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美國中餐館如果全都關門的話,美國很大一部分人將面臨無餐可吃的地步。據《華爾街日報》所說,據美國商業刊物《中餐通訊》資料顯示,北美地區有46,756家中餐館,也有不少媒體報道美國的中餐館竟然超過了5萬。比美國傳統快餐店麥當勞、漢堡王、溫蒂快餐相加總和還要多。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圖為谷歌地圖美國中餐館分佈圖)

美國人甚至把中國菜帶上了太空,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把恆溫的糖醋豬肉列入了給宇航員準備的航天菜單;

約翰·威爾克斯·布斯刺殺了林肯總統的那座房子竟變成了一家中餐館,就是位於華盛頓的“鍋和卷”(Wok & Roll)……

甚至美國在南極研究站中,為了在無日無夜的冰天雪地為研究人員提供“時間感”和“星期感”,每逢週一,南極研究站會有“中國菜之夜”;

前美國總統布什和他老爸老布什,還在某間高級中國菜館擁有防彈玻璃專屬包廂;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但這些所謂的中餐缺遭到國人的一致鄙視:“美國人吃的中國菜都是什麼鬼?”“我的天吶,這是什麼垃圾?”

變了味的中國名菜

美國人最愛的一道中國菜,很多中國人聽都沒有聽說過——橙味雞(Orange Chicken)。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這道橙味雞,在美國最大的中餐連鎖 Panda Express 一年可以賣出 8000 萬磅,相當於每個美國人一年會吃上 4 塊,這幾乎要追上肯德基在美國賣出的炸雞數量(人均 5.5 塊)。

Panda Express 去年的收入達到 20 億美元——橙味雞貢獻了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從 2005 年至 2015 年期間,它在美國整個快餐市場的市場份額幾乎翻了兩倍,達到 1.1%。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這道菜改良自湖南菜陳皮雞,但自這隻雞登陸美國後無論口味還是做法便與中式陳皮雞大相徑庭。中式的陳皮雞裡用到的陳皮等藥材在美國變成了新鮮的橙子皮,有些懶得剝皮的美式中餐店為了方便,直接把橙汁醬淋在炸雞上,不僅味道嚐起來酸酸甜甜,而且口感粘稠多汁,十分迎合美國人口味.

而正宗的陳皮雞,鹹鮮香辣,甜是不可能甜的,這輩子也只有去美國變甜了。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另外在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名菜”還有sesame chicken(芝麻雞)、“General Tso’s Chicken”(左宗棠雞)、Egg Foo Young(芙蓉蛋)、宮保雞丁……也是一樣,無論口味還是做法都已經美國化。

美國的中餐不正宗——並不是因為正宗的中國菜有多麼難做——是因為上述這些“中國菜”從誕生伊始就是為美國食客服務的。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程正昌)

創辦 Panda Express (熊貓快餐)的程正昌,從一開始就決定要顛覆過去華人區中餐廳“做給華人吃”的思路,“中國人畢竟很少,要想賺大錢,還得迎合老外的口味。”這為熊貓快餐後來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CNN曾有報道稱,美式中餐沒有任何不正宗的地方,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由中國人做,給中國人吃,而這些中國人只是恰好生活在他們的祖國之外。這或許也是一種理解美式中餐的角度,事實上,美式中餐的發展歷史頗為不易,也從側面反應了華人在美國的艱辛奮鬥歷程。

美式中餐店,淘金工人的美國夢

美國人第一次品嚐中餐應追溯到 19 世紀 80 年代。相傳1896 年,李鴻章訪美時,他在紐約晚宴上吃了炒雜碎,廚師將各種動物肉片、內臟與蔬菜爆炒而成的一道菜,

這道菜在當時經報紙與關於各國與中國戰爭的報道一起,引發了美國人對中國以及中餐的好奇心。“炒雜碎(chop suey)一躍成為了“中國名菜”。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但真正使中餐興起的是第一批懷揣美國夢的中國淘金工人。

1848年美國與墨西哥戰爭結束後,加利福尼亞地區被併入美國領土,同年該地區薩克拉門託附近發現了金礦,“淘金熱”隨之興起。隨著華工不斷湧入,來自廣東一帶下層民眾的日常飲食也進入了美國,中式菜和中餐館便發跡於此時。

“廉價”、“不高級的食材”、“骯髒嘈雜的就餐環境”也一度構成了中餐在美國人眼中的印象。19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華工的飲食習慣總是當地人的談資笑料;有人惡毒地把華人稱作“食鼠者”。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圖書館收藏著一幅《山姆大叔的感恩節晚餐》的漫畫。這幅漫畫裡,不同種族的人簇擁著山姆大叔坐在一張大圓桌旁,享用著各自的傳統菜餚,唯獨坐在山姆大叔右邊的中國人夾起一隻活生生的老鼠正準備往嘴裡送。這種刻意的醜化與嘲笑,漫畫中人那種鄙夷、厭惡的神情,無一不是排華浪潮的反映。

20世紀20年代,中餐館已經逐步佔領美國市場。儘管菜式已經非常美國化了,但是像豆角、白菜這類材料,對大部分美國人來說仍很新奇,試吃這些蔬菜不亞於一次冒險。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如果客人們仍沒勇氣嘗試,中餐館裡還提供用相對常見材料做的一些菜式,包括西杏鴨、酸甜肉、醬油雞之類。憑藉著這種樂於迎合的態度和善於吸收改變的創新性,中餐館很快就在全美各地大量湧現,幾乎每間店都會提供“雜碎”,同時也提供芝士漢堡和烤雞。

而到了現在,食用中餐成為了的美國一種時尚,明星們開始流連唐人街的中餐館,人們偶爾會看到彼得洛、格林斯特里特甚至美國總統克林頓在餐館裡炫耀自己的筷子功夫。

美國餐飲業第一巨頭,風靡於歐美時尚界的“中國名菜”

而在報紙的花邊專欄裡,記者們把中餐廳彩花樓(Tuey Far Low)與椰樹林(the Coconut Grove)這種時髦夜場相提並論;當紅的性感影星麥韋斯特則喜歡光顧“唐人街市場”裡的萬福樓。

不過中餐愛好者們也會尋覓一些價錢相宜的去處。一段1937年的記載這樣描述某間不知名的飯館:“那些有錢光顧高檔餐廳的人們都湧到了唐人街裡最邋遢的一區,繞著街角排起了長隊,一排就是半個小時,還要踮著腳穿過廚房才能進到餐廳裡,桌上鋪的桌布油漬斑斑,可他們卻依然興高采烈。”(本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國際MBA快訊,更多精彩資訊,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