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瓦肯星真的存在?科學家發現16光年外的星系中或有另一顆地球

瓦肯星真的存在?科學家發現16光年外的星系中或有另一顆地球

在科幻片《星際迷航》中,備受喜愛的斯波克來自一顆被稱為“火神”的星球,現在研究人員推斷這個星球位於一個名為“40 Eridani”的星系中。

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它在現實生活中的相似之處。

火神星(Vulcan)又稱瓦肯星,是美劇《星際迷航》系列電視連續劇中宇宙和星際聯邦中最重要的智慧種族之一——瓦肯人的母星。

達摩(Dharma)項目已經確定了一顆圍繞40 Eridani A星附近運行的系外行星,這顆恆星距離地球只有16光年。

由於其主星在許多方面與我們的太陽相似,研究人員說,一個像新發現的“火神”行星一樣的世界可能是支持先進文明誕生的理想地點。

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天文學家Jian Ge說,這顆新行星是圍繞HD 26965恆星運行,距離地球只有16光年,是距離另一顆類日恆星最近的“超級地球”。

“這顆行星的大小大約是地球的兩倍,圍繞其恆星運行的週期為42天,剛好在恆星的最佳宜居帶內。”

研究人員使用位於亞利桑那州南部萊蒙山頂的50英寸達摩基金會望遠鏡(DEFT)發現了這顆行星。

這是達摩調查發現的第一個所謂的超級地球。

而且,在尋找可能適宜居住的星球方面,現實世界的“火神”可能是一個有前途的候選者。

田納西州立大學(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天文學家馬修•穆特斯波(Matthew Muterspaugh)表示:“橘紅色的HD 26965僅比我們的太陽溫度略低,質量略輕,與我們的太陽年齡相仿,其10.1年的磁週期與太陽11.6年的太陽黑子週期幾乎相同。”

“因此,HD 26965可能是一個先進文明的理想宿主星。”

這一最新發現令研究人員和科幻小說迷們興奮不已。幾十年前,科學家們首次嘗試確定虛構的火神星會存在於現實世界的恆星系統中。

TSU天文學家格雷戈裡·亨利(Gregory Henry)說:“《星際迷航》(Star Trek)的粉絲可能知道HD 26965,因為它的綽號是40eridani A。”

“在詹姆斯·布利斯的《星際迷航2》和傑夫·梅納德的《星際迷航地圖》中,火神星與40 Eridani A有聯繫。”

宜居帶指的是行星圍繞恆星運行的軌道範圍,在這一範圍內行星的溫度可以支持液態水的存在。

來自恆星的溫度需要“剛剛好”,這樣液態水才能在表面存在。

宜居帶的邊界非常關鍵。

如果一顆行星離它的恆星太近,它就會經歷一種失控的溫室氣體效應,就像金星一樣。

但如果距離太遠,水就會結冰,就像在火星上看到的那樣。

自1953年首次提出這一概念以來,許多恆星都被證明有一個宜居帶,其中一些在該區域有一個或幾個行星,比如2014年發現的“開普勒-186f”。

在1991年發表的一項後續研究中,《星際迷航》的創造者吉恩·羅登伯裡和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一起,寫了一封信,確認40 Eridani A是火神星的主恆星。

現在,斯波克的家園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真實。

該研究小組的首席作者、佛羅里達大學博士後Bo Ma說,與迄今發現的大多數已知行星的主恆星不同,這顆恆星可以用肉眼看到。

“現在每個人都能在晴朗的夜晚看到40 Eridani,並自豪地指出斯波克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