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乘風歸去,西遊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記

都說四川人民很愛打麻將

於是在成都西南的大涼山裡,隱沒著一座桌子一樣的大山

那就是當地人所稱呼的瓦山,而驢友則把那一處稱之為大瓦山。

比起四川甘孜阿壩州眾多知名路線不同的是

涼山的徒步線總是那麼不顯眼。

雖然整個路線兩天的全程爬升不算大

金口河-大瓦山頂2600m左右爬升+古路村1000m左右

共計3600m左右爬升

但是還是把樓主我這個殘疾人爬得有點累了

大致的路線概覽:網上的軌跡,我本人沒有錄製軌跡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其實作為一個佛系走線愛好者

我對於線路的追求向來不那麼執著也沒有那種覺得必須去的地方

所以以至於每次的邀約都是匆匆成行

除了植物愛好者千畫姐攜袁老師還有南山之外

長年待在雪線之上的同事阿松自然又成了我的隊友

說好去找蘑菇,然而已經過了時節幾乎一無所獲

一行五人且湊成一桌成麻不說還可以換角

如此甚好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說好的拍一張集體照然後最後發現好像並沒有

千畫姐和南山每天拍植物千畫姐的老公每天拍千畫姐

我和阿松每天走路聽歌

如果說什麼收穫的話

就是把大瓦山的垂直植物分佈刷了個遍

然而對於我這個植物已棄療改蘑菇的人來說

沒有蘑菇是異常痛苦的事情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我們花了十分鐘決定去走這個路線

花了四個小時坐了火車慢搖到了烏斯河

最後花了三天完成了這個行程

第一天的行程就只有個字概括:熱

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走過這麼熱的線路了

徒步10分鐘,整個衣服都溼透了

然後我就開始懷疑人參了

比如,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去哪裡

以及——我特麼為什麼要犯抽來這裡?

一個月跑了三趟雀兒山和一趟那瑪峰的阿松

此時簡直就是熱得一臉懵逼了

不要以為我在洗臉,其實我在洗頭!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在古路村路上拍到的金口河大峽谷

然而天氣並不怎麼好

整個大渡河從丹巴到樂山

修了無數的水電站

濤濤河水顯得很平緩了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古路村實在覺得沒什麼好看的

我和阿松基本上一路沒停的拖鞋散步上下

下午進了白熊溝之後整個峽谷就感覺很深沉了

裡面幾乎一絲風都沒有

悶熱溼熱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藝術細胞欠奉

讚美不出祖國的大好河山

也寫不出各種生死驚心動魄

如果非要讓我想個形容詞來形容這裡的景色的話

就只有4個可以形容:重慶農村

這種遍地雜草高深的峽谷

以及悶熱到懷疑人生的狀態

讓我頓時想起了我們大重慶的某些農村地區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第一天徒步的終點是勝利村7組

據說是一個隱藏在深山密林裡的小村子

長久以來的經驗告訴我

第一不要和南山比認植物

第二不要和千畫姐袁老師比秀恩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千萬不要和阿松吃辣椒!!!

這一隻湖南人民來到四川工作之後

每次吃飯口頭禪就是:你們四川人都不吃辣椒

住在一個村民家院壩裡讓老兩口給我們做了飯

飯菜很簡單不過阿松表示對那盆辣椒很滿意

我也展示了我作為飯桶的一面

在大家都吃完作罷的時候我就著辣椒幹了四碗半的白米飯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第二天的行程是勝利村7組到大瓦山頂

早上依舊是毛毛菜白米飯以及一碗辣椒

吃完飯之後我們就開始了第二天的徒步

大瓦山的全景圖是之後拍的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今天的好消息就是天氣終於涼快了很多

壞消息就是走到中午的時候發現了腿上都有了一群螞蟥

對於這貨我就只能說

自從我去過墨脫回來之後媽媽再也不擔心我怕螞蟥了

走在前面的阿松被咬得最慘

不過其餘人等也被咬得不輕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好消息繼續喜大普奔

從涼快變成了冷

下午我們從瓦山坪開始往上爬行

經過幾個那種估計會拉豁的梯子

還有傳說中暴露感有點強?的滾龍崗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峽谷!峽谷!

沿著金口河大峽谷沿途

都是這樣的小峽谷

縱深七八公里到數十公里不等

越到後面越見開闊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遙望大瓦山與穿行滾龍崗

看著這一壁大牆浮想聯翩

穿著紅衣服橘色揹包罩子的是阿松

按照他的習慣每次都是走在最前面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佛系走線的人一般都不怎麼在乎天氣

不過此處的梯子我真的不知道

我百來斤的重量壓上去會不會垮掉?

所幸在家裡截了一條30m的路繩

千畫姐又帶了幾把主鎖和120mm/60mm扁帶

得以用於拖包和做危險路段的保護

做保護站這種活兒一般都是先鋒攀登業務熟練的阿松去完成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終於到達山頂破廟之後

我發現這是我玩戶外以來最符合武俠小說設定的地方

峽谷、山頂、破廟、荒山野嶺、毒蟲(螞蟥說這鍋我不背!)

雖然柴全是溼透了的不過還是難不到我們這幫老斯基

前人砍了一堆冷杉在林子裡阿松只用了1分鐘就把火生好了

不過很遺憾的是並沒有發生抱團取暖以及發現秘籍的橋段

如果真的有秘籍那麼我希望第一句話是:必先自宮— _—!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路遇了頗有迎客松風範的一顆樹

以及從山頂看滾龍崗和下面的村子

這裡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到達山頂之前4G都滿格(白熊溝除外)

以至於還可以休息的時候發個朋友圈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第三天下山回程

早上起來天氣依舊很慘

下山並沒有走多久

原路返回到瓦山坪之後去五池村

我原本以為五池是五個湖

結果後面發現是五個魚塘

除了農家樂吃的臘肉不錯之外基本沒什麼可說的了

只是發現這裡的村民的養殖業發展得很好

養孔雀養娃娃魚等等也讓我開了下眼界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由於木有集體照

大家一致認為集體照看著太傻x了

於是都伸出手合影了一張

還有一些路上的隨拍

作為本帖的結束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乘风归去,西游大瓦——大瓦山穿越略记

=================

8264,重裝徒步大本營,重裝徒步微信群1群2群3群4群滿員,5群開啟,招AA重裝徒步的真驢。群裡有全國各地的徒步大咖坐鎮,AA組隊,線路討論諮詢,各種疑難解答,聊天吹牛消磨工作時間。(沒有經驗說來學習的勿入不帶新人、沒有裝備的勿入先去買裝備)(商業領隊勿入、裝備販子勿入、亂髮低俗圖片各種砍價抽獎投票的滾蛋)

要加群請掃碼加群主微信號,給你拉進群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