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盤點被踢出局的10大悲情創始人:企業家們一定要警惕了

據《紐約時報》報道,近日,在發生“股東暴動”導致自己無法繼續任職後,Uber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宣佈辭職。

有人可能會問,創始人也會被踢出局?是的,從眾多案例來看,創始人也不是穩當的工作,被創業者和“果粉”奉若神明的喬布斯,當年就曾被自己一手創立的蘋果公司踢出局。

創始人被踢出局,可能是因為沒把握好控制權,被資本和董事會排擠了,但除此之外,也有業績不佳、增長乏力、能力不足、品性太差等各種原因。

我們不妨來盤點一下被踢出局的十大悲情創始人,浙商們從中或許能得到一些警示,從而避免兩敗俱傷的結果。

盤點被踢出局的10大悲情創始人:企業家們一定要警惕了

1.被踢出局的十大悲情創始人

有消息稱,在卡蘭尼克辭去CEO職務之前,僅今年內,Uber已損失包括總裁、公關總監、財務主管、自動駕駛部門主管、工程高級副總裁、人工智能實驗室主管、地圖部門副總裁、全球汽車項目副總裁、亞洲業務總裁和產品及增長副總裁等約10位高管。

從大紅大紫到如今“流落街頭”,Uber和Uber創始團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比當年喬布斯被掃地出門還要迅猛和徹底。

很多人認為,是因為Uber業績不佳和發展乏力才導致了創始團隊離開的結果,也是資本力量強大到影響創業的典型案例。

盤點被踢出局的10大悲情創始人:企業家們一定要警惕了

1980年12月,喬布斯創立的蘋果公司正式上市,可謂風光正好。但由於喬布斯經營理念與當時大多數管理人員不同,加上之後IBM公司也推出個人電腦,搶佔大片市場,總經理和董事們便把這一失敗歸罪於董事長喬布斯,於1985年4月經由董事會決議撤銷了他的經營大權。喬布斯幾次想奪回權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日離開蘋果公司。1996年,喬布斯迴歸蘋果,締造了現在幾乎人人皆知的偉大成績。

被迫離開蘋果的喬布斯,曾經無比悲情過。但他最後讓蘋果的市值成為全球第一,蘋果的產品影響了無數人,用看得見的成績狠狠地證明了自己。

或許科技公司相對更容易上演這種峰迴路轉的劇情。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也上演了“王者歸來”。2007年4月,多西和另外兩位創始人一起,創立Twitter,公司CEO由多西擔任。2008年,由於長期沒有解決系統宕機問題,以及經常早早離開公司去參加時尚活動和瑜伽課程,董事會罷免了多西的CEO職務。離開Twitter後,多西又創立了一家公司。

有人評價多西神秘而富有遠見,備受尊敬而又極端自我。但不管怎樣,多西也完成了一次喬布斯式的偉大回歸,於2015年重新被任命為Twitter CEO。

盤點被踢出局的10大悲情創始人:企業家們一定要警惕了

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

卡蘭尼克辭職後,據說已經有超過1100名Uber員工已經在一份請願書上簽字,要求公司董事會恢復卡蘭尼克的職務。不知道,卡蘭尼克最後能否迴歸,甚而再次複製喬布斯式的“王者歸來”。

但是,光榮迴歸的畢竟是少數,何況迴歸後也可能被再次踢出局。拿國內的例子來說,現任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志東曾是新浪網的創辦人,曾被稱作“中國網絡之王”。他創辦並領導新浪成為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併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卻在上市的第二年被掃地出門。

王志東的出局,對外的說法是董事會不認同他給新浪網設計的發展模式,實際上可能是王志東在與資本的博弈中失敗。後來回憶起這場衝突,王志東很淡然。他說,當時新浪的改造難度很大,離開本來也是他預想的選擇之一。

盤點被踢出局的10大悲情創始人:企業家們一定要警惕了

新浪創始人王志東

比王志東更慘的是吳長江。1998年,吳長江創辦雷士照明;2012年5月,首次被踢出雷士照明;2013年以職業經理人身份迴歸;2014年8月再次被踢出局。當然這背後也有很多“自作孽”的成份,有人透露吳長江豪賭致欠下鉅額賭債,其管理下的雷士照明人治色彩嚴重,缺乏監督和約束。2015年1月,因涉嫌挪用資金罪,吳長江被廣東省惠州市公安局移送至惠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請批准逮捕。

