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Tips:下載【市值風雲APP】,精彩內容搶先看--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原標題:往外掏錢爽快如冤大頭,往裡賺錢好似跟錢有仇: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作者 | 木魚

早在2010年,英威騰(002334.SZ)的董事長兼實控人黃申力黃老闆在上市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發表過這樣一段講話: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2011年,英威騰僅實現7億元的營業收入,第一個“8億”目標很遺憾,沒實現。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轉眼10年期限已近,吹過的牛逼會不會隨青春一笑了之呢?

2018年,英威騰僅實現營業收入22.28億元,與“年收入超百億”的目標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2019年就是10年期限的最後一年了。看來,黃老闆已經放棄努力了,已經提前做好了“防打臉準備”:在2018年的年報中(2019財務年度未結束),已經找不到任何與“百億”相關的字眼了。

黃老闆其實挺實在的,人家不僅沒兌現“百億目標”,還順手送給散戶一個驚喜:淨利潤迎來了歷史首次虧損!

意不意外?開不開心?!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2019年8月28日,公司2019年中報披露。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61億元,實現淨利潤-3,238.54萬元。

看來,英威騰與曾經的舌燦蓮花、筆走龍蛇的“百億產業集團”目標,只能遙遙相望了。

一、超額完成業績,給予現金“獎勵”

1、何為“業績獎勵”

熟悉風雲君文章的讀者,對業績承諾一詞肯定不陌生:在高溢價收購企業時,買賣雙方會簽訂一份業績對賭協議,若完不成業績承諾就需要支付相應的業績補償款。

當然在少數情況下,遇到那種特別有自信的賣方,堅信自己的公司在未來一定能幹一番大事,即使已經高溢價賣出也仍覺得有點虧本,此時,如果買賣雙方取得一致意見,就會附加一項交易作價調整條款,俗稱“業績獎勵”。

而導致英威騰2019年上半年利潤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達9,282萬元的“業績獎勵”。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英威騰在2019年上半年利潤虧損3,238.54萬元,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確認了1億元的營業外支出。這1億元的營業外支出,主要由9,282萬元的“收購子公司少數股權業績承諾差價調整款項”構成。

因2016-2018年期間,子公司英威騰電源超額完成業績承諾,英威騰支付其9,282萬元的“業績獎勵”。

對於超額完成業績的子公司,這在A股不算多見,風雲君作為百樂門代客泊車頭牌,也甚是難得一見這種曠世奇才,於是趕緊抓了一把瓜子,泡了一杯養生枸杞,坐下來好好研究了一番。

假如能總結出個把經驗供大家參考,也當是做好事了。

2、對英威騰電源“業績獎勵”的始末

英威騰電源是一家高端電源設備供應商,主營產品為UPS不間斷電源。

2011年3月,公司收購了英威騰電源(曾名斯恩泰電源)83%的股權。經過後續一系列增資擴股之後,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55%。

2016年9月,公司作價2.205億元,收購了英威騰電源剩餘45%的股權,評估溢價率為493%。

因為此次是收購少數股東權益,所以即使如此高的溢價也不產生任何商譽。

當然業績承諾還是要有的,同時收購協議中還包含一項“交易作價調整”規定。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業績獎勵”。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英威騰電源的業績在承諾期內超額完成業績承諾且滿足一定條件,英威騰將對此進行業績獎勵。具體內容如下: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資料來源:20160929收購子公司少數股東權益公告)


不知是不是來自業績獎勵的動力,2016-2018年承諾期內,英威騰電源的業績完成率分別為106.28%、130.29%、233.22%,可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業績完成得一年更比一年高。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最終,英威騰電源累計實現的淨利潤大幅超出了當初的承諾值,上市公司按照協議約定,計算出9,282萬元的業績獎勵。

3、“業績獎勵”背後的故事

風雲君在替交易雙方高興之餘,也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數據來源:公司各年年報,其中2011-2012年數據未披露)


2013-2018年,英威騰電源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逐年增長。但對其業績走勢經過一番細細揣摩之後,卻從中品味出一絲不一樣的味道。

2016年以前,英威騰尚未收購英威騰電源少數股東權益,英威騰電源的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速開始逐年下滑。

此時,上市公司身披五彩戰袍,踏著七彩祥雲而來,在2016年收購英威騰電源少數股東權益,並簽訂業績獎勵條款。

收購完成後的2016-2018年業績承諾期內,英威騰電源業績馬上有了新的起色,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速快速攀升,超額完成業績併成功享受到業績獎勵。

那麼,問題的關鍵來了,經過這樣一番折騰,上市公司卻沒有佔到一點好處,還為此倒貼了不少。

為什麼這樣說呢?

