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格言聯璧》:12條智慧看懂做人的高貴境界

1.

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忍辱者,天不能禍。

能無求者,天不能賤。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

能不貪生者,天不能死。

能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

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

能以身任天下後世者,天不能絕。

【譯文】能知足的人,上天不能使他貧窮;能忍辱的人,上天不能降災於他;無所求的人,上天不能使他低賤;能不重形體的人,上天不能令他生病;能不貪生怕死的人,上天不會令他輕死;能安於環境的人,上天不能令他困擾;能造就人才的人,上天不會令他孤立;能擔負天下責任的人,上天不會令他絕後。

2.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

天危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

天苦我以境,吾樂吾神以暢之。

【譯文】上天賜我的福澤很少,我就進德修業以彌補;上天使我身體辛勞,我就安逸心靈以補身體的勞苦;上天使我的遭遇險惡,我則樂天知命以通達;上天使我的境遇勞苦,我則使我的精神愉悅以暢快。

3.

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

貴以下人為德,賤以忘勢為德。

【譯文】富有能佈施是為德行,而貧窮以無慾為德行;高貴而能禮遇下人為德行,而低賤以輕視權勢為德行。

《格言聯璧》:12條智慧看懂做人的高貴境界

4.

只一個俗念頭,錯做了一生人;

只一雙俗眼目,錯認了一生人。

【譯文】只因為有庸俗的念頭,一生的做事皆錯;只因為俗眼觀人,而一生沒有認清朋友與敵人。

5.

以性分言,無論父子兄弟,即天地萬物,皆一體耳!

何物非我,於此信得及,則心體廓然矣。

以外物言,無論功名富貴,即四肢百骸,變軀殼耳!

何物是我,於此信得及,則世味淡然矣。

【譯文】就天性而言,無論是父子兄弟以及天地萬物,皆是一體,沒有物體與我相異,能有此觀點,則心性形體清楚分明。就外在而言,不論功名富貴及身體四肢皆是軀殼,皆非我所有,有此觀點,則世俗的慾念不復存在。

6.

有補於天地曰功,有關於世教曰名,有學問曰富,有廉恥曰貴,是謂功名富貴。無為曰道,無慾曰德,無習於鄙陋曰文,無近於暖昧曰章,是謂道德文章。

【譯文】有功於天地稱為功,有關於世間名教稱為名,有學問為富,有廉恥為貴,此即所謂的功名富貴。無所求稱為道,無慾念稱為德,沒有世俗的惡習稱為文,處事有原則稱為章,此即所謂的道德文章。

《格言聯璧》:12條智慧看懂做人的高貴境界

7.

困辱非憂,取困辱為憂;

榮利非樂,忘榮利為樂。

【譯文】困苦受辱不值得憂慮,而自取困辱才值得憂慮;榮耀利益不是真正的快樂,忘掉榮耀利益才是真正的快樂。

8.

熱鬧華榮之境,一過輒生淒涼;

清真冷淡之為,歷久愈有意味。

【譯文】熱鬧榮華的光景,過後即生空虛淒涼;而清淡脫俗的作為,才能歷久而更有意味。

9.

門內罕聞嬉笑怒罵,其家範可知;

座右遍書名論格言,其志趣可想。

【譯文】家門內很少有嬉笑怒罵的聲音,可知這一家規矩嚴格;書桌上有很多座右銘或格言書,可判斷此人的志趣。

《格言聯璧》:12條智慧看懂做人的高貴境界

10.

欲理會七尺,先理會方寸;

欲理會六合,先理會一腔。

【譯文】要了解一個人先了解他的心,要知道世界先知道自身。

11.

品詣常看勝如我者,則愧恥自增;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則怨尤自泯。

【譯文】常看修養品德勝過我的人,則慚愧恥辱油然而生;常看物質享受不如我的人,則埋怨情緒自然消失。

12.

靜坐然後知平日之氣浮。

守黙然後知平日之言躁。

省事然後知平日之心忙。

閉戶然後知平日之交濫。

寡慾然後知平日之病多。

近情然後知平日之念刻。

【譯文】靜坐才能知平日浮躁,靜黙才能知平日言多,少事後才知平日心的忙亂,閉門謝友才知平日交友的浮濫,寡慾清心才知平日疾病多,體貼人情才知平日的苛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