有時候,創始人也不能怪董事會,因為自己的脾氣不能太差。1984年,萊昂納德·波薩克、桑迪·勒納夫婦(Leonard Bosack、Sandy Lerner)創立了思科公司;1990年,思科上市;但上市僅僅半年之後,思科6名副總裁無法忍受桑迪的火爆脾氣,以集體辭職相威脅,思科董事會不得不解聘了創始人之一桑迪,隨後,萊昂納德辭職。1990年底,思科兩位創始人拋售了所持思科股票,從此與思科再無關係。

創始人也不能缺乏格局、戰略眼光和經營管理能力。奢侈品品牌古馳(GUCCI)在樹立品牌形象時會談及創始人古奇歐·古馳,增添了歷史感、家族感的古馳品牌被蒙上了高貴、神秘的色彩。但事實上古馳家族早在第三代就徹底失去了古馳集團,從引入私人股權資本到痛失控制權僅4年。

在家族內鬥中,由於不甘於小股東身份,古馳家族第三代的成員喬吉歐和羅貝託先後賣掉了股份。到1988年6月,投資集團經過摩根士丹利共從“古馳二代”艾度三個兒子手上收購了47.8%的古馳股權。到1989年4月,投資集團掌握了整個古馳集團50%的股份。另外50%在掌門人莫里吉奧手中。但莫里吉奧既無戰略眼光又無管理才能,導致古馳債臺高築。莫里吉奧不得不以1.2億美元的價格將自己所持50%的古馳股權賣給了投資集團。古馳家族徹底從古馳集團出局。

上個世紀50年代,麥當勞兄弟(Mac and Dick Mcdonald)創立了麥當勞,當時有一位叫雷·克洛克的推銷員拿到了麥當勞全國代理權。1961年,克洛克用270萬美元買下了麥當勞,並一手將其打造成快餐帝國,創始人被踢出局。此外,克洛克利用合同中的漏洞,將麥當勞兄弟要求得到每年利潤1%的要求給剝奪了。

盤點被踢出局的10大悲情創始人:企業家們一定要警惕了

也有“英雄落幕”的。1994年,楊致遠與人一同創立雅虎。雅虎一度成為華爾街的寵兒,楊致遠的財富也水漲船高。自2003年初,雅虎股價不斷下滑,雅虎董事會曾數次威逼楊致遠“靠邊站”。因飽受投資人的抨擊,2012年1月,楊致遠辭去雅虎公司董事和所有其它職務,斷絕了與雅虎的所有關係。

2.企業家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總結上述案例來看,想要不被踢出局,創始人的人品、能力等基礎條件必須過關,還要有一個優秀的團隊。除這些之外,核心的就是對於控制權的把握。

1989年,何伯權與4個年輕人組建中山樂百氏保健品有限公司,短短8年,何伯權讓樂百氏的銷售額由1989 年的幾百萬元上升到1997年的15億元,連續5年全國市場佔有率第一。2000年,正當樂百氏的事業處於巔峰,何伯權卻將92%的股份賣給法國達能。2001年11月,時任樂百氏總裁的何伯權向全體中層以上幹部宣佈:他和楊傑強、王廣、李寶磊、彭豔芬等五位創業者集體辭職。

有分析稱,何伯權之所以選擇離開,是因為與控股方達能公司在今後的發展戰略方面發生了嚴重分歧。但博弈背後實質是話語權的喪失,試問:大部分股份都賣給了對方,你還擁有最後的決定權嗎?

當然,股權不完全等同於話語權,但前提是必須設置好管理構架。阿里巴巴集團最新向SEC提交的文件顯示,馬雲僅持有阿里股權7%。馬雲會不會也被資本踢出局?

