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南美洲“黃金之國”的傳說曾經撥動歐洲人貪慾的神經,也一度使古代哥倫比亞人陷入幾近消亡的絕境,以至於燦爛絕倫的古代哥倫比亞黃金藝術也隨之淹沒在塵埃之中。但若有機會拂去歷史的塵埃,我們會發現,也正是黃金,以其堅韌永恆的質地、太陽般耀眼的光輝越過古代哥倫比亞人消亡的肉身和時間的洪流,保存至今,一如他們所曾經期待的那樣,使短暫化作了永恆。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撰文、供圖丨哥倫比亞黃金博物館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鳥-人形胸飾,公元9〜16世紀,波帕揚文化,哥倫比亞考卡山谷省,失蠟法工藝,“塔巴噶”合金。鳥-人大大分叉的頭飾和與頭飾造型近似的大尾巴,再現了薩滿變形成鳥兒的過程,以及他所擁有的權威。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人中間流傳著關於南美洲“El Dorado”的傳說。“El Dorado”的字面意思是“與黃金有關的”,傳說中“El Dorado”被描繪為“黃金之國”,它很可能位於哥倫比亞中部高地的瓜塔維塔湖(Guatavita)附近,那裡曾舉行過一種神秘的儀式:新的部落繼承人全身塗上金粉在湖中暢遊,待金粉漸漸褪去後,臣民們紛紛獻上黃金、翡翠堆在他的腳旁,隨後繼承人將所有貢物丟進瓜塔維塔湖中作為對神的奉獻。這個神秘的傳說喚起了歐洲人的美洲迷夢,激起歐洲探險者的強烈興趣。16世紀,西班牙征服者終於踏上了南美洲的土地,雖然他們始終沒有找到這個神秘的黃金之國,卻驚喜地發現南美洲印第安人果然黃金披身。歐洲人貪婪的慾望,迅速導致了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瓦解和消亡,南美洲的黃金被收集、稱量並穿越大西洋抵達歐洲,動搖了歐洲的經濟和政治結構,奠定了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性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基礎,其時當政的查理五世,既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也是西班牙國王和西屬美洲的皇帝。直到今天,“El Dorado”仍被歐洲人視為富足、機遇之地的象徵。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古代哥倫比亞地區不同地域產生了不同的社會和文化類型,圖為其中的卡利瑪人生活場景復原。

然而,黃金在南美洲古印第安人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卻隨著印第安人的消失而被淹沒在塵埃之中,以至於我們今天習慣了將黃金視為珍貴的貨幣,像當年的歐洲人一樣對它投以貪婪的目光,卻幾乎不知它在古代南美洲印第安人社會生活中的特殊意涵——在那裡,黃金被視為太陽光輝的保存者,是永恆權力和神性的來源,常被製成宗教和生活用具,以其蘊含的豐富象徵意義,幫助古代印第安人建立社會結構並塑造特定的精神形態。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古代哥倫比亞冶金和制金工藝地理分佈圖。不同地域具有迥異的金飾風格。

火與金的錘鍊:古代哥倫比亞的冶金工藝

在美洲,冶金術發明於3500年前的秘魯地區,在那裡發現了公元前1500年經捶打過的原金和原銅碎片。之後,冶金術由此傳播到哥倫比亞南部的海岸——直到西班牙入侵者到來之前,金屬工藝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就在安第斯山脈及其沿岸地區持續繁榮,由此生產出成千上萬由不同種類的金屬製成的風格迥異的藝術品;複雜的制金工藝也得到了發展,使用失蠟法雕刻黃金、鑄造金銅合金等技術已逐漸發明並使用。

此時,國家尚未形成,但強有力而持久的政治和宗教領袖通過有效的農業(主要是種植玉米和木薯)、捕獵和漁獵養育著他自己的大家族,使村落繁榮。因為食物有所富餘,一些人得以從專事溫飽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轉而從事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活動,諸如採礦和金屬工藝。當然,此時的金屬工藝主要是為統治者而服務的,統治者使用它們來加強自己的聲望,並作為一種顯而易見的獨特權威的象徵;同時,這些神聖和具有象徵性的物品,揭示了與世界和人類起源有關的哲學,即解釋世界如何進化並賦予社會和自然以適當的秩序;除此之外,普通人也會穿戴大量簡單的飾物,金屬還用來製作工具和祭品。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爪形珠子裝飾的項鍊,公元前2世紀〜公元10世紀,希奴文化,哥倫比亞加勒比平原地區,合金與石頭。

