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專家:中國幼兒體質狀況惡化嚴重,肥胖近視率攀升

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持續下滑近年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但一個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也在日益凸顯,那就是我國學齡前(3至6歲)幼兒的體質狀況也不容樂觀。業內專家近日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國家相關部門對幼兒體質趨惡進行干預已經刻不容緩。

專家:中國幼兒體質狀況惡化嚴重,肥胖近視率攀升

8月11日,旨在促進我國幼兒體育教育水平提升的“中國宋慶齡普蕾兒童及青少年體育教育與健康發展專項基金”在北京啟動,該基金的成立背景正是因為我國幼兒的肥胖率、近視率等指標持續攀升,我國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質量普遍不足。

首都體育學院副院長王凱珍向記者表示,我國北方某地的一項調查顯示,當地3至6歲幼兒的肥胖和超重率已經達到30%,而綜合全國的情況看,我國3至6歲幼兒的肥胖和超重率已經是全球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專家:中國幼兒體質狀況惡化嚴重,肥胖近視率攀升

按照教育部在2012年正式頒佈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3至6歲幼兒應每天參加體育活動兩個小時以上,其中1小時應為具有一定強度的戶外運動。但據雛鷹寶貝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李宇向記者介紹,根據他們近一年來在國內多地對幼兒園的調查,可以發現超過90%的幼兒園無法做到每天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參加體育運動。

王凱珍表示,國內絕大多數幼兒園的老師只注重孩子的文化、藝術教育,重智、重藝、輕體,導致現在幼兒園的孩子即使想上體育課,老師也不會上,多數情況下,所謂的體育課只是讓孩子們玩玩。

專家:中國幼兒體質狀況惡化嚴重,肥胖近視率攀升

相關調查顯示,國內大多數家長認為幼兒每天都在跑跑跳跳,運動量應該是夠了。殊不知,科學的體育運動與無目的的亂玩完全不同。

王凱珍表示,小孩子天性好動,那麼,就要讓孩子的好動變成一種有目的地、有設計地去動,比如他總是動腿、總是跑,那我們就要考慮小孩的腰肢、手臂等部位的鍛鍊。因為孩子如果喜歡某個動作,往往就會拼命做,這樣就會使孩子身體發育、身體素質發展不全面、不均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辦事處教育與兒童發展專家陳學鋒博士在8月11日舉行的中美體育論壇幼兒體育分論壇上表示,幼兒的運動不足、不均衡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很大隱蔽性。因孩子幼年時期的運動不足、不科學,在身心上的負面反應可能要在孩子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能顯現出來。因此發達國家目前都非常重視幼兒體育。陳學鋒提供的一份英國3至5歲幼兒運動指南顯示,英國不僅要求幼兒每天有3小時以上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求運動種類豐富。而按照美國體育教育協會和美國醫學會的建議,孩子白天每1小時作息就應有15分鐘的運動時間。

專家:中國幼兒體質狀況惡化嚴重,肥胖近視率攀升

面對我國幼兒體質出現的惡化趨勢,王凱珍認為,相關政府部門應儘快出臺干預措施,要吸取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惡化到了嚴重地步才亡羊補牢的教訓。王凱珍建議,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要跨界協同聯動,分管幼兒教育的基礎教育司和分管大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的體衛藝司也要實現協同聯動。

以上內容來自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原文《我國幼兒體質狀況惡化亟待關注》

專家:中國幼兒體質狀況惡化嚴重,肥胖近視率攀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