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組老照片:1935年四川的茶館熱鬧,賣瓜子,賣花生,掏耳朵


茶館的社會屬性十分複雜,到此的人群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自有雅俗共賞之意。生意人在此可以談生意,退休者在此可以消磨時光,朋友們到此可以敘舊情,戀人們到此可以訴情懷,家人們到此可以樂融融。

就是那竹椅本身,也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領略老茶館的味道你可以到公園和河邊邊上的茶鋪去。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是都江堰南橋邊上的茶館,那裡人多,風景好,河水、大樹、茶座、小吃一應俱全,隨時隨地熱鬧非常。

如今這樣的場面估計是再也見不到了

四川茶館的格局和氣氛與其他地方的茶館比較很有差別,說它是屬於“下里巴人”類型的吧,它也都設有雅間,可供各類人等消費。

四川的茶館“有座、有茶、有趣”。我也有同感,這裡的茶館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一個“俗”字,不是庸俗,是通俗,是民俗,是俗的安逸。你看,那桌子椅子都是幾千年人體工程學的光輝成果,竹製的扶手椅完全符合人的關節屈伸,但是又不像沙發或躺椅那麼會使人昏昏欲睡,而是讓你舒適的呆上一整天也不疲倦。

四川的茶館熱鬧,賣瓜子,賣花生,掏耳朵,擦皮鞋,舒筋骨,搓麻將,打長牌,談生意,悶瞌睡,寫文章,百業千行都對茶鋪情有獨鍾。四川人偏要擠到一起到茶館裡找感覺,所謂“鬧中取靜喝杯茶去,忙裡偷閒拿杆煙來。”四川人的逍遙派頭可見一斑。

四川作家陳世松寫了一本書《天下四川人》有比較,他介紹北方茶館是高方桌長條凳提樑壺泡茶,正襟危坐,喝得累人寡味。川東一帶,喝老蔭茶,一根根的長木板凳,純屬喝水解渴歇口氣的,是“無茶無座”。南方的茶館裝潢華麗,待客以自制的點心為主,是“有座無茶”。


在四川的茶館裡,人們的坐功可以自然的增長,所以“泡”字就成了茶館的靈魂。過去泡茶館的故事我就不說了。如今茶館裡的內容和故事儘管沒有上個世紀那麼豐富,也還是很有味道的。正所謂“杯裡乾坤大,茶中日月長”,小茶館大社會,這裡匯聚三教九流之客,容留南來北往之風。

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茶館起源於四川。據《成都通覽》載,清末成都街 巷計516條,而茶館即有454家,幾乎每條街巷都有茶館。1935年,成都《新新新聞》報載,成都共有茶館599家,每天茶客達12萬人之多,形成一支不折不扣的“十萬大軍”,而當時全市人口還不到60萬。去掉不大可能進茶館的婦女兒童,則茶客的比例便無疑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即便在今天,四川的茶館恐怕也仍中國之最,世界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