古代哥倫比亞所使用的金屬包括金、銅,以及鋁和銀。作為產品交換的結果,很多非採礦地區因通曉制金技術也可以獲得金屬。金礦在哥倫比亞的山區最為富足,鋁主要分佈在哥倫比亞的喬科省、考卡省和納里尼奧省等沖積平原;銅可以從安第斯山脈地層中發現的孔雀石、藍銅礦和黃鐵礦中提煉出來,生銅則在安蒂奧基亞的佩裡哈山脈地區和哥倫比亞的南部找到;雖然在納里尼奧地區可能有銀礦,但卻沒有發現任何特殊的採銀活動。

古代採礦者所用的工具是石斧、石錘和經過火烤硬化處理後的木棒,以此剷除沙礫層和來自河中的石頭,並挖出金礦的礦脈。淺溪中的金沙則是用木質的或陶質的器皿以圓周式的運動方式進行淘洗,金和鋁的顆粒因為較重,經過清洗後會留在容器的底部。由於知曉地球的秘密並知道如何從中分離出金屬,採礦者在當時是受到高度尊敬的專業人員。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在古代哥倫比亞,黃金不僅用於製作裝飾品和宗教用具,也用於製作日常用具。一對線軸和拔毛用的帶有裝飾紋樣的鑷子,公元1〜7世紀,卡利瑪文化,哥倫比亞,金。

一般來講,天然狀態下的金屬是可以被直接使用的。然而,有的金屬更常以顆粒和氧化物的狀態存在,需要通過火在平爐中的萃取來降低氧化成分,這就是所謂的金屬冶煉過程。冶煉爐通常建在山的頂部,那裡空氣的流動能保持火的旺盛。一些小型的、可移動的泥質平爐也常被使用,人們在爐子的底部安裝竹筒作為風管,通過竹筒送風使煤炭燃燒,以保持爐內的溫度;有些風管則是面對著人們而建的,作為將礦石轉化為金屬的重要標誌。金屬在泥質坩堝中通過煤炭和溶劑而融化,去除雜質,留下鑄塊以備用;有些金屬也會在坩堝中混合,從而獲得合金,比如“塔巴嘎”(tumbaga),就是一種由古代哥倫比亞人專門發明的將金和銅混合冶煉出的合金。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今天的哥倫比亞印第安人仍然喜歡用金子裝飾自己。

巧奪天工的獨特發明:古代哥倫比亞的制金工藝

制金工藝是一門為金塊賦予特定形態的藝術。古代哥倫比亞的金匠們隨物賦形,藉助對於金的物理和化學屬性的瞭解,發明出各種獨特的制金工藝,製造出令人驚歎的黃金藝術品。金匠們將技術和超自然的知識結合起來,具有匠人和宗教政治領袖的雙重地位。

捶打工藝

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制金工藝以製作經捶打的金器而聞名。這種傳統主要分佈在今天的哥倫比亞地區,特別是其南部和西部。金匠將金鑄塊放在石板或者鐵砧上捶打出金片,金屬被捶打之後質地較脆且易折,因此,捶打過程中,金匠需將金屬不斷用火加熱直到發紅,再放入冷水中使之冷卻——這個過程被稱為鍛造,需重複多次,直到金屬被捶打成金匠所需的厚度和形狀。之後,再使用石質拋光器和石板使捶打的金屬片變得平滑,並獲得統一的表面;最後,用石質的和經過捶打加固的“塔巴嘎”鑿子塑造物體的形狀,使之成型。金的高度延展性意味著可以捶打出質地輕薄而造型多樣的金屬片,以此製作不同形狀、尺寸的物品;經捶打的由銅金合金構成的“塔巴嘎”裝飾品,往往有薄薄的壁和高度光滑的表面。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安第斯山脈的制金工藝以製作經捶打的金器而聞名(上圖);失蠟法是古代哥倫比亞金匠採用的主要造型方法(中圖);不同質地的制金工具(下圖)。

