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崔永元的骨頭為什麼那麼硬?

崔永元的骨頭為什麼那麼硬?

崔永元的那篇《一聲長嘆一聲雷》,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

也有人不明白,明明是崔永元贏了,范冰冰賠了名聲罰了鉅款,為什麼他還要“一聲長嘆一雷呢”?將惡貫滿盈的人繩之以法固然痛快,但當事人還缺一個誠懇的道歉。范冰冰賠了這麼多,唯獨還沒有給崔永遠賠個不是。

那篇用詞很水,套話滿篇的《道歉信》,只能騙騙單純的小朋友。一個真誠道歉的人,哪會連微博評論都不敢開。

普通人可能覺得八九個億的罰款很痛,月入1萬的人也許要掙7000年,但人家是范冰冰,有媒體披露其資產上百億。當然,范冰冰不可能告訴你她到底有多少錢,她接下來會打造一個吃糠咽菜努力還債的人設,靜待翻身。區區8億不痛不癢,甚至買不到她向崔永元的一個道歉。

查也查了,出頭鳥也打了,相關責任人也問責了,這事就該過了。但崔永元仍在控訴,除了沒有收到范冰冰的道歉,還因為在問證過程中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因此,他說:不能退。

不能退三個字,是一種古盛今稀的精神。

崔永元的骨頭為什麼那麼硬?

公元1279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國破家亡。滅國時,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知識分子跳海殉國。拋開生死,不做亡國奴而選擇跳海殉國,是一種無聲的抗爭,是一種氣節與精神。在這個除了生死皆是小事的年代裡,誰還能想得起做為中國人的這種精神:抗爭到底,決不退卻。

滿天飛的娛樂花邊新聞吸入肺腑,不知不覺中就此麻木。在這個年代,給別人談岳飛、文天祥的精神估計會被當作傻逼。然而,血性與不屈,是人人當有的精神,也是國家穩固的保障。

沒了抗爭精神,會是個什麼下場?

魏晉時期,娘炮成風,上至宮廷下至黎民都熱衷於玩這種cosplay。娘炮之風日益昌盛,人們都沉浸於這種有趣歡而娛的氛圍中,就連軍中都有一股郎情妾意的綿軟風氣。很快地,在“五胡亂華”之下,娘炮們成了胡人鐵騎下的犧牲品,甚至成了被當作軍糧的“二腳羊”(就是被吃掉了)。隨後,漢人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重振精神,才從胡虜鐵騎之下奪回了主權。

崔永元的骨頭為什麼那麼硬?

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是民族堅挺的脊樑。在隨後的朝代裡,國人一直都奉行著這樣的精神,華夏文明才得以延綿至今。

不談崔永元是利己還是為民,只說他這種不屈的精神,便值得深味。

崔永元是個文人,古往今來的文人有兩種,一種高風亮節不屈權貴,一種歌功頌德甘當鷹犬。兩種人文化水平都可以很高,都可以高談闊論出口成章,但最大的差別就是:骨氣。

骨氣是個玄妙的東西,你不能靠它升官發財,甚至不能靠它裹腹充飢,但如果你想活得凜然無畏,你就必須得有。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采薇而食,餓死在首陽山上。對於這樣的行為,哪怕你覺得古人愚昧至極,哪怕你奉行“好死不如賴活著”,但抗爭為他們贏得了尊嚴。

被別人欺負了,一笑泯恩仇是你的權利,反擊亦是你的權利。但如果你怕了、慫了,不敢還手,那叫憋屈的軟蛋。爭,本就是一種活法。MZX曾經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不論輸贏,只要你敢爭敢鬥,就是一種骨氣。

崔永元的骨頭為什麼那麼硬?

如果事事都要息事寧人,得過且過,一點抗爭的品性都沒有,當別人欺負到你頭上的時候,你會因為惰性而失去鬥志,任人凌辱。

堅持自我,選擇骨氣與精神,你會失去很多東西,尤其是社會潮流在向金錢至上湧動的時候。但你能收穫完整而真正的自我,讓自己無愧地立於天地間。不能退,才能保持清醒。

柴靜說,崔元永是這個社會惟一清醒的人。他也許不是唯一,但至少媒體人裡有這樣錚錚鐵骨的人已經很少見了。古往今來,我們的文化得以延綿與發揚,靠的不是眾多人口,而是那些始終保有精神的“少數人”。渾渾噩噩的人再多也無濟於事,他們並不能為社會帶來什麼改變,只要有清醒的人就夠了。

堅韌的騎士,定當肩負孤獨,持劍仗馬而行。崔永元不能退,想讓這個社會更好的年輕人,亦不能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