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繁昌發現人字洞遺址,不僅將亞洲人類起源提前,還發現新物種

在歷史學、生物學和考古學界,探索人類和生物物種的起源,是一項極具挑戰,但又趣味性十足的研究工作。人類起源何時何地?遠古時代有哪些物種?人與動物又是如何共處?一系列的問題,看似簡單,但絕非容易回答。今天,小編就給您說說“人字洞”,揭秘它背後鮮為人知的史前歷史。

繁昌發現人字洞遺址,不僅將亞洲人類起源提前,還發現新物種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人字洞位於安徽省繁昌縣境內的癩痢山,是目前亞歐大陸上所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活動遺址之一。1995年5月,當地村民在癩痢山上採石料,結果隨著開採面積和深度的增加,有村民就陸續發現,山石中有一些很奇怪的“小石塊”。

這些“小石塊”大小不一,有的小如指甲蓋,有的大如茶杯蓋,而且條形、塊狀各個形狀也都不同,奇奇怪怪的什麼樣都有。後來,隨著“小石塊”越來越多,還出現了像是骨頭的“石塊”,因此村民們懷疑是不是挖到古墓了,於是就電話聯繫了當地文物局,請他們安排專家過來看看。

繁昌發現人字洞遺址,不僅將亞洲人類起源提前,還發現新物種

幾天之後,文物局的幾位專家趕到癩痢山,對村民們挖到“小石塊”的地方進行了勘察,確定並非是古墓,而是一處比古墓更難得的——古人類活動遺蹟,而那些所謂的“小石塊”,正是古生物的化石,並通過碳14技術對遺址和化石進行鑑定,確定其年代距今約240多萬年。

結論一出,便在學界內引起了廣泛的熱議,並在隨後的幾年間,考古專家們對該處遺址,進行了細緻的清理和發掘,還根據其內部一個“人”字形的山岩裂縫,將其命名為人字洞遺址。其實,讓專家們感到驚喜的遠不及此,後面還有更為震驚的發現。

繁昌發現人字洞遺址,不僅將亞洲人類起源提前,還發現新物種

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專家們出土的生物化石也越來越多,就在對這些化石進行生物鑑定時,發現其中竟然還有古猿的牙齒化石,而這一發現直接就將亞洲人類的起源,往前推進了至少30萬年,對國際上研究人類起源的歷史,也具有極大的影響和作用。

除此之外,專家們還發現了距今約215萬年左右的乳齒象的頭骨,而這也是第一次在中國境內發現乳齒象,因此將其命名為“中華乳齒象”。中華乳齒象的發現,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因為在此之前,學界的專家們普遍認為乳齒象起源於美洲,然後經過演化之後才傳入東亞,進而到達國內,所以人字洞遺址的中華乳齒象頭骨化石,也讓國際上的專家和學者們,開始對原有結論重新思考和研究。

繁昌發現人字洞遺址,不僅將亞洲人類起源提前,還發現新物種

毫無疑問的是,中華乳齒象的發現是極具影響力的,對國際學界研究生物起源,也帶來了巨大的價值和作用。與此同時,一個問題開始在專家們腦海中顯現,在百萬年前的時代,人和動物是如何相處的呢?人是狩獵者,還是被狩獵者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當時人的數量極少,並且自然生存能力弱,即沒有猛獸的力量,也沒有野獸的兇狠,更沒有有效的生產勞動工具。因此,有專家就推測,在當時的情況下,人或許是被狩獵者,而不是像如今這樣,能居高臨下地站在自然食物鏈的最頂端。

繁昌發現人字洞遺址,不僅將亞洲人類起源提前,還發現新物種

不過仔細一想,您就會發現“人是被狩獵者”結論,似乎有點說不通,因為人有一個最大的優勢,而且還是任何動物都不具備的,即思想。人是有思想的高級生物,雖然力量是弱勢,但在智力上,人卻有著絕對性的優勢。因此,您說誰才是真正的“狩獵者”呢?

繁昌發現人字洞遺址,不僅將亞洲人類起源提前,還發現新物種

正如小編開頭提到的那樣,探索遠古時期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有趣的,或許在從這裡就能體現吧。其實,除了在繁昌人字洞遺址外,類似發現和疑問也還有很多,而它們也都促進了專家們對史前史的研究,為我們帶來一場場歷史探索揭秘的文化盛宴。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