燒結工藝

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太平洋海岸納裡諾-托里塔地區,是美洲唯一使用鉑(白金)的地區。由於鉑的熔點高達1775度,而在古代的工藝條件下獲得的最高冶煉溫度一般不超過1500度,因此古代哥倫比亞的鉑冶煉一直以來令現代冶金家大為困惑。合理的解釋是,不能夠鑄造鉑金屬的工匠發明出非凡的燒結工藝:將鉑粉與金粉混合加熱,金融化,並將鉑包裹在裡面;這樣得出的鑄塊可以用錘子捶打。金與鉑燒結起來的合金,同時具有兩種色彩,十分獨特。

失蠟法

古代哥倫比亞金匠技藝的一項顯著特徵是採用失蠟法來給金屬造型。一些金屬飾品上留下的手指印曾讓歐洲人以為土著居民是用手直接為金造型的。其實,這是使用失蠟法造型時留在蠟模型上的印記。失蠟法,用蜂蠟雕刻成模子,覆以黏土,加熱焙燒使黏土硬化同時融出蠟,然後在形成的空間中倒入金屬液,澆鑄出金屬造型。蠟是從無刺的家養蜜蜂或是“小天使蜜蜂”的蜂巢中獲取的,這種蜜蜂在哥倫比亞至今仍能找到不同的品種,它們的巢穴一般建在海拔3400米的熱帶雨林中。通過這種方法,金匠可以創造出種類極為豐富的物品:無論是寫實風格的,還是抽象風格的,又或是極富藝術性的金屬組合造型和質地厚重的裝飾品。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在古代哥倫比亞,淺溪中的金沙用木質的或陶質的器皿以圓周式的運動方式進行淘洗,金和鋁的顆粒因為較重,經過淘洗後會留在容器的底部。

創造特殊的紋樣、亮度和色彩

色彩、亮度、紋樣和氣味在古代哥倫比亞社會中是被高度讚賞的特質,在技術領域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為了表現這些特質,金匠們發展出了不同的冶金技術和工藝,比如選用具有不同色彩的合金,或者是發明出能使金屬表面呈現出新的質地和對比度的複雜製作工藝。當一件“塔巴嘎”加熱時,黃銅作為合金的一部分,會在物體表面氧化出黑色的斑點,與“舊大陸”所採取的貼金或鎏金技術不同,古代哥倫比亞金匠會使用帶有酸性的植物如羊酸模草去除這些斑點,直到器物表面完全呈現出由金子組成的薄層,接著再拋光以獲得完全的鍍金效果;納里尼奧文化中的圓盤,它的對比性色彩的獲得是通過部分擦除物體的鍍金表面層,讓合金微紅的色彩表現出來;通過使用鹽或其他酸性物質的腐蝕作用,可使物體的表面變得多孔並呈現出無光澤的色彩感,而用松脂包裹的其他部分,仍然光亮如新;能折射光的裝飾物被金匠用石頭小心地擦拭和拋光,但有的文化中則認為不經拋光的物件可含蓄光線,如東科迪勒拉山脈的金匠就從不用打磨過的物件作為祭品。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帶面具的胸飾,公元10〜16世紀,卡里瑪文化,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地區,失蠟法,合金。

世界的隱喻:古代哥倫比亞金器的象徵性

冶金術雖然是一項技術,但與人的世界觀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組織關聯甚密。古代哥倫比亞時代的居民青睞金,並選擇了特定的制金工藝和生產方式,這不只是技術進步的要求,更是對特定的文化和社會需求的回應。

古代哥倫比亞社會有著自己一套獨特的世界觀。他們絕大多數人認為,宇宙由不同的重疊結構構成,這些結構既相互關聯又各自獨立,色彩、氣味、動物、植物和靈魂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構成彼此,具有同源的關係,一起組成一個宏大的宇宙。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著裝的人像胸飾,公元1〜7世紀,托里瑪文化,哥倫比亞,金。這種獸形和人形兼具的托里瑪風格的裝飾品,整體造型抽象,但臉部相對寫實。一般有兩種類型,這件稱為“帶翼的身體”:方形的臉龐、大而誇張的耳朵、頭上有L字形裝飾(可能是代表羽毛)、大大的分叉的尾巴、八字形的身體軀幹、流蘇狀的手臂(描繪羽毛或者是帶羽毛的服飾)。這種造型可能是以蝙蝠、鳥或者蛇這些和薩滿有關的動物為原型。

