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退二线”干部回村任职,你怎么看?

“退二线”干部经验阅历丰富,把他们下派到村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呢?今天就和视点妹一起来看看大安区的做法。

为拓宽村干部来源,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解决村干部人才匮乏、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自贡市大安区积极盘活领导干部人力资源,探索选派退出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目前共有10名公职人员回村任职,其中4名“退二线”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

开展双向动员,选出能人去当村支书

8月22日上午,大安区新民镇富华村党支部书记钟传泽和往常一样,8点多就到了村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钟传泽是一名退出领导岗位多年的副科级干部,已经退休,但他仍然坚持在富华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岗位上。

“2014年我到富华村担任村支书,因当时的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战斗力不足,又面临‘成自泸高速公路大安互通’项目征地拆迁,时间紧、任务重,镇党委经过研究决定把我派到村上牵头主持工作。2016年换届,本想不干了,因为还有1年多我就退休了。但是,镇党委书记又找我谈话,说现在区上在鼓励‘退二线’干部到村当党组织书记,我培养的2名接班人现在还不够成熟,再带一带。”钟传泽考虑后,回村参加换届选举,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2016年下半年,大安区开展村“两委”班子换届运行情况调研,调研结果反映出部分村出现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难觅的问题。区委提出,可以在全区“退二线”党员干部中,动员部分身体条件好、工作热情高的同志到村任党组织书记,这批老同志综合素质好、工作阅历深、大局意识强、时间充沛、精力足,到村工作既能发挥余热,也能给全体干部树立榜样。

于是,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开始动员全区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开展选派退出领导岗位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需求双向统计。

  • 一方面,对有村级党组织书记空缺或有调整村干部需求的村进行摸排统计,重点关注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问题矛盾村。
  • 另一方面,梳理“退二线”党员干部名单,按照干部出生成长地、工作经历与待选派村有交集的原则筛选出意向人选,逐一征求本人到村任职意愿。

在大安区,和钟传泽一样被下派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的“退二线”党员干部还有3名,有的参加了换届选举,更多的是因为组织需要中途任命,所选派的村也都是一般人拿不下来的问题村。

“退二线”干部回村任职,你怎么看?

带着任务下去,干出“二线”干部的价值

“我当时去,镇党委给我交代了三个任务:一是抓党风廉政建设,理顺干群关系;二是抓好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三是协调班子成员矛盾,抓好各项工作。”新店镇原副镇长黄建军说,2017年5月,他临时受组织安排,到高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原来,2016年8月,高峰村原村支书、主任因为经济问题被拿下,干群关系一直都很紧张。换届后4个月,新当选的村支书也因为在一次村民小组长选举中,对选举过程把关不严,被村民举报后辞职。

“到村后,情况很具体,班子很不团结,大部分是换届后新进的干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对村里情况也不熟悉。”

黄建军到村后,从整肃干部作风纪律开始,建立村组干部履职履责规范制度、健全村“两委”议事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定期给村干部讲廉政警示教育案例。每月在村工作20天以上,大小工作一一详细安排,手把手示范,干部作风迅速转变。紧接着他又联系镇纪委,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了两起村民信访举报问题,民怨逐渐平息。如今,新上任的村主任在他的指导下,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退二线”干部回村任职,你怎么看?

供图/大安组

何市镇育才村党支部书记杨德奎是该镇原人大主席,作为何市镇土生土长的干部,他在镇里已经工作28年。“村支书这活儿真的不好干,班子成员和几千名村民每天都在看着你,看你在干什么,不做出点事情真不好给群众、给组织交代。”杨德奎说。

村民陈满荣常年外出,土地承包给邻镇一位老板养鱼,三年后老板不干了,见陈满荣没在家,租金没给就走了。去年陈满荣回家后,不敢去找那个老板要钱,他找到杨德奎寻求帮助。

虽然是经济纠纷可以走司法途径解决,但杨德奎认为村干部就是要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当打听到老板是邻近的仙市镇人,他立即驱车前往交涉,该老板也很爽快地承认确有其事,但是钱不想给,第一次交涉未果。几天后,见没要回钱,陈满荣耍起了无赖,让自己不满十岁的小孩每天跟着杨德奎,他说:“杨书记,我也没有办法,只有来找你了,这钱如果要不回来,我就让我娃儿一直跟着你。”杨德奎哭笑不得。

十多天后,经过三次上门要账,土地租金要回来了。当钱交到陈满荣手里的时候,他非常激动,不停地给杨德奎说:“谢谢杨书记,谢谢杨书记!”

在杨德奎的带领下,村里还建起了扶贫专合社,6个一体化肉鸡养殖大棚已经投入使用,一年纯收入大约在20万元以上,全村贫困户入股分红,每户年均可增收1500元左右。

“退二线”干部回村任职,你怎么看?

工作成效良好,干部群众一致认可

“‘退二线’干部下派到村后,凭借个人丰富的经验阅历,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为基层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大安区委组织部组织室主任谢荣旭说。

从大安区目前的情况看,“退二线”干部到村担任村支书,至少在四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一是村级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下派干部具有较强的规矩纪律意识,建章立制成为到村工作首要内容,村“两委”基本制度得到较好落实。
  • 二是提升了班子工作效率。下派干部普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为村干部布置任务时思路更加清晰,安排更加合理,工作推进普遍提速。
  • 三是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下派干部与选派村各方无直接利益关联,矛盾纠纷化解公平公正,可以较快取得群众信任。
  • 四是重塑党员干部形象。下派干部以过硬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成绩,既赢得了村民的普遍认可,也赢得了其他年轻干部的由衷敬佩。同时,这也是合理发挥各年龄段干部作用,调动“退二线”干部干事创业的又一重要举措和平台。

“这一年多来,跟着黄书记学了不少东西,现在我明白,干好村里的工作,理想和热情必不可少,也要有本事,讲方法技巧,更需要有韧劲并沉得下心来。”新店镇高峰村村主任王莉娜说。

今年8月,大安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摸排调研,计划再增派6名退出领导岗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

看完,视点妹觉得,“退二线”干部下派到村后,凭借个人丰富的经验阅历,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为基层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这挺好的。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