答案是:不會。馬雲給阿里巴巴採用的是合夥人制度,即使公司股份被大量購入,外來人也難以左右公司。在股權上,馬雲擁有經營管理權,而雅虎、軟銀只有股權分紅權。在董事會上,雅虎和軟銀只能提名一位進入董事會。而馬雲與蔡崇信是永久合夥人,其他董事會成員只能從阿里巴巴36個合夥人中選出。可見馬雲雖然股權不多,卻能牢牢把公司控制在自己手中。

其實,創始人對於公司的控制,有很多種方法,單就佔股來說,就要好幾種:

第一種是絕對控制,佔股三分之二以上。因為《公司法》規定,公司重大事項,比如涉及修改公司章程、公司合併、分類、解散等,這些重要情況必須獲得三分之二以上股東同意,這叫絕對控制。

第二種是相對控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佔股50%以上,另一種是有很多股東,我相對佔股最多。不過常規情況下第一種方式比較常見,所以很多創業公司創始人的佔股往往是51%。

第三種是一票否決權,比如佔股34%,雖然沒有51%,也沒有67%,但有些情況下必須2/3以上通過的話,我佔股34%,那其他人佔股66%就沒用。所以這是一種非常直接、簡單粗暴的方法,在表決上擁有絕對話語權。

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如果創始人想確保自身股權被數輪融資稀釋至34%以下甚至更少的情況下,仍在股東會上有較強的控制力與影響力,可以考慮如下建議:

①歸集其他小股東股權上的表決權。

通俗地說,就是將其他小股東的表決權拿過來由創始人統一表決,這樣可以增大創始人在股東會上實際控制的股權表決權的數量。

歸集的具體方式,簡單的有表決權委託,即小股東簽署授權委託書將其所持股權的表決權排他性地授予創始人行使;複雜但更為穩定可靠的一種歸集方式為:小股東通過一家持股實體(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合夥)間接持有公司的股權,創始人通過成為該持股實體的法定代表人、唯一的董事、唯一的普通合夥人或執行事務合夥人的方式實際控制並行使持股實體所持有的公司股權的表決權。

②設置多倍表決權。

這種方式是通過增大核心創始人所持股份表決權數量來增大核心創始人在股東會表決時的權重。具體操作方式為:其他股東所持股份仍為“一股一票”,但創始股東所持股份為“一股數票”(如一股十票)。

此種操作方式當公司是境外公司(如開曼或BVI)時,得益於當地法律在該問題上開放與靈活的態度,比較容易直接實現;當公司是境內公司時,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些特殊的設計與安排。不少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如京東,即是通過此種安排實現創始人對公司的實際控制的。

③創始人擁有否決權。

上述兩種方式是增大創始人在股東控制力的進攻性的策略。創始人否決權則是增大創始人在董事會控制力的一種防禦性的策略,尤其是在上述兩種方式不能實現的時候,尤其顯得重要。

創始人否決權,意思是說,對於公司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如解散、清算、分立、合併、出售控制權或大部分資產、主營業務變更、重大對外併購、公司預算決算、變更董事會組成規則或人員、聘請與更換審計師、上市、重大人事任免、股權激勵等,必須得到創始人的同意或贊成表決方可通過並實施。

今年有融資計劃嗎?關注以下問題:

1 :融資商業計劃書怎麼做才能吸引到投資?

2 :導致融資失敗的誤區在哪裡?

3 :怎麼樣做才可能融資成功?

我們邀請到深圳排名前10的投資人:前海梧桐併購基金創始人謝聞慄,在微信群裡面為各位企業家分享以《如何成為投資人眼中的好項目?》為主題的線上微課堂!2.5小時解決你的資本困惑!

  • 謝聞慄投資的喜馬拉雅、優客工場的兩位創始人成功進入2019胡潤百富榜!
  • 2017年中國誕生了25個獨角獸,其中有5個獨角獸是由前海梧桐併購基金投資孵化出來的:包括(優客工場、百分點、崑崙決、XFM、脈脈)
盤點被踢出局的10大悲情創始人:企業家們一定要警惕了

學習時間:晚上7:00~9:30分

授課方式:微信群(語音+文字+圖片)

費用:50元\\位 (報名贈送股權激勵方案或者最新商業計劃書模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