宇宙由上界、中界和下界三個世界組成,人們據此按照事物的不同特質,諸如形狀、習性等,將動植物和其他存在劃分不同的種類。人類、美洲虎和鹿居住在中界,鳥兒象徵上界,而蝙蝠、凱門鱷、蛇和其他居住在戶外的生物則是下界的代表,神、祖先和其他超自然的存在居於上界或下界。上界和下界具有完全對立和互補的性質,諸如光明與黑暗、男性和女性、乾燥和溼潤;居間的人世,則同時具有這兩種對立的性質。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鼻飾,公元5〜7世紀,希奴文化,哥倫比亞,失蠟法,金。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網形耳飾,公元前2世紀〜公元16世紀,希奴文化,哥倫比亞,失蠟法,金。一千年以來南美洲人都非常喜歡佩戴耳飾,為此製作了大量不同樣式、尺寸和材質的耳飾。這對扇形耳環,由金絲組成蕾絲般的效果,給人細膩優雅的感覺,即使在古代也是受到高度喜愛的類型。

各種物質容器,包括陶土和金屬製成的如烤盤、籃子、小長凳和波波羅(poporo,一種裝石灰粉的容器),還有一些技術性的手工品如織布機和紡錘,在當今的土著世界裡只是一些物質性的隱喻;但在過去,它們可能是以一種“簡明”的形式體現了部分的或全部的宇宙結構和功能。這些隱喻物,能幫助人們接近並記憶關於宇宙的概念,並按照由此產生的觀念、傳統、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行事。它們作為宇宙記憶的物質支持、作為“有記憶的手工物”,在傳遞一個群體的文化遺產並保證其連續性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宇宙的象徵物”不僅僅是“有記憶功能的手工品”,它們也常常是有能力改變世界的神聖工具。對於古代哥倫比亞社會來說,很多金屬手工品都是宇宙最為重要的象徵。金、銅、銀和鋁這些金屬,因其獨特的光澤、色彩、氣味和延展性,是人們最喜歡用來製作世界觀象徵物的材料,這些物品通常被認為具有特殊的力量。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儀式用面具,公元前5〜前1世紀,卡利瑪文化,哥倫比亞卡利瑪山谷地區,金。符合真人尺寸的捶打面具是哥倫比亞金飾中尺寸最大的,這個時期的卡利瑪面具通常表面平滑,風格粗獷。

權力的象徵

在古代哥倫比亞人的觀念中,首領、祭司和薩滿有責任護衛、轉換和更新世界觀的表徵。他們被視為神的後裔,並被認為與一些具有強力的存在如美洲虎有著神秘的關聯;他們的臉被禁止觀看,他們的雙腳禁止與土地接觸;他們擁有不同的妻妾、僕人和大量由木柵欄圍起來的房屋;他們總是居於高處,穿戴特定的服飾、吃特定的食物;當他們死去之後,會被製成木乃伊葬入巨大的墳冢或他們自己的圍欄裡,從此受人膜拜。他們以特殊的敏感和技藝,從孩童時代起就學習有關神話、神聖的植物、天象和儀式實踐的內容;並以言辭、姿勢和物體作為工具,從事改造世界的象徵性工作,保證了社會的福祉和自然的再生。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在古代哥倫比亞的部落首領和其他貴族周圍,總是環繞著極為豐富的象徵符號。金子因其耀眼的色彩和光澤、穩固的性質,被認為與太陽有關,表達了掌權者永恆權力和神性的來源。

部落首領與他的手下采取不同的姿勢和體態,表達權勢者與超自然之間的關聯。因此,在部落首領和其他貴族周圍,總是環繞著極為豐富的象徵符號:它們可能是文身、物件和各種觀念,像翡翠、金剛鸚鵡的羽毛、海貝、琥珀和其他國外的舶來品,從遙遠的未知和神秘之處通過長時間的運輸而來,賦予部落首領以特權。

金子因其色彩、耀眼的光澤和穩固的性質,被認為與太陽有關,金飾被認為表達了掌權者永恆權力和神性的來源。與此相關的技術,以及金匠將金屬神奇地轉變成藝術品的工作,都因此獲得了文化的意義。當首領用金飾裝點自己,他們藉此分享了太陽的生殖力和創造力,將來自上界神的神力具象化為中界的世俗權力。在一些文化中,首領和長者還會在特殊廟宇裡舉行的一場漫長的訓練儀式之末穿刺他們的鼻子和耳朵,為了之後能戴上金屬製成的耳環和鼻環。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頭盔,公元前5〜7世紀,瓊巴亞文化,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省,捶打和浮雕工藝,合金。頭盔表面光亮,飾有幾何紋樣,是地位和權勢的最重要象徵物之一。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頭部裝飾,公元1〜7世紀,卡利瑪文化,哥倫比亞,金。這件頭飾是穿戴者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它通常裝飾在一些頭巾式和編織式的帽子之上,由於造型奇特、風格誇張,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層肌膚”:身體裝飾和變形

