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中江幫扶幹部:用“辛苦指數”換貧困群眾“幸福指數”

《中江脫貧攻堅進行時》專欄(之十五)

四川在線消息(鄧怡文 記者 張漁)“今天又該走親戚去了!走,出發!”秋陽杲杲,丹桂飄香。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9月17日一大清早,中江縣各級各部門幫扶幹部帶著責任、懷揣激情,已經前行在扶貧幫扶的路上,“連軸轉”是他們的常態。

他們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視貧困戶為親人,真誠幫助貧困群眾排憂解難,急民需、解民困、順民心,把老百姓的大事小事當作自己的頭等大事去辦,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提升,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幫扶幹部的責任與擔當。

“把脫貧攻堅當家事,把貧困群眾當家人,撲下身子、埋頭苦幹,用幫扶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提升,用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換取貧困群眾的新生活,這樣做值!”中江縣統計局幫扶幹部張凡一大早就來到結對幫扶的貧困戶王大秀家中,看到老人正準備晾曬稻穀,張凡搶上前去幫忙。

中江帮扶干部:用“辛苦指数”换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82歲的王大秀家住中江縣太平鄉同溝村2社,年老體弱、視力二級殘疾。接連幾天的陰雨愁壞了老人,終於在今天趕上了一個好天氣,老人的兒子兒媳都在田裡忙著搶收稻穀,只剩老人獨自留在家中。老人一個人在家閒不住,便翻曬前幾天收穫的稻穀。

張凡和縣統計局的另外兩名幫扶幹部也趕緊上前幫忙,幾個人搬的搬、耙的耙,忙活了好大一陣,終於把近千斤的稻穀攤開晾曬好了,他們的額頭已經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你們這些幹部也好,每週都來關心我,今天又來幫我做活路,還提前給我送月餅,簡直不好意思嘛!”王大秀握住張凡的手,高興又感激地說道。

眼下正是農忙時節,中江縣興隆鎮舒壩村4社的貧困戶廖先福正為收回家的穀子晾曬不幹而發愁。得知這個情況後,興隆鎮幫扶幹部、舒壩村村支部書記唐小剛叫上村主任王小華等人,一大早就來到了廖大爺家中幫忙晾曬稻穀。

中江帮扶干部:用“辛苦指数”换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廖大爺,今天天氣好,前兩天打的穀子今天可以曬乾了。把扁擔和籮筐找出來,我馬上和王主任幫你把這些穀子弄出去曬了。”唐小剛一邊說,一邊拿起大掃帚掃院壩。“王主任,你來裝我來挑,曬完這些我們趕緊去下一家幫忙。”經過大家的努力,十多擔穀子很快就晾曬開了。

“我們的幹部都是幹實事的幹部,誰要說他們的不好,我第一個不答應!知道我家裡缺勞動力,唐書記他們就時常來幫我們幹農活,還來買我們家的各種農產品,現在我們屋裡的東西不愁賣了,我相信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廖先福高興地說道。

“陳大娘身體好點沒有,這幾天天氣變化大,注意不要感冒了。走路稍微慢一點。”“伍局長,謝謝你掛念,黨和國家對我們這麼好,現在政策也好,我要把身體養好,好好享福。”一大早,縣水務局幫扶幹部伍建明就來到東北鎮老橋打村4社陳孝珍家中,與老人拉著家常。

“前段時間陳大娘家正在改廚改廁,她腿腳不方便,我今天就過來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看到陳大娘家改廚改廁己完成,院子裡還有施工廢料,伍建明一邊和同事說話,一邊擼起袖子到院壩裡清理了起來。

“老高,房子還滿意不?”“滿意,非常滿意,感謝你們,感謝黨委政府!”在中江縣傑興鎮鳳鳴村1社建檔立卡貧困戶高傳茂家新房門前,傑興鎮幫扶幹部邱大輝一大早就前來查看工程進度,和工匠們一道架房梁、拌水泥。

高傳茂家原本的房屋是土坯房,四處漏雨,門前沒有院壩,入戶路也十分狹窄,居住條件不僅差而且非常不安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邱大輝立即來到高傳茂家中,瞭解其改建房意願,耐心講解土坯房改建政策,幫助其核算拆建房費用,聯繫傑興鎮信用社協助其貸款解決資金缺口問題,並及時聯繫工匠進行初步規劃,協調新房選址,“一條龍服務”地幫助高傳茂建起了新房,改善了居住條件。

“最感謝的人就是邱書記,修這個房子,可以說他全程都在為我服務,他說新房修好了還要來幫我搬家。他能這麼幫助我,我也越活越有勁頭了!”看到主體已完工的新房,高傳茂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邱大輝也表示,看到幫扶有了實效十分欣慰,他將持續跟進土坯房改建進程,幫助高傳茂儘快入住新房!

9月17日一大早,永興鎮幫扶幹部就深入貧困戶家中,幫助引導貧困戶打掃衛生。

七星村7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徐定秀,因年紀大行動不便,導致屋裡、屋外環境衛生差。七星村第一書記周琳琳便帶領駐村工作組走進徐定秀家,幫忙打掃院子、整理房間、清潔廚房等,忙活了一個上午,徐定秀家裡裡外外的環境衛生“煥然一新”。

“太感謝你們了,又來幫我打掃衛生,以後我自己還是要經常把衛生搞好,乾乾淨淨地住著人也舒坦。”看著自己家變得很乾淨整潔,徐定秀連聲道謝。

“邱書記,你又來看我了啊,你們這些幹部簡直太有心了。”看到邱祥金,李流才高興地打著招呼。

現年69歲的李流才家住中江縣悅來鎮泉塘村4社,年老體弱、患有慢性支氣管炎、風溼關節炎,是悅來鎮黨委副書記邱祥金結對幫扶的貧困戶。看到李大爺費力地在路邊上曬穀子,顫顫巍巍的步伐著實讓人既擔心又心疼,邱祥金趕緊上前將耙子拿過去幫忙。

“你這麼大歲數了,快莫做這些哦,熱到、累到都要不得,你去休息我來做。”經過一個來小時的努力,邱祥金把李大爺家的600多斤穀子攤開晾曬好了,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額頭流了下來。

“邱書記,你每週都來看我關心我,前段時間又幫我打了路修了院壩,還把廚房廁所給我整漂亮了,今天又來幫我做活路,我哪門好意思嘛!”李流才緊緊握住邱祥金的手,感激地說道。

“要想把扶貧工作做出實效,靠的是每一位扶貧幹部那一顆真誠引導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心,靠的是扶貧幹部真正把雙腳踏在泥土地上,真正向群眾宣傳好、落實好扶貧政策,做到真幫實扶。”這是全縣廣大幫扶幹部的心聲。

一分耕耘一份收穫。雖然扶貧路上充滿了艱辛與苦累,但中江幫扶幹部從未停下腳步,因為他們有責任、有使命,有一顆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炙熱之心。正是這些真情,在中江廣大農村描繪出了一幅幅美麗的脫貧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