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淤地壩:陝北勞動人民的傑作

淤地壩:陝北勞動人民的傑作

淤地坝:陕北劳动人民的杰作

“黃河清,聖人出”。中華民族這句流傳千古的民諺,不僅寄託著人們遏制水患、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強烈願望,也科學地揭示出了黃河水患之根本———“黃”。

淤地坝:陕北劳动人民的杰作

遠眺黃河,從遠古走來,承載著滋潤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海納百川,不捨晝夜,流經河套時,深情地將陝北攬入懷中。黃河與黃土高原、毛烏素沙漠在此風雲際會,全世界最厚的黃土層和不盡的流沙,為黃河提供了不竭的黃源,當她沿晉陝峽谷從龍門沖瀉而出時,已是黃袍加身,“一斗河水六升沙”,每年裹挾16億噸泥沙讓中下游形成懸河,時刻威脅著黃泛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劇烈的水土流失,給下游帶去的是達摩克利斯劍,給陝北帶來的則是隨生態惡化而至的貧困。正是出於守護家園的樸素認識,保持水土便成為陝北人民由自發到自覺的樸實行動。明隆慶三年(1569年),清澗縣黃土坬村(今屬子洲縣)九牛山崩塌成湫。這場自然災害,對老百姓起到了牛頓的“蘋果樹”作用,當地鄉民利用兩山坍塌形成的天然壩梁,加工成世界上第一座淤地壩黃土湫,淤成壩地800畝,谷茂糧豐,受益至今。受此啟發,打壩淤地由陝北、後四方得以推廣。

淤地坝:陕北劳动人民的杰作

淤地壩這一陝北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其偉大意義不僅在於她對當地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更在於她對黃土高原地區、黃河流域,乃至全球意義上生態環境建設的歷史貢獻。淤地壩“澱出淤沙,平丘壑”,保持水土這是首功。民間積極性與政府行為的有機結合,使打淤地壩遂成方興未艾之勢,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湧現出了像米脂縣高西溝那樣“泥不下山,水不出溝”,以淤地壩為骨幹工程的水土治理典型。以榆林為例,兩萬多座淤地壩加退耕還林、修梯田等措施,每年少輸泥沙入黃2.6億噸,無定河輸沙量更是減少75.8%。

口銜山巒鎖濁浪,腹有泥土為寶田。淤地壩一般在黃河2、3級及以下支流溝壑,以小流域為單元佈局,往往大壩套小壩,呈扇形展開,形成生態保護系統工程,攔洪截土(沙)淤地,一舉多得。壩地自成小平原狀,蓄水保墒,再加淤地皆來自坡窪表層流失的熟土,肥力較足,自然成了大受老百姓歡迎的高產良田。其糧食產量是坡地產量的6倍以上,高產壩地更可達噸產,實現了黃土高原旱田增產的突破性革命。在乾渴的黃土高原,那無處不在處處在的一座座淤地壩,象忠誠的衛士靜默守望著大自然;那不同水系使命相同的一串串淤地壩,象不竭的糧倉,回饋著黃土地上的主人,活生生就是陝北人的撈飯盆、聚寶盆!

淤地坝:陕北劳动人民的杰作

從社會意義上講,淤地壩固定河床、保持水土、增產糧食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讓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進入良性循環軌道。瞭望陝北,很多來賓感嘆,陝北變了,與印象中滿目蒼涼的枯黃底色對不上號了。是的,陝北變了:溝壑多是淤地壩,如座座城防,守土有責;山坡已是花木苑,似層層綠吧,潤物無聲。實踐證明:治黃(黃河)應先治黃(黃土高原),實踐更證明:能使黃河變清的聖人,就是勞動人民自己。

王建領,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陝北民諺”傳承人,現任陝西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編《陝西方言集成》。

淤地坝:陕北劳动人民的杰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