在薩滿的思維繫統中,所有世間的存在可以劃分成兩種形式,並通過物質和非物質的方式加強自身。第一種是可見的形式,區分不同的存在;第二種是一種共同的、不可見的形式,使事物獲得統一性並整合不同的事物。因此,不同種類的動植物和人,都可以表達為一種掩蓋在不同身體或“形態”下的單一的、精神性的存在。

按照人類學家愛德華多·維韋羅斯·卡斯楚的說法,“身體表現為某種外在形態,但某種外在形態並非就是身體本身。我們將富有意義的符號刻寫在自己的肌膚之上,戴上動物的面具,這些標記被認為只要施用於恰當的語境之下,便具有改變穿戴者身份的能力。戴上面具的行為不只是將人的本質遮蔽起來,而是希望‘激活’身體內的不同力量。當薩滿巫師將自己裝扮成動物的模樣,在宇宙間穿越的時候,是將這層外表作為一種工具——某種同族的通靈工具或超時空外套。比如,當一個人穿上神聖的外套,他的目的是希望能像魚一樣在水中暢遊、呼吸,而不是簡單地將自己掩蓋在一個奇怪的外表之下。以這樣的方式,動物的外表暫時抹去了人的‘本質’,動物的特性和能力賦予給了穿戴它的人。”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蝙蝠-人形胸飾,公元9 〜16世紀,塔依洛那文化,馬格達萊納地區,哥倫比亞,失蠟法雕刻,“塔巴噶”合金。這件金飾作為首領或祭司的象徵,它那耀眼的外觀甚至能激發觀者的恐懼。

由此,裝飾、身體彩繪、服裝和其他物件所組成的盛裝一起組成了“第二層肌膚”,這層肌膚能夠改變穿戴它的人的世界觀。身體外觀具有可變的特性,可與存在本身剝離。為了獲得“他者的視野”,古代哥倫比亞人可以將自己的“外觀”改變:變成美洲虎、龍蝦、鹿、靈魂、祖先。無疑,改變自己的肌膚,佩戴不同的面具,與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具有相同的意義。

這種觀念中,蘊藏著轉化的思想。一些理論家甚至認為,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新的東西創造出來,所有事物和存在的起源只是另一些過去事物的轉化;因此,沒有一個絕對的存在可以從空無中誕生,每種行為或存在都只是對他者的回應,每一樣事物都處在一種持續的關於隱喻和變化的狀態中。變化即永恆。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祭祀場面的雕像,公元6〜16世紀,穆伊斯卡文化,哥倫比亞昆迪納馬卡省,失蠟法,“塔巴噶”合金。筏子中分別位列首領和祭司。全件無任何焊接點,系採用失蠟法一次性澆築而成,顯示了工匠極其高超的制金水平,是穆伊斯卡金飾中無與倫比的一件偉大作品。

這種變化的例子,最顯著的表現在鳥-人和美洲虎-人的物質文化中。在考古發現中,特別是在所發現的古代哥倫比亞人的金屬器當中,這兩種變形都是最為重要且最為常見的。

鳥兒的變形在穆伊斯卡人的金屬製品當中尤為顯著,除了有大量的鳥形金屬製品,在鼻環、王冠和其他飾品上都發現了大量的鳥兒造型,其目的應該都是為了使穿戴者變成鳥兒。由於被裝飾者通常為精英階層,裝飾紋樣的複雜程度高、尺寸大,這種轉化與政治和宗教之間的關係顯而易見。通過將自己變成諸如禿鷲、老鷹、犀鳥和鸚鵡等,人們不僅獲得了炫目的鳥嘴和鳥翅,還獲得超級力量:更高的飛翔能力、更銳利的眼目和更高超的捕獵技巧。根據古代印第安神話,大量的黑色鳥兒、古代薩滿在鴻蒙初闢之時用鳥嘴將光明銜到了地球之上,併成為生靈的祖先。有的祭司和薩滿會被視為天才的鳥人,具有能在宇宙間翱翔的神奇力量;他們隨身攜帶與鳥兒有關的物件,這些物件使巫師們能不畏艱險長途跋涉。有些文化中,人們會教鸚鵡說話,以便讓鸚鵡來替代人牲,因他們認為,“語言”這種能力能使鳥兒變成人類。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貓頭鷹尖頂飾,公元5〜10世紀,希奴文化,哥倫比亞,金。尖頂飾在古代哥倫比亞金飾中比較少見,它常用於上層人物所帶的無邊緣帽子的頂部,以三維的鳥類造型居多。

