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組老照片: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向德國伏爾堅造船廠訂造3艘軍艦


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開闢瓊州為通商口岸, 1876年在海口正式設立了瓊州海關,俗稱“瓊海洋關 ”或“新關”,以此來管理對外貿易。瓊海關掌握在外國人手裡,稅務司及上層官員都是外國人,只有少數低級職員是中國本地人。圖為1898年拍攝的瓊海關職員合影,照片上共有22人,8名外國人,14名中國人。

1897年,沙俄派兵艦侵佔了中國的旅順和大連,1898年5月著手鋪設營口支線以便搬運材料,於7月13日全線開工。使用的是與俄國軌距一致的5英尺寬軌鐵路。1902年11月3日完成了從哈爾濱到旅順的工程,並於1903年1月起開始臨時營業。圖為沙俄在1898年前後鋪設的鐵路支線。

1890年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主持在湖北龜山下動工興建,1893年9月建成投產。全廠包括生鐵廠、貝色麻鋼廠、西門士鋼廠、鋼軌廠、鐵貨廠、熟鐵廠等6個大廠和機器廠、鑄鐵廠、打鐵廠、造魚片鉤釘廠等4個小廠。創辦經費最初定為246萬餘兩,1892年清政府增撥42萬兩,到建成時,實際支出500萬兩左右。圖為漢陽鐵廠舊貌。


光緒二十二年12 月,德國提出“租借”膠州灣的要求後,膠州灣防務工程建設再度引起重視,但為時已晚。光緒二十三年初,清政府曾議決將膠州灣闢為海軍基地,但尚未實施即被德國侵佔。1898年德國強租了膠州灣,山東成為其“勢力範圍”。圖為德國佔領初期的青島一處住宅。

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向德國伏爾堅造船廠訂造了3艘軍艦,排水量2950噸,使用鍋爐動力,被稱為海容級巡洋艦,海容號即為首艦。海容級巡洋艦是清朝海軍於甲午戰爭後向德國採購的防護巡洋艦,共有海容、海籌、海琛三艘同級艦。三艦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建造,每艘造價為16萬3千英鎊,三艦分別於1898年到達大沽,由直隸總督裕祿驗收。圖為1898年海榮號巡洋艦來華。

清代廣東地方女性一般天足者多,而潮州例外,獨以小足為貴。富戶巨室、官宦之家女眷多纏足,並以此為顯貴標誌。相傳粵地所纏最好之纖足“能立於小碟內”,因此纏足女子需人扶持而行,否則寸步難移。片中兩名粵婦雙足所纏之小,已不及金蓮三寸,與世間傳說正相吻合。圖為1898年的廣東婦女。


清末,一批批外國傳教士、探險家、學者等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先後來的中國西部的四川或傳教或考察或旅遊,其中一些人用隨身攜帶的照相機拍攝沿途人文地理、風光古蹟等照片。英國女旅行家伊莎貝拉·伯德1898年拍攝的一組記錄四川的照片,可以算是最早記錄有關四川人文地理的組照之一。圖為進入四川境內,沿途拍攝到的拿著長矛的土司衛隊。

盛宣懷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1898年夏天,在盛宣懷的安排下,南洋公學第一次挑選6名學生,東渡日本留學,其中最小的16歲,最大的21歲。圖為 1898年南洋公學畢業生合影。

碩恭親王奕訢,道光帝六子,咸豐帝異母弟。他是洋務運動的首領,為中國近代工業創始和中國教育的進步做出了貢獻。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開拓者,他出謀劃策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挽救清朝危機,迎來同治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