色比赛服与1988年冬奥女子单人滑冠军维特的红黑卡门舞裙相邻。

北京奥运的展台,看展板上给出的文字评价,确实是相当高的。

瑞士的消费水平高,不过牛奶和依云水在我们看来都算超值,MIGROS、COOP两大超市里500ML装的只在1.6瑞郎左右。食物就不便宜,这老太太给我做的5瑞郎热狗是我所见最平价的充饥物。

这座名为Palais de Rumine的建筑是博物馆、图书馆和洛桑大学的混合体。

古典大厅里的现代化教学。洛桑大学声誉不错,路上我遇见过北大来的交换生。

这座哥特式教堂始建于1150年,125年后完工,全程见证了洛桑由小村镇到法语圈第二大城的发展变迁。

教堂内精美的大理石柱及镂空圣像。

洛桑历史博物馆,我进入时是唯一的观众(CHF4,凭瑞士通票免费)。大胡子的管理员够贴心,专门为我开启这组洛桑城市模型的灯光秀(主题是历史变迁),碍于其好意,我不得不在座位上看足了20分钟。

从博物馆窗台俯瞰洛桑老城一角。

暮色中的莱蒙湖。

这一带的湖边遍布足球场和野营基地,隐藏其间,玻璃房的奥委会办公楼并不算起眼。草坪上有中国赠送的女子竞走铜雕“走向世界”,80年代中一直印在《体育报》的报头。

坐车去日内瓦。候车时遇到一位东华大学毕业去日内瓦上班的女生,由她介绍,才知道市内公交对市民并非免费(因我在公交上未见人售票和刷卡,故有此问),全凭自觉在车站充值月票,当然查票拿到的话要重罚60瑞郎。外来客则可在旅馆领到免费的乘车卡。

和洛桑相仿,日内瓦的老城也建在向上的斜坡上,猜想是当年的筑城者要居高以利防御吧。

这个建筑感觉像希腊神殿,或者纽约证交所——其实是著名的圣皮埃尔教堂。

同样是承载八九百年历史的教堂,十六世纪,法语区宗教改革的中心人物加尔文曾在此宣传新教教义。

教堂内的玻璃彩绘。北侧塔楼可以登高,4瑞郎。

教堂前广场上的孩子。

类似南京东路那种旅游电瓶车在老街里穿行。

这段坡路的左侧,有号称世界最长的公园座椅(100多米)。

罗纳河上高达140米的大喷泉已开始工作了。这是日内瓦白天的城市标记。

国际红十字会的博物馆规模不大,风格类似世博会的展馆,实物不多,重在传达人道理念。

内中展板有孔子《论语》里的名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署名“荀子”的一段——“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卒善而养之”——回来百度了一下,确是《孙子兵法》的摘编。

因特拉肯字面意思即是“两湖之间”,这座位于图恩湖及布里恩湖之间的小城是瑞士阿尔卑斯地区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在Interlaken OST车站凭瑞士通票的折扣买了少女峰的联票,254.4瑞郎/两人。往少女峰的旅程分三段,全程1个多小时。第一段到达的Grindelward,一派祥和的田园景象。

从第二段开始沿途窗外便满是这样的美景。

第三段,攀爬过历时16年挖掘的雪山隧道,火车驶抵欧洲最高的火车站。

观景平台出入口。

坐电梯更上一层,在海拔3571米处的Sphinx观景台,更近距离地环看少女峰、Monch峰与Eiger峰。

远远的有一条通往远处山头的路,名为“冰河”,指示牌上说45分钟可达目的地。这个时间显然不靠谱,因为我们往返一程,足足花了4个小时。绳索围成的路大约每天有压雪车维护,积雪较实;绳索之外试踩了一下,一脚陷下去就是三四十公分,没有专业装备肯定无法成行。

直升机在山间巡逻,若有人不适直接吊走。

瑞士的住宅楼大多风格古典,外观却都清爽利落,窗台为鲜花装点,透出瑞士人的闲情逸致。

在Ost车站登上前往卢塞恩的黄金列车(Golden Pass,时刻表和车厢外身还真的刷了金漆),这段近2小时的旅程沿途将尽收菁华美景。

农庄牛舍,最瑞士味的风景。

Dying lion石雕是为1792年保卫路易十六而战死的瑞士士兵而建,被保卫的法国国王后来还是上了协和广场的断头台。上方的文字意为 To the loyalty and bravery of the Swiss,石雕现在被赋以“祈祷世界和平”之意。

夜阑人静,不入睡的廊桥。

从火车站前的港口出发,轮渡前往Vitznau(往返是41瑞郎,瑞士通票免单),天色多少有点阴霾。

特色的齿轨火车徐徐上爬,在半山腰遭遇了厚厚的云雾,伸手不见五指。费劲穿行了几分钟,眼前豁然开朗——山上一片明媚,太阳之给力,完全不同于山脚云雾遮罩下的景观。

山顶平台,矗立着气象塔。

要不是山风凛冽到几乎站立不稳,真想在此张臂高歌。

也有咬牙坚持的,比如这对摄影师和女模特。

阿尔卑斯群峰环伺,标牌说其中有铁力士山、少女峰、马特洪峰……

山上看见的小男孩,很可爱。

下行到缆车点,换乘cable car。

回到卢塞恩,赶在下午2点的火车前(往伯尔尼的火车一小时一班)匆匆浏览了毕加索博物馆,毕加索、赛尚、雷诺阿、马蒂斯、夏加尔都有作品在展,以及本土画家Paul Klee。很喜欢卢塞恩的古朴淡定,只是下站伯尔尼留给我们的只有2小时,不舍中挥别了。

从卢塞恩到日内瓦经停伯尔尼的列车是每个整点发车,我们就利用2小时时间逛一下老城区,这样可以在6点半天黑前到达日内瓦,我们将从那里飞往巴黎。伯尔尼的火车站紧邻圣灵教堂,站前广场覆罩着巨大的玻璃天顶。

建于16世纪的伯尔尼钟塔,至今运转良好,据说逢整点其中机关运转,那些人偶和动物会有相当奇趣的报时表演。

远处,瑞士联邦的议会大厦。广场上的小摊不少在出售传统奶酪。

街边的艺术家立体画创作中。

克拉姆街49号,挂着“Einstein Haus”的招牌,上世纪初爱因斯坦曾寓居于此,并就在这里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可惜,瑞士通票在此无效,因为此楼属私人所有,是私立的故居博物馆(6瑞郎)。

坐12路巴士返回火车站,上车还来得及带走美味的烤鸡腿(3.9瑞郎)。

苏黎世的衔头不少,欧洲知名的航空港,全球金融中心,全球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全球物价水平最高城市。

苏黎世站,瑞士最大的火车站。

苏黎世火车站出来便是名店林立的班霍夫大街,几乎所有我能知道的奢侈品牌这里都有了,不过并不张扬,就一家家低调开在沿街的老建筑里。还有两家老牌的手工巧克力作坊,标价都是自信满满的。

利马特河的两侧是老城区,古董建筑怀旧气息浓郁,河畔立着三个教堂地标。

河上玩划艇的老人。

独轮车飞驶而过班霍夫大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