自從美洲人有記憶以來,美洲虎由於其強大的力量、敏捷的技巧和銳利的眼目,以及與金子、太陽、火類似的金色皮毛,被認為是與宗教和權力相聯繫的一個主要象徵。物質證據和文獻都表明,考卡省中部地區的上層人物都有一個與貓科動物有關的名字,他們穿著由此種動物的皮毛做成的衣服,在身上繪製模仿這些動物身上斑點的圖案,裝上尾巴,讓自己的指甲長得老長。這些動物的頭骨會被放在廟宇中,以其凌厲的形象成為廟宇的守護者。西班牙的編年史家也告訴我們,部落首領和祭司如何通過穿戴金屬裝飾變成“大貓”,並在宗教儀式上與其他“美洲虎”通靈。美洲虎-薩滿通過貓科動物之眼,看待周遭的世界,他們視其他美洲虎為人類,而將人類視為獵物——這是一個對於人來說充滿危險和恐懼的時刻。當高貴的人變成美洲虎,他也由此變得如老虎一般,富有力量感、靈敏性和攻擊性,視野敏銳、本性狡猾。通過這些特性,首領保護並治理自己的人民,對敵人施加報復,治癒患者或預知未來;當他們逝去後,巫師被認為也會轉變為老虎。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人像胸飾,公元3〜10世紀,瓊巴亞文化,哥倫比亞科克萊省,金。

對於永恆的獻祭和犧牲

古代哥倫比亞人的宇宙觀中將很多自然現象都歸結為超自然的原因,如災禍由憤怒之神引起,疾病由敵人的巫師帶來,動物生產時則有看不見的主人干涉。為了控制這些危險而且充滿矛盾的力量,人們遵照祖先制定的規則行事,並獻上祭品和犧牲:包括黃金、翡翠、古柯、鳥兒和人,所有這些都是取悅神靈的食物。

很多土著印第安社會還相信無論對於人、動物還是植物來說,死亡都是通往再生的必經過程。在他者再生之前,一些事物的死亡是必須的。獻祭、捕獵、戰爭和食人儀式因此被視為是同時具有破壞性和創造性的掠奪行為,通過這些社會機制,“靈魂”可以迴歸他們的主人並保證種族的延續。

這種觀念也體現在金飾當中。“tunjo”是一種由哥倫比亞的穆伊斯卡人制作的小型金屬人物雕塑,一般用於祭祀,可能是為了取悅神靈或是為了感謝神靈的賜予,也可能是作為宇宙陰陽概念的一部分來保持世界的平衡。如一個地方特別乾旱,穆伊斯卡人會認為是因為世界陽性的部分過於彰顯,就需要將一些代表陰性的元素如黃銅、經血或青蛙,供奉在陽性的場所,如山峰之上;相反,如果洪水氾濫,那就應當將一些陽性的元素,如金子、精液和鳥兒供奉在陰性的場所,如洞穴、溪流和湖泊之中。至今,這種通過調和一些對立和互補的因素來維持世界正常運轉的觀念,仍存在於哥倫比亞土著居民的宗教當中。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頂部飾有人臉的石灰粉容器(波波羅),公元6〜11世紀,瓊巴亞文化,鉑金,哥倫比亞。

穆伊斯卡筏金屬製品則描繪了古代哥倫比亞最為神秘的祭祀儀式。這件珍貴的製品於1969年在安第斯山的一個洞穴中被發現,是哥倫比亞“黃金國”傳說最為著名的遺產之一。製品當中,筏子中央是一位首領,掛著矩形鼻飾,頭戴繃帶、耳環,坐在一張加勒比海泰諾地區風格的椅子上;在他前面有三位祭司:兩個頭戴美洲虎面具,一個手持波波羅瓶。筏子上一共雕刻了11個人,每一個人的尺寸不一,分別代表了各自的社會地位。這件作品描繪的祭祀場景複雜、人物繁多,卻是通過失蠟法一次性制模、再用金屬液一次性澆築而成,顯示了穆伊斯卡人高超絕倫的制金工藝,是迄今為止所知穆伊斯卡金飾中無與倫比的一件偉大作品。

