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什麼是智慧?什麼是聰明?

約伯講到上帝的創造工作時,特別使我吃驚的是他說:“上帝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約伯記26:7)“至於地,能出糧食,地內好像被火翻起來。”(約伯記28:5)“上帝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因祂監察直到地極,遍觀普天之下。要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約伯記28:23-25)

約伯是3500年前的古人,他怎能超越他的時代,曉得三千多年後才得到現代科學論證的上帝創造之工的這些奧秘呢?聖經告訴我們,這是因為他敬畏上帝,上帝就賜他聰明智慧,使他能明白上帝的大能與奇妙的作為,正如經上所說:“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

下面就讓我們用現代科學知識來論證約伯所說的這些驚人現象吧。

1.“上帝將大地懸在虛空”——現代天文學的解釋

在古代人們以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大地被幾根柱子支撐著,在圓形穹蒼籠罩之下。而約伯則說:“上帝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什麼是虛空呢?虛空(VOID)即空間。大地怎能懸在空中而不掉落呢?直到17世紀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才得以說明。

根據現代天文學,宇宙空間有地球、日、月等天體組成的太陽系,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個小星系,銀河系包含有1200-1500億個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在銀河系之外,還有千千萬萬個像銀河系一樣的河外星系,每個星系都含有2000-3000億個星球。這無數的天體都按照一定的軌道,有規律地運行著。

此外,地球距離太陽1.5億公里。有計算表明,若是再靠近太陽0.1億公里,則因溫度增高,就會阻止水蒸氣凝聚降雨而彙集到海洋,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不會經化學作用生成石灰岩而封存於地球中,因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會越來越高。在那樣的環境下人類和動物能否生存就成問題。

再者,地球的北極是怎樣被鋪在空中的呢?經天文測量可知,地球自轉的赤道面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黃道面之間夾角為23.5度,因此地球上除了赤道附近和兩個極區外,大部分地區都有一年四季之變化,形成氣候、土壤、生物以及生態環境的多樣性,使人類在地球上生活豐富多采。若不是這樣鋪張北極,那後果就不堪設想。

說到這裡,人們不禁會問:“是誰如此恰到好處地把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呢?”唯物論者會說,“這是客觀存在”,或說“本來就有”。信上帝的人則說:“此乃出於上帝之手”。

2.“地內好像被火翻起來”——現代地球內部熱對流說

地可耕種,能出糧食,這是人們眼睛可以看到的事。地內好像被火翻起來,則是人眼看不到的,誰能想得到的呢?火山與溫泉是可以看到的,但是在約伯時代,沒有人能把這些外部現象與地內被火翻起來聯想在一起。唯有約伯會超越常人而如此說。

直到300年前,英國的物理和化學家羅伯特•博伊爾才比較正確地推斷地內熱對流特徵:“在我看來,可能在未被穿透的地球內腹,有許多巨大的倉庫,裡面實際上是火而且相當熱,也許有些地方火和熱都有。通過地下廊道、裂隙、通道網絡和其它傳導途徑,從我稱之為地下熱庫的有火有熱的倉庫,連通地下淺層,通過插入土層的通道而傳導熱;或許最常見的方式是通過熱礦泉或蒸汽向上傳送熱。”

讓我們把這個現代科學家的說法跟3500年前的約伯的說法比較一下:儘管約伯說的沒有那麼詳細,但是就地內熱對流的本質特徵,兩者說的很相象。約伯說:地下像被火翻起來;現代科學家說:地球內腹有許多巨大的有火有熱的倉庫。

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地質學家阿瑟•霍姆斯提出地球內部熱對流說,用來說明大陸漂移的驅動機制及發生地震與火山的原因。

現代地球熱對流理論認為,早期的地球是無分選的凝聚作用而形成的,後來由於增積作用,每個投落的微行星高速轟擊地球,其巨大的動能轉化為熱能,且因接連不斷的增積而被封存於地內;加之重力壓縮作用,使地球體積變小,消耗在內部壓縮的能量轉變為熱能,正如打氣筒發熱一樣;再者,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如鈾、釷等因自發衰變,釋放出粒子和輻射,被周圍岩石吸收而發熱。上述三種因素聯合作用結果,使地球內部溫度上升到1000℃以上,於是鐵質熔化,在重力作用下沉入地心,形成液態的鐵質地核。由於鐵質下沉而釋放重力能變成熱能,使地內溫度加速上升,致使大部分物質變成熔融狀態,比較輕的就向上浮起,經冷卻形成地殼。在地殼和地核之間是分異作用剩下的地幔。根據地球物理探測推算,地核(距離地表2900-6370公里)溫度達3700-4500℃;地幔下部(距離地表350-2900公里)溫度為1500-3700℃;地幔上部(距離地表70-250公里)溫度為1100-1200℃,其物質處於部分熔融狀態(即為液態與晶體混合物),故稱為軟流圈;其上為固化的地殼(大陸地殼厚度0-70公里,大洋底地殼0-10公里),在此層內,往地下每深入一公里,地溫增加25℃。

