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孝義司馬地秧歌八代傳承 司馬少年一路前行續寫追夢情懷


司馬地秧歌是汾孝地秧歌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於唐朝,是流傳於山西省汾陽市、孝義市一帶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曾是汾、孝兩地最為普及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形式獨特,其繁複多變的套路表演,令人目不暇接。是當地社火、集會、迎送、慶祝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王琪|山西新聞網特約攝影師:孫燕

司馬村的地秧歌經歷了數代人的薪火相傳,期間曾中斷數年日漸衰落,直到2015年,第七代傳人吳士福自籌資金,開始在當地學生中間選拔培養後繼人才,才漸漸有了復甦的起色。

2017年臘月,第七代傳人吳士福老人離世,使得秧歌隊群龍無首,空留下的物品零散堆放在村裡的民房裡。圖為吳士福的弟弟在民房裡整理秧歌隊的道具。

2018年,當地已經退休多年的老領導吳漢國聽聞司馬秧歌隊的遭遇後,幾經打探,找到了同為第七代傳人的吳家兄弟溝通,不久,從孩子們開始著手培養起來。依託特色文化進校園這一載體,在當地退休老領導和民間藝人的配合下,自掏腰包領辦秧歌隊,組建了一支以三至六年級學生為主體的50人的第九代少年秧歌隊。

吳振禮和姚玉勝老哥倆,年輕時是地秧歌的好手,也是司馬地秧歌的第七代傳人,閒暇時間總是聚在一起,切磋技藝。

姚玉勝老人在自家小院中,帶著自己的孫子孫女練習秧歌。

年過花甲的老藝人吳振禮,平時當泥瓦匠養家餬口,聽到村裡復建秧歌隊的消息後,毅然辭工回家,當起了秧歌隊的鼓子老師。

在兩位老師傅的教導下,孩子們開始了地秧歌的訓練。

大鼓手馬友林老人把孫子馬凱淇送到了秧歌隊開始訓練,與第八代傳人張晉宇一起練習,一招一式像模像樣。

復排司馬地秧歌得到了當地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與司馬村委的支持,市文化館派來了吳瑞青老師進村指導,傳授孩子們小鑼表演技巧 。

漸漸地,每到週末,四五十人組成的少年秧歌隊依託特色文化進校園這一載體,漸漸走進人們的視線。

在暑期訓練中,每天早上六點,孩子們就來到戲臺前開始晨跑訓練。

劈叉下蹲踢腿一次又一次,據吳振禮老師說,四五十個孩子基本都為此流過淚。

三伏天,董師傅怕孩子們中暑,每天都準備幾暖壺開水,只見他們訓練過後,孩子們都已大汗淋漓。

夏天酷熱,表演小鑼的姑娘滿臉通紅,一遍一遍的堅持著。

花棒男孩滿臉汗水咬牙堅持著。

老師傅們精神矍鑠,為孩子們的練習,敲著鑼打著鼓。

在老師傅的帶領下,孩子們技藝日漸成熟。

暑期訓練結束,孩子們開學返校上課。十月初,孩子們進行彙報演出。從早上開始,老師和孩子們就開始忙活了,師傅們給每一個孩子畫了妝面、戴上頭飾,穿起傳統的演出服裝。

少年秧歌隊的孩子們身著豔麗的服裝,動作整齊劃一,表演酣暢淋漓。

孩子們首場演出引來十里八鄉的人們駐足觀望,不時博得陣陣掌聲喝彩聲。

秋天,迴歸學校的孩子們每個週末還會聚在村裡戲臺前,一起繼續練習著。

2月20日,秧歌隊在孝義崇義園進行演出,贏得不停的喝彩聲。

又是一年春來早,2019年新春佳節,司馬村裡敲起了鏗鏘的鑼聲,跟著震天的鼓聲,司馬少年一路前行,續寫著司馬村秧歌隊八代人的追夢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