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百億美元級項目落地廣東,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11月23日,總投資額達100億美元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動工了。這意味著巴斯夫154年曆史上最大的單筆投資開啟了“漫長的旅程”。

這是中德兩國總理共同見證簽署的重要成果,是我國重化工行業首個外商獨資項目,也是巴斯夫集團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對外投資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

從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到中科煉化、寶鋼湛江鋼鐵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揭陽海上風電項目,從湛江到陽江、惠州、揭陽,從沿海經濟帶到珠三角核心區乃至北部生態區……“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正吸引全球高端經濟要素加速聚集,推動廣東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產業升級▶▷

創新驅動引領產業升級市場增長

在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現場,巴斯夫與廣汽研究院共同研發的三款概念車,成為中外嘉賓興致勃勃研究的對象。這三款汽車,從車內全面空氣淨化技術到座椅材料,再到塑料車身覆蓋件以及電池材料,採用了巴斯夫多種創新材料和解決方案。輕量化、節省空間、低排放、安全,是概念車的關鍵詞。

“作為過去40年經濟快速發展的先行者,廣東省是巴斯夫主要客戶行業的所在地,我們的產品廣泛應用於交通、消費品和電子電氣等行業。”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博士在致辭中表示。

薄睦樂介紹,藉助智能製造理念和數字化解決方案,巴斯夫將在此建立起第一個智慧型一體化基地。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採用尖端技術,全面落實智慧生產理念。新基地還將採用自動化包裝、高科技控制系統和自動導引車輛等技術。

巴斯夫全球高級副總裁、湛江全資一體化基地重點項目負責人林漢平表示,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能利用設施的協同效應,通過數字化技術對能源消耗、廢物產生進行實時監控和優化。

薄睦樂補充道:“基地發揮一體化運營的重要優勢,在資源和能源效率最優化的同時,實現低於行業水平的碳排放。通過採用尖端技術並遵循最高安全標準,新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將成為可持續生產的典範,助力中國循環經濟的發展。”

此次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將推動湛江成為世界一流的化工產業集群。林漢平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基地採用的智慧化生產技術和工藝都是最先進的,同時先進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支持華南地區的產業打造更為創新的產品,拉昇下游產業。更為重要的是,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將做大當地生態圈,吸引到更多的客戶、合作伙伴和供應鏈加入到生態圈,而化工行業的發展恰恰是依賴生態的。

“以化學創新為驅動,廣東將繼續引領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和市場增長。”薄睦樂表示。

區域協調▶▷

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有了新動力

全球最大的化工巨頭,為什麼將海外最大投資項目落戶廣東湛江?

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柯迪文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化學品市場,約佔40%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化學品生產的增長中發揮主導作用,“廣東是中國經濟的領頭羊、領跑者,這裡有很多飛速發展的產業,巴斯夫的客戶都在這裡佈局”。

但更深層次的答案,從一張高速鐵路網開始——“在不久的將來,高速鐵路將匯聚入湛,一座全新的國際機場也正在建設中。這個城市正在飛快發展。”薄睦樂表示。

今年9月30日,時速達350公里的廣湛高鐵正式開工,未來更有5條高鐵將彙集於此。

這張高速鐵路網,勾勒出廣東區域發展的“超級藍圖”——從珠三角核心區到沿海經濟帶,從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到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一核一帶一區”正打破傳統的區域格局,從更高維度輻射廣東,加快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與沿海經濟帶高水平聯動發展。

“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讓生產要素更高效率、更高質量運轉,為沿海經濟帶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如今,湛江把握機遇,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

大項目紛至沓來,是這座省域副中心城市吸引力增強的最佳註腳。今年前10月,湛江實際利用外資2.28億美元,同比增長3.07倍,增速全省第一,看好湛江、投資湛江的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

從項目“大樹”到產業“森林”,一條世界級重化產業帶雛形初顯,將“一核”與“一帶”緊密聯繫起來,為全省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在湛江,以寶鋼湛江鋼鐵基地、中科煉化一體化、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廉江清潔能源四個投資或產值超百億美元的項目為代表,東海島正發展成為華南地區現代化臨港重大產業集聚基地,打造成為全球頂尖的石化園區。

——在陽江,海上風電裝備製造、高端不鏽鋼等一批臨港工業項目興起,成為陽江經濟發展新引擎。

——在惠州,總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綜合體項目加快籌建,中海殼牌、中海油等世界石化產業巨頭也相繼落戶。

——在揭陽,國家電投揭陽900MW海上風電、前詹通用碼頭一期、揭東燃機熱電項目動工、復工,總投資超過220億元;GE海上風電機組總裝基地開工,助力廣東打造世界級海上風電基地。

開放發展▶▷

越來越多跨國企業“安家”廣東

如今在湛江東海島,不僅是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正式動工,另外兩個投資分別超100億美元的重大產業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科煉化項目今年底全面建成,完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600多億元,增加稅收230多億元;寶鋼湛江鋼鐵三高爐系統項目全面開工建設。

隨著一個個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投產,新的區域發展格局正吸引全球高端經濟要素加速在廣東聚集,助力廣東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剛過去不久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阿斯利康與廣州市簽約,其中國南部總部將落戶廣州國際生物島。中谷石化集團旗下大粵灣石化(珠海)有限公司計劃在珠海高欄港的工廠內應用霍尼韋爾一系列先進技術,項目完成後有望成為世界上渣油轉化率最高的項目之一。

11月15日,默克廣東創新中心啟用,默克中國戰略與轉型副總裁、中國創新中心董事總經理孫正潔說,默克中國的創新加速器吸引了一批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進駐。

當前,隨著國家“穩外資20條”舉措落地、2019年新版“負面清單”發佈、《外商投資法》實施在即,廣東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今年前10月,廣東實際利用外資1302.5億元,增長2.41%。

更多在粵跨國企業瞄準“智能、創新、可持續”,計劃在廣東進一步開展新業務。“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培育更多本地化的科技服務和諮詢公司,助力廣東大數據產業發展和工業互聯網建設。”思愛普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姚一兆表示。

“記得在去年,我和同事站在這裡,眺望湛江美麗的海岸線,那一刻我們知道,這裡就是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的家。”正如薄睦樂所言,得益於中國擴大開放的政策和廣東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努力,越來越多像巴斯夫這樣的跨國企業將到廣東安家、為廣東作出貢獻。

●南方日報記者 黎華聯 陳曉

策劃統籌:吳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