地球內部的熱大部分是通過地幔中的熱對流傳到地表的。其結果是使熱的密度比較小的地塊往上浮起,而冷的密度比較大的地塊則下沉。據推測,距今2億年前,全球本來只有一個大陸,後來破裂成十來個大小不等的板塊,漂浮於軟流圈之上,如同竹筏漂浮於水面上。由於地球內部熱對流驅動,使有的板塊之間分離,而造成海底擴張;有的板塊互相碰撞,在接合帶上就會發生火山、地震及造山運動等大規模地質現象。

由此可見,約伯在3500年之前就說“地內好像被火翻起來”,這是多麼正確,多麼難能可貴!

3.“上帝要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現代地球水文循環理論

(1)為風定輕重

在古代人們不知風為何物,更談不上為風定輕重。然而約伯確信風是物質,有輕重,且可測定。至於如何測定,他雖不知道,但他相信,在人所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

直到300年前,伽利略才斷定空氣有重量,並進行測定。如今我們都知道,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空氣有重量,且可測定,早就被聖經指明。除約伯記外,詩篇62:9也說:“下流人真是虛空,上流人也是虛假,放在天平裡就必浮起;他們一共比空氣還輕。”這不僅斷定空氣有重量,而且也說出測其輕重的方法。這再一次證明,聖經不但包含科學真理,而且超越科學。

(2)度量諸水——現代地球水文循環理論

約伯說:“上帝明白智慧的道路……要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後一句英文表達是:God apportioned out the waters by measure。可直譯為:上帝經度量按比例分配了諸水。諸水包括江河、湖沼、海洋以及地下水等。

現代地球水文循環理論,就是講諸水按比例分配,包括如下兩方面:

a.地與海洋的“水流進流出”按比例分配

水蒸氣從大洋蒸發進入大氣圈,大部分又降雨落到洋麵,少部分被風颳到大陸上空,然後凝結成雨和雪降落地面。大部分雨水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未下滲的水就匯聚成地表徑流,流入江河,迴歸大海。地下水大部分通過近地表岩層緩慢流動,或流出地表成為泉水,或流入江河、湖沼、海洋;有些地下水可通過土壤表面蒸發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再從葉片蒸發,進入大氣中。江河、湖沼、海洋也在不斷蒸發水氣。

根據氣象——水文觀測數據可知,海洋蒸發的水比作為雨水降落洋麵的要多,這種差異通過陸地徑流回歸海洋而達到嚴格平衡;而此徑流本身又嚴格地抵消陸地上降水量多於蒸發量,如下表示:

陸地、海洋和大氣的“水流進流出”分配

(所有數字均以10的13次方*立方米/年為單位)

陸地 海洋

降水9—— +(3)——蒸發40

蒸發-6 降水-37

徑流3——(3)+ ——迴流3

b.各種天然水的容量及其佔地球水總容量的百分比

現在通過測量河流的流速流量,可推算每條河流每年流入海洋的水量。通過測量湖泊、海洋的等深線可以推算其面積與體積。諸水的容量及其佔地球水總容量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其中容量均以10的15次方*立方米為單位)

海洋1350; 97.3%

大陸與兩極冰川29;2.1%

地下含水層8.4; 0.6%

河流湖泊0.1378; 0.01%

大氣中0.01378 0.001%

生物界0.006 0.00004%

從上表可見,生物界含水量僅僅佔全球水總量的一千萬分之四,按統計學此比例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水是各種生命形態(從細菌到人類)所需可溶性食物的載體,因此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此外,大氣中含水量僅為全球水總量的十萬分之一,但是它對地球氣候以及水資源位置的影響遠超過其比例。假設大氣含水量增加到全球水總量的一萬分之一,其增加量為全球河流湖泊的含水量,若是此增量變為降水量,則全球河流湖泊的含水量加倍,其結果豈不是造成全球河流湖泊氾濫成災嗎?若是大氣含水量減少,勢必造成全球旱災。然而維持上表的分配比例,對地球生命為最佳(儘管每年全球都有局部地區發生水災或旱災,但從總體來說這是最佳的分配比例)。

再者,假設兩極的冰溶化,全球海平面就升高幾米,從而造成大量濱海城市與農田被淹沒海中。如今只因人們盲目利用能源,而造成地球“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變暖,致使兩極的冰稍微多溶化些,就引起明顯的海平面上升。

總之,上表所列的諸水按比例分配是不容人任意改變的。那麼是誰設計出這個最佳的分配比例呢?又是誰維持了這個分配律呢?這是任何聰明人的頭腦設計不來的,也是任何人力無法維持的。此乃出於上帝的安排。“人定勝天”者可以休矣。正如約伯所說:“上帝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因他監察直到地極,遍觀普天之下。要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經度量按比例分配了諸水)。”為此我們要感謝讚美上帝!

什麼是智慧?什麼是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