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努力?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努力?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努力?

努力一詞,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在漢語詞典裡的釋義是,儘量使出自己的力氣來做事,用盡力氣去做事情,這代表一種積極做事的態度,牛頓曾經說過“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肯努力奮鬥,是沒有不成功的”,《樂府詩集長歌行》中也曾有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類似於這樣奮發圖強的至理名言不勝枚舉。

從小我們就被老一輩人教育,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努力了才會有成功的可能,於是我們每個人都努力學習,爭取考個好成績,後來又努力工作,但如今,這些好像都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幾十年前,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好像條件都差不多,住著家裡蓋的房子,地基一般都是老一輩留下來的,現有的物質條件似乎都差不多,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只要努力,就能比別人強,就能成為人上人,努力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水到渠成的事兒;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安於現狀,不再努力了,或許是因為努力也已經無法改變與他人的差距了吧。

現在身邊的人,有的一窮二白,每天超負荷的工作,拼命掙錢,對於自己苦巴巴的生活也毫無作用,而有些人天生就是含著金鑰匙的,整天遊手好閒四處旅遊玩耍,這種差距和心理不平衡去哪兒說理?巨大的貧富差距正在嚴重影響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明明知道自己很窮,但是看到其他人能擁有,自己也忍不住想買,反正目前居高的房價和車價,自己那點兒工資是完全指望不上了,也不打算買了,那就對自己好點兒,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吧。

其實,細細想來,環境汙染不是我們這一代人造成的,產能過剩更與我們無關,高到離譜的房價更跟我們沒有半毛錢關係,而這些卻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哪怕我們努力工作努力賺錢,不吃不喝不消費,恐怕也還是買不起房子的吧,房價肆無忌憚的暴漲,工資卻原地打轉兒,不管怎麼努力都離目標差那麼遠,努力著還有什麼動力呢?

08年四萬億的刺激之後,不差錢的實體經濟,開始讓這個社會變得浮躁起來,在政府鼓勵舉債的影響下,大量的錢在尋找去處,最後鋼鐵煤炭等行業產能過剩,各行各業豆腐渣工程遍地開花,於是,房地產就成了這些錢最好的選擇,這些年,唯獨房價在以驚人的速度猛漲,08年買房的一波兒人算是走運的一批,如果當時沒有買,甚至到現在都沒有買房的人,生活的種種壓力可想而知。

據相關數據統計,17年中國的基尼係數已經超過了國際上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值0.4,也就是目前我國在貨幣超發的影響下,貧富差距已經處在非常懸殊的位置了。去年,中國家庭中長期貸款佔住戶貸款的七成以上,這說明人們的壓力主要來源於高昂的房子,因為要湊首付,不僅要拿出手裡全部的積蓄,還要動用雙方父母的養老錢,勉強湊夠首付之後,每個月還要還高額的房貸,從來沒有一天敢失業過;而有些人呢,要麼就是父一輩留下來好幾套房子,再或者是碰到了拆遷的大好事兒,動輒就拆個三五套,生活壓力當然差到天邊兒去。有這麼多房子的人自然不需要努力就能有個優質的生活,而拼了命都不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房子的人,還想要買房子也是徒增煩惱,如果不去想買房的事兒,生活也會過的輕鬆一些,那麼,還那麼努力幹什麼呢?

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徒增煩惱,不再想著買房買車,租房租車也一樣能生活嘛,他們選擇享受當下,對自己好一點,有多少花多少,甚至借用各種金融手段藉著花,這樣生活好像也一樣幸福的生活著,主要自己不去糾結其他房啊車啊之類的硬件,一樣可以擁有高品質的人生。

現在的年輕人因為看不到追趕別人的希望,更少了老一輩人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選擇安於現狀,不再去努力,因為買不起房選擇不買,因為養不起孩子選擇不生……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為繼,哪兒還有精力管房子和國家老齡化的問題,不是我們不努力了,而是你們造成的環境汙染、產能過剩、人口老齡化、房價居高不下等問題,我們無法承受、消受不起了,曾經的“努力就能成功,努力就能改變命運”也成為了永遠的傳說。

解讀財經熱點、傳遞理財知識

歡迎關注學習!這裡有最接地氣的財經文章和最有用的理財知識。

花捲財團往期熱點文章

理財規劃

後臺回覆“入坑”加入理財群(長期有效)

後臺回覆“合作或轉載”查看《合作/轉載須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努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努力?

花捲財團|理財即生活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