死亡既被認為是轉化成另一種事物或重生的方式,古代哥倫比亞人認為一些人的靈魂將轉世為祖先、鹿、樹木或石頭,轉化的過程發生在墓穴、洞裡或者墳堆裡。一些首領的木乃伊在儀式和戰爭中被展示,那裡被認為是可以提供保護木乃伊的力量,以及激發戰士勇氣的地方。被黃金覆蓋或有時被製成木乃伊的死亡首領,放置在小型墓穴、廟宇、洞穴和其他特殊的地方。這些可見的地點,可將目前的民族與他們過去的祖先聯繫起來。黃金葬禮面具和裝飾由神聖的永不改變的金屬製成,以象徵性的權力使首領獲得了永恆,使逝者持續地與生者保持聯繫。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石灰粉容器(波波羅),公元1〜7世紀,瓊巴亞文化,哥倫比亞,金。波波羅是古代哥倫比亞人的獨特創造,造型通常以裸體人形或細頸瓶與人形相結合為主。它是上層階級在古柯葉吸食儀式中用來裝由海貝殼磨成的石灰粉。

神秘的知識之樹

樹木在古代哥倫比亞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很多樹木都有重要的宗教用途。一些神聖的植物諸如菸草、古柯、南美卡皮木和yopo等,可以幫助薩滿巫師穿透現實進入精神領域,與宇宙通靈。食用這些植物,加上禁食、獨特的聲光效果和重複的肢體動作,促使巫師進入幻覺狀態,聆聽來自不可見世界的奧秘,感受宇宙權能,將不同的世界融合起來,在中界、上界和下界自由穿梭。

薩滿巫師和祭司是使用和食用神秘植物的專家,知道使用何種植物達成的催眠效果可與何種神靈相遇。在成為候選祭司的學習階段,智者和長者會教會他們此種知識。他們常年閉鎖在廟宇和洞穴中,身處昏暗,飲食受到嚴格的控制,禁食鹽或辣椒。

爪哇古柯樹、哥倫比亞古柯種植在安第斯山脈地區。古柯通常用在預言儀式、治療疾病和祭祀的場合。作為神的食物,神聖的植物需要通過人來獻祭給神。為了增強致幻的效果,古柯幹葉子會與石灰粉一起放進嘴裡咀嚼。這種致幻劑十分珍貴,會被小心盛放在金制的容器中。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女性人像(tunjo),公元10〜16世紀,穆伊斯卡文化,哥倫比亞,金。用於祭祀,以取悅神靈或感謝神靈賜予,也可能是作為維持宇宙陰陽平衡的象徵物。

有一件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哥倫比亞最大金製品很可能就是用來存放古柯幹葉子的。這件製品的造型是對葫蘆樹(totumo)果實形狀的模仿,這種果實曬乾後在美洲大陸經常用來製作容器和家居或儀式用具。容器的造型簡潔而優雅,推測屬於一位擁有較高聲望和權威的領袖。

石灰粉則通常裝在一種古代哥倫比亞人才有的特殊容器——波波羅(poporo)之中,波波羅以金或合金製成,造型通常以裸體人形或細頸瓶與人形相結合為主。石灰粉由海貝殼磨成,可通過金屬製的叉子從波波羅中取出。哥倫比亞從1939年開始收集古代的金屬製品並建立博物館,最早的一件收藏品就是早期瓊巴亞金飾風格的南瓜葫蘆屬果實造型的波波羅。今天,一些土著印第安居民仍和古代哥倫比亞人一樣,使用葫蘆果作為裝石灰粉的容器,他們也將這種容器作為女性生育繁衍的象徵。


斂聚太陽的光輝:古代哥倫比亞的金飾藝術

本文原刊載於《文明》雜誌2014年04期

掃描封面右下方二維碼,關注《文明》雜誌公眾號:WENMINGZAZHI,瞭解更多精彩內容。《文明》雜誌淘寶店訂閱:打開淘寶app,複製鏈接並搜索進入店鋪,即刻訂閱各期文明雜誌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版權聲明:《文明》雜誌所使用的文章和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版權作品,未經《文明》雜誌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客服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67135553/671122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