風雲君今天就斗膽越俎代庖,暫時代替一下黃老闆,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為大家做個簡單的對比。

2016-2018年,英威騰電源實現的淨利潤共計1.92億元。但上市公司支付的收購款和獎勵款合計高達3.13億元,是英威騰電源淨利潤總和的1.63倍。

這時可能有人會站出來說,咱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得把目光放長遠,我們要押注未來。行,你們喜歡看PPT,喜歡聽上市公司吹牛逼,好,那就聽你們的,我們繼續往下看。

2019年1-6月,承諾期已經結束,上市公司的業績獎勵款也支付了,英威騰電源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竟下滑至負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1.08%、-40.03%。

再往後的業績,風雲君就不妄加猜測。畢竟這些都已經不是“眼前的利益”了,是“長遠”的事情,都屬於“未來”的範疇了。對於風雲君這種不擅長畫PPT泊車小弟而言,只能默默祝福了。

綜上,上市公司高溢價收購英威騰電源,不僅沒有產生大額商譽風險,還超額完成了業績承諾。

而就目前來看,此次收購的結果是,上市公司業績獎勵款已支付,子公司業績卻剛好出現大幅下滑。

朋友們,是否感受到了業績獎勵的魔力沒有!

二、收不回的業績補償款,承諾方竟然悄悄註銷了

但現實是殘酷的。

“忠厚老實”的英威騰按照約定支付了英威騰電源的業績獎勵款,卻收不回普林億威未完成業績承諾的補償款。

普林億威是一家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制造商,主要產品包括永磁電機及控制器、電動車控制系統及配件,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之一。

2017年8月,公司以自有資金2.5億元收購普林億威100%股權,相關承諾方為瀚瑞德,承諾期為2017-2019年,承諾業績分別為淨利潤不低於1,500萬元、3,000萬元、5,500萬元。

而根據收購當時的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5月末,普林億威的淨資產只有1,769.43萬元;2017年1-5月,普林億威的營業收入為4,516萬元,淨利潤只有165萬元。

根據公司年報披露,2017年,普林億威實現營業收入1.43億元,淨利潤則飛增至1,548.72萬元,順利完成了業績承諾。

但好景不長,2018年,普林億威收入大幅下滑,僅實現營業收入787.90萬元;利潤大額虧損,淨利潤為-1,224.44萬元。

英威騰似乎已經預感到普林億威的業績變臉,在2018年6月末,將交易對價修改為1.5億元(已支付部分)。

儘管上市公司及時止損,但付出去的錢似乎已經打了水漂。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普林億威的原股東瀚瑞德已在2018年12月7日註銷。在普林億威業績已然大變臉的情況下,公司向已註銷的瀚瑞德追索補償款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了。

但是,公司直到2019年5月,也就是半年後,才發現這一事項。因此在2018年只對普林億威的商譽計提了3,015.82萬元的減值,尚有9,734萬元的剩餘商譽。

說實話,在實操上,他欠人這麼多錢,到底是咋註銷的呢?

真想向各位學習一下,然後把你們的先進方法賣給賈躍亭賈老闆,以助賈總度過難關,可以回國繼續畫PPT,劫富濟富。

三、收入突增

上述兩家公司的業績波動,對英威騰的整體業績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我們結合上市公司的具體數據進行分析。

英威騰成立於2002年,專注於工業自動化和能源電力兩大領域,於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擁有16家控股子公司,員工超過3,000人,擁有30多家國內辦事處和聯保中心,以及8個海外分支機構,營銷網絡遍佈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但自2010年上市之後,英威騰的整體業績就一直表現平平,營業收入增長率也逐漸下滑。

2016年開始,英威騰營業收入開始大有起色。尤其在2017年,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1.22億元,同比增長了60.30%。

