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特評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鋒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特評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鋒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特約撰稿人 胡奇

1970年,吉他手布萊恩梅、鼓手羅傑泰勒、主唱佛雷迪在倫敦組成皇后樂隊,1971年,貝斯手約翰迪肯加入,皇后樂隊自此成軍。

1973年他們出版首張同名專輯《Queen》正式出道,一年後再發專輯《Sheer Heart Attack》,登上了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亞軍,影響力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直至1991年主唱佛雷迪因艾滋病引發的肺炎去世,傳奇告一段落。

2018年,講述皇后樂隊從偶然成軍到風行全球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上映。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搖滾最出彩

這部電影在豆瓣目前是8.7分,但只要翻看幾篇頂在前列的豆瓣熱門影評和公眾號文章就不難發現,幾乎沒有人討論電影,所有有關這部電影的讚美其實都是獻給皇后樂隊的,皇后樂隊帶給這部電影無限加持。

而觀眾意見相當統一,皇后樂隊偉大,《波西米亞狂想曲》僅僅是繼承其偉大的意志,沾染其偉大的光芒。且有很大一部分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對偉大意志的繼承不夠完整,甚至有些蹩腳。

《波西米亞狂想曲》主要講述皇后樂隊從70年代成軍到1985年巔峰時期的故事。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編劇安東尼麥卡滕野心不小,想把主唱這十年的人生事件一網打盡,導致所有事件都不得不淺嘗輒止,劇情前後相銜過密,不存在留白,比如佛雷迪上一秒還在和女友耳鬢廝磨,下一秒鏡頭一轉,他就開始和陌生男人眉目傳情了,一點心理準備不給,堪稱是窒息型的觀影體驗。

對一部傳記電影來說,十年的時間跨度其實不算大,《波西米亞狂想曲》會出現信息密度大、但信息力度小的局面,還是得怪麥卡滕對素材取捨失當。

對比《末代皇帝》的劇情,橫跨60年,從溥儀即位到解放後,這期間不論是溥儀個人還是其所處時代都在劇烈變革中,幾乎每天都有可載入史冊、決定國家命運的事件發生,但經過導演貝託魯奇和編劇派普羅的篩選,《末代皇帝》呈現出來的效果緩急有序,鬆弛得當。

如果除去了片中煽動性極強的搖滾樂,不熟悉皇后樂隊的觀眾一定會對《波西米亞狂想曲》更無感,因為劇情給人的觀感就是皇后樂隊從出道到成名沒有任何起伏,一路高攀,無人能擋,臻至巔峰。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片中唯一一個阻礙是,唱片公司老闆認為《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首歌太長了,拒絕發行此歌,但在下一分鐘,佛雷迪就通過電臺工作的朋友推出了這首歌,立刻紅遍大江南北。所謂阻礙就此解決,給樂隊造成的困擾甚至沒有佛雷迪過於頻繁的性生活來得多。

市井和偉大

翻看皇后樂隊的維基百科,會發現這支樂隊確實算是順風順水,用天賜的才華輕鬆碾過凡間的阻礙。既然如此,編劇又何必費盡心思地編排電影后半段佛雷迪任性出走到迴歸到重新崛起的俗套故事,忠誠地記錄傳奇,不好嗎?

而且《波西米亞狂想曲》費了大量筆墨在佛雷迪的私生活,皇后樂隊反而一度隱身。讓人不免困惑,這支樂隊和樂隊主唱佛雷迪難道沒有比較風光霽月的內容,可以被推至幕前講述?但當看到影片結尾、Live Aid慈善演唱會的剪輯時,才算是知道為什麼這部電影中獵奇會多於傳奇了。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片尾的演唱會,佛雷迪在舞臺上唱《波西米亞狂想曲》,臺下十萬人熱血合唱,如見證神蹟般仰望佛雷迪光芒四射,即使不是皇后樂隊的歌迷也會被感染得熱淚盈眶。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但就在此時,鏡頭竟然給了當初拒絕發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唱片公司老闆,老闆一臉鬱悶坐在辦公室,與朝聖皇后樂隊的人群形成對比。

在電影前半段中,老闆拒絕皇后樂隊發行《波西米亞狂想曲》時,佛雷迪曾放言“你一定會後悔的”之類的狠話,於是當時的伏筆在此處被激活。想必導演對自己草蛇灰線綿延千里的編劇細節是相當滿意,殊不知這看似揚眉吐氣的情節,卻暴露出濃郁的市井猥瑣氣,都快抵消掉皇后樂隊Live Aid的神聖體驗了。

大衛波德維爾曾說,“歷史片或傳記片是以虛構的描繪方式傳達對歷史的看法”,由此看,這部電影恐怕不能算優秀的傳記片,它僅僅是佛雷迪生平的簡單銜接,觀眾幾乎無法感受到導演任何有創見的想法,偶然出現一些看似精心設計的細節還敗露了格局。

如果不是皇后樂隊用自身的偉大加持,那這部電影將平庸得很徹底,它平庸的記敘,流俗的讚美,尤其是單一的視角,無法造出一個真實的佛雷迪。

來自歲月,也失之歲月

康德哲學有個基礎理論“自在之物”,他認為人類只能認識現象,卻不能認識本體,化用在傳記片中,若想塑造一個立體的圓滿的形象,至少需要多個現象相互補充。

比如《公民凱恩》中,凱恩的妻子、情婦、朋友、仇家悉數出場,每個人只貢獻自己的視角,不僭越他人的觀點,共同完成一個傳媒大亨的刻畫。而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之中,佛雷迪享受著來自各方的寵愛與崇拜,他的所有錯誤都可歸咎於邪惡的情郎,

至於他自己,幾乎沒有陰暗面,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只有一腔赤誠和光明。

就算如此,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中仍然超過了95%的傳記片,只因這是皇后樂隊。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對大多數人來說,聲音對情感的衝擊力往往比文字和圖像更猛烈,尤其是當這段聲音綁定某段回憶時,是不是總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少年時的暗戀和初戀、想起高三咬牙衝刺的堅持、想起獨在異鄉的歲月。

而皇后樂隊在七八十年代席捲全球,八九十年代姍姍進入中國,正是中國百廢待興規則重建的年代。《冰點週刊》楊海描述皇后樂隊和搖滾樂對他人生的改造,“衝破秩序,拒絕主流,帶著強烈烏托邦氣質的文化形態,與一個被各種規制禁錮的青少年相遇,我毫無抵抗力”,往事回潮的殺傷力絕對翻倍。

與電影無關的本片最大的遺憾是有關佛雷迪性取向的段落被完全刪去了。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相比香港的《五億探長雷洛傳》《賭城大亨》《上海皇帝杜月笙》等描述負面人物的傳記電影,大陸的傳記電影始終以“描寫真實人物的生平事蹟為依據,用傳記形式拍攝,展現他們在各自領域所做的鬥爭和貢獻,因而為人民所緬懷”為指導精神,由此也不難理解對《波西米亞狂想曲》的處理。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特评丨在激昂和平庸中交锋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