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中國聖牧虧損加劇 今年上半年已經報虧11億

原料奶價格下滑對乳製品上游企業的不利影響還在蔓延。

最近號稱“中國最大有機乳品公司”的中國聖牧(01432.HK)發佈盈利預警,公司2018年上半年預期虧損11億元,淨利同比下降幅度達184%。

根據公告,為應對原料奶的市場需求疲軟而控制公司奶牛數量、原料奶價格降幅較大等因素的影響,2018年中期期間集團生物資產公平值減銷售費用的變動虧損約9億元。受國內乳品市場競爭激烈的影響,自有品牌液態奶產品銷量同比降幅較大,加上原料奶的平均價格相對上年同期亦降幅較大,導致集團毛利相對上年同期降幅較大。此外,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計提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減值撥備達約5億元。

這和中國聖牧2017年年報虧損時給出的原因類似,但虧損的幅度在加大。

這家公司的利潤下滑最初發生在2016年,當年其盈利下滑了13.06%。到了2017年,公司業績大幅滑坡——營收虧損8.2億元,淨利將同比下降186%,出現了中國聖牧創立8年後的首次虧損。

中國聖牧由蒙牛前財務總監姚同山於2009年10月創辦,公司在沙漠地區擁有有機奶源基地,是多家乳企的有機奶源供應方。2012年,公司推出了聖牧品牌的液態奶,業務開始向下遊終端市場延伸。到2014年,中國聖牧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當年實現營收21.32億元人民幣,此後兩年營收保持穩定增長,依次為31億元、34.67億元。

因原料奶價格下降導致業績下滑的,不止中國聖牧一家。作為同處牛奶產業鏈上游的企業,西部牧業2017年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4%,但淨利潤虧損達到3.65億元,國內最大的原奶企業現代牧業2017年的虧損額更是高達9.75億元。

對中國聖牧而言,導致其虧損加劇的,除外部因素,可能還與它2017年與伊利的收購談判失敗、創始人姚同山離職等一系列內部變故有關。2017年12月17日,姚同山離任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財務總監(CFO)崔瑞成也離開了聖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