但業績的高速增長只持續了一年,2018年,英威騰業績增長再次陷入停滯,實現營業收入22.28億元,同比僅增長了4.98%。

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61億元,同比增長了2.54%,增速繼續下滑。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對於2017-2018年期間,英威騰營業收入增長率的大幅波動,需要進一步結合其主要業務板塊進行分析。

四、三大業務板塊均出現不同程度波動


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工業自動化、能源電力、新能源汽車三大板塊。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1、工業自動化

工業自動化是上市公司的原有主業,主要產品為變頻器,包括低壓、中高壓兩大類型,主要應用於空氣壓縮機、煤礦、石油三大行業。

近三年,受益於國內製造業轉型和升級,英威騰工業自動化板塊的收入持續增長;2016-2018年,工業自動化板塊營業收入的複合增長率為22%,是第一大收入來源。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2017,工業自動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1.82億元,同比增長了30.03%;2018年,工業自動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3.52億元,增速下滑至14.35%。

2019年上半年,工業自動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6.51億元,增速繼續下滑,同比僅增長了2.5%。

2、能源電力

能源電力板塊的主要產品包括UPS電源和光伏逆變器,其中,UPS電源主要用於政府、通信、金融等行業的機房系統和數據中心,光伏逆變器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核心。

能源電力板塊是英威騰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也是增速最快的一個板塊;2016-2018年,能源電力板塊的複合增長率高達51%。。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而UPS電源板塊的運營主體即上文提到的英威騰電源。英威騰電源的業績變動牽動著能源電力板塊收入的變化。

2017年,能源電力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48億元,增速高達57.19%;2018年,能源電力板塊實現營業收入6.61億元,增速有所下滑,但仍到達47.48%。

2019年上半年,隨著英威騰電源業績的下滑,能源電力板塊的收入也開始下滑,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同比降低了8.6%。

3、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板塊的主要產品為電機及控制器、充電產品等,主要用於客車、物流車領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電機控制器的市場需求與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息息相關。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新能源汽車板塊的營業收入在三大板塊中波動最大。

2017年,新能源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新能源客車需求量增速較快,公司新能源汽車板塊的營業收入增長了2.77倍。

自2018年開始,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有所調整,尤其是純電動客車和物流車的補貼退坡幅度較大,整體下降了30%-40%。英威騰不幸“中獎”,其新能源汽車板塊的產品主要針對的就是客車和物流車。

隨著補貼下降,國內新能源商用車的銷售也隨之下滑,導致對上游新能源汽車電機等配套產品的需求隨之下降,英威騰該板塊收入也隨之出現大幅下滑。

2018年,新能源汽車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19億元,同比下降了56.16%;2019年上半年,該板塊收入繼續下滑,實現營業收入9,118.81萬元,同比下滑了25.54%。

2017年,在三大板塊整體收入增長的拉動下,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增長;2018年以來,工業自動化板塊收入增速變緩,新能源汽車、能源電力板塊收入相繼下滑,導致公司整體營收增速隨之大幅下滑。

五、盈利表現遠不及營收

上市公司營收增速雖下滑,但規模上仍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與之對比,上市公司淨利潤整體卻大幅波動,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現負增長。

2018年,公司實現淨利潤1.78億元,同比下滑了16.21%;2010-2019年,公司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僅5.57%。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從盈利指標來看,公司毛利率整體僅出現小幅下降,而淨利潤則出現明顯的下滑。由此可見,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並非來自營業成本的上升。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2018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為37.26%,同比下滑了0.53個百分點;整體淨利率為7.98%,同比下滑了2.12個百分點。

2016-2018年期間,公司淨利率下滑明顯,資產減值損失的快速增長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2016-2018年期間,公司分別確認資產減值損失2,128.35萬元、3,108.91萬元、5,473.48萬元。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資產減值損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英威騰對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2016年,上市公司計提的壞賬損失同比增長了45.42%,在此之後,壞賬損失便居高不下。

而大規模計提壞賬損失的背後,是英威騰現金造血能力的嚴重不足。

六、現金造血能力差

結合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我們再作個簡單的對比。

自英威騰2010年上市以來,已有9年時間,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17.35億元,淨利潤合計11.47億元,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僅1.86億元,只有淨利潤的16%。

英威騰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已連續三年為負。2016-2018年期間分別為-0.44億元、-0.96億元、-1.35億元,現金淨流出額合計高達2.76億元。

