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提前想想,越早想明白越好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提前想想,越早想明白越好

經常告訴自己:人的生命很脆弱,倏忽間可能就永遠不在。每次聽到有人在憂心未來,總會勸解說,明天還不知道有沒有呢,瞎操心這幹嘛?

總以為自己懂得生命的珍貴,明瞭死亡的不可預知性,但卻從來沒有思考過,倘若最後時刻真的就這樣來臨,究竟希望自己以怎樣一種姿態離開?

《最好的告別》一書就是這樣一本引領我們去思考並尋找答案的著作。初讀沒有太大感覺,細思極想卻甚是恐怖,當四肢無力生活不能自理,當不得已離開居住幾十年的家搬到養老院,當呼吸機插在口中,你喜歡這樣的告別嗎?

倘若不喜歡,那麼你的父母呢?當衰老已不可避免,我們又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1

書中舉了許多例子,作者的父親、親朋好友...,人總有一天會老到頻繁的摔倒、健忘、不能自理。

兒女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有自己的小家庭要去照顧,孤苦的老人這時候可能就會被送進養老院。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發現這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你是不是聽到如此安排覺得也很理所當然。

可是請你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不說你曾經工作的風光,就說當你健康時,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哪怕不能開著車、坐著飛機去旅行,至少你可以在自己家的庭院裡,種種花草、養養貓狗,自己也樂得清閒自在。

可是當你老的不能夠動彈,被放到一個陌生的標間裡,沒有了家的溫馨,沒有了自由的時間,一切都是規制化的安排,你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嗎?

更有甚者,當疾病突然襲來,電擊、呼吸機...,兒女為了救你,醫生為了這條命,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這時候你希望如此嗎?

說實話,當我這樣去思考的時候,感覺好可怕,或許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努力的活過,當年老體衰時,上天垂青,一命嗚呼,沒有了磨難。

第一次我明白了,曾經聽老人家們說過的那句話“她/他很好,走得很安詳”。原來能夠安詳的走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提前想想,越早想明白越好

2

前段時間看《急診科醫生》,梅律師發生車禍,陷入昏迷狀態,她的助理拿著一份身前協議來到醫院,指出梅律師曾經要求,倘若生命進入非自主狀態,那麼不要搶救,讓她有尊嚴的死去。

當然這是反面人物的害人計謀,最終沒有成行。但是,也正如同《最好的告別》一書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類似。

當身體不能自理、意識不能自主,我們應該如何做?當父母陷入如此境地時,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抉擇?

書中有著作者對美國養老體制的微詞,也有著對醫療發展帶來負面情況的反思。找到完美答案了嗎?當然沒有。因為這既涉及倫理道德,也涉及每個人的追求。有的人很驕傲,看重自己的尊嚴;有的人很惜命,好死不如賴活著...。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兒女的選擇也不同...

但是,當我看到書中描寫作者父親那部分內容時,他是一名醫生,對自己的病情有所把握,在恰當的時間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結合《急診科醫生》中的一些內容,就想到,無知真的好可怕,疾病面前我們只能夠求助於醫生,一個決定做出就像無頭蒼蠅一般,只能是聽之任之,倘若遇到的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醫生還好,倘若不是呢?

記得電視劇中,三位副主任醫師,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對疾病、生命的認知不同,有人保守,有人激進,有人怕承擔後果,有人為患者日後的生活考慮,許多時候他們的決定只是內心的一個遊戲,只是日積月累中的理所當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被選擇了什麼。

當然,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醫生,只能是或多或少的,有意識的有所瞭解和精進吧,不做一個完全無知無辜的人。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提前想想,越早想明白越好

3

《最好的告別》其實不是要給我們一個答案,而是在引起我們的注意。

我們的養老體制應該怎樣走?我們的醫療發展下去會怎樣?面對疾病真的就是永遠的搶救嗎?

冰冷的機器、窄小的病床,卻不要丟了生而為人的尊嚴,在進步的同時,也要考慮人性的溫暖。

或許宏觀的政策體制我們不能夠去左右,那麼當父母老了,我們應該怎樣去好好的愛他們,走好這場告別之路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我想去學醫,我想學會更多的知識,這樣在他們還是很健康的時候,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養生保健。

其次,要多陪伴,常回家看看,不要失去時才知晚矣。身邊的同學朋友中,已經有一些人他們的爸爸或媽媽,突然就沒了,根本就沒有留給他們一些過渡的時間,倏忽間一個人就不在了,就永遠的離開。因此,千萬不要去做後悔的事情,去陪伴、去愛,儘可能的履行好為人子女的職責。

最後,我覺得就是倘若真的最後那一刻到來了,請學會換位思考,想想父母的感受,而不是為人子女一味的執著。或許他(她)就是希望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安靜靜的家人陪在身邊,而不是冰冷的機器、陌生的醫院。

《最好的告別》其實就是互相理解,維繫其間的是那份情和暖,不要將醫療魔化,也不要只做最後的孝子賢孫,而疏忽了生命進程中的陪伴和喜悅。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提前想想,越早想明白越好

4

這本書推薦給你,哪怕不讀,也請思考一下,你希望中的《最好的告別》是怎樣?多設身處地的去想一想。

告別一直都在,你每一次的惡語傷人或不尊重不理解,都有可能會成為遺憾,都有可能會悔不當初。

不要像影視劇中描寫的一般,生活打你一個措手不及,那成為了終身的悔恨和遺憾。

告別是一場漫長的旅程,當你想明白了,努力的去踐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時候,這樣或許就能夠走的更加無愧於心,生命變得愈發穩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