換句話說,上市公司2016年之後,營業收入開始大有起色,而經營活動現金流也主要是在2016-2018年期間流出的。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通過收現比和淨現比兩個指標,進一步分析公司的現金造血能力。

通常,收現比衡量的是企業當年收入的變現能力。而英威騰在2010-2018年期間,經營收現比卻始終低於1,收入變現能力著實不怎麼高。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通常,淨現比衡量的是企業當年淨利潤的含金量。而英威騰在2010-2018年期間,只有兩年的淨現比大於1,其餘年份均大幅低於1,可見其淨利潤的含金量確實很低。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七、應收及存貨增速均大幅高於收入

當年收入的變現能力差,便會轉化為應收賬款。

截至2018年末,英威騰應收賬款餘額為8.88億元;2010-2018年期間,應收賬款的複合增長率高達42.83%,而同期營業收入的複合增長率僅20%。

受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現金流差、普遍付款期較長兩個因素的影響,英威騰新能源汽車板塊收入的快速增長,導致應收賬款的增速超過營業收入的增速,在應收端形成了較大資金佔用。

應收賬款規模越大,由此帶來的壞賬風險就越高,即使沒有單項金額重大並單獨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按信用風險特徵組合計提的壞賬準備也會明顯上升。由此,英威騰2016-2018年期間壞賬損失迅速增長的原因也得以印證。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應收賬款伴隨收入增長的同時,存貨也在迅速增長。截至2018年末,英威騰存貨餘額6.03億元;2010-2018年,存貨的複合增長率為34.47%,也大幅高於營業收入20%的複合增長率。

按照英威騰的解釋,公司存貨的迅速增長也與新能源汽車板塊有很大關聯。因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處於技術不成熟、模式待探索的初始鼓勵發展、鼓勵投入階段,規模擴大,使得公司存貨持續增加,又在存貨端形成了較大資金佔用。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英威騰應收賬款和存貨規模的迅速增長,在增加資產減值風險的同時,還佔用了上市公司大量的營運資金,降低經營效率。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從應收賬款週轉率和存貨週轉率兩個指標的變化也可以看出,自上市以來,英威騰的營運能力在逐年下滑。

2010-2018年,其應收賬款週轉率由6.59,降至2.32;存貨週轉率由6.82,降至2.55。

八、償債能力逐年降低

營運能力的持續下滑,外加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持續為負,這導致英威騰的貨幣資金餘額自2016年以來持續減少,貨幣資金佔總資產比重更是自2010年以來逐年下降。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貨幣資金規模和佔比的逐年減少,償債能力首當其衝必然受到影響。

截至2018年末,英威騰的流動比率為1.70,速動比率為1.26,均大於1;資產負債率為41.02%,尚處於較合理水平。

但從整體來看,英威騰的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在逐年降低。

2016-2018年,其各項償債指標均呈現下降的趨勢,利息保障倍數更是由182.81倍大幅下滑至16.19倍。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英威騰因業績獎勵造成首虧,卻讓欠錢的悄悄跑路 | 獨立評級


總結

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利潤大起大落,先後經歷了大幅增長、增長停滯、急速下滑,隨著而來的是造血能力不足、現金流危機、償債壓力等種種問題。

然而,自2010年上市以來,英威騰存在的問題還不止本文所陳述的這些:

募投項目方面,年產600臺防爆變頻器建設項目終止,新增500套高壓變頻器擴建項目也未達預期效益;

2016-2018年,連續三年年報被問詢;

2018-2019年,因長期股權投資和理財產品收益計量錯誤,發生兩次會計差錯整改,也曾因此收到深交所的監管函。

此時,黃老闆也動作不斷。2010年上市以來,黃老闆一直未曾減持公司股份。但自2018年5月至今的一年多之間裡,黃老闆已成功減持套現1.03億元。

截至2019年8月,黃老闆持有公司16.40%的股份,已質押部分佔比高達56.78%。由於黃老闆對外提供擔保,導致其持有股份的28.22%已被司法凍結。

如此,黃老闆的減值動作似乎更停不下來了:

英威騰於近期又發佈了一則實控人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稱黃老闆計劃將在未來六個月內減持上市公司不超過2%的股份。


郵箱:[email protected] / 微信:yangfeng562933

市值風雲APP

買股之前搜一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