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大瓦山位於金口河區,在自然地理上位於橫斷山東側,距成都258公里,車程3個半小時,是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觀。海拔3222米的大瓦山,四周被絕壁圍繞,形成山頂平坦四周凌空的平頂高原。遠遠望去大瓦山更像一座空中樓閣或者是航行於茫茫林海的巨輪。他四周絕壁高差達到1000米,山頂平臺面積達到1.6平方公里,源於山頂的兩條小河從東南面的懸崖上飛瀉而下,形成落差達1000米的瀑布。大瓦山由二疊紀火山噴發的玄武岩構成,在地質結構上與峨眉山,瓦屋山相同,因而被稱為“蜀中三絕”。但大瓦山與峨眉山、瓦屋山相比在地貌景觀上更為奇特。象大瓦山這樣高海拔的平頂高山在國內絕無僅有,世界上也只有委內瑞拉的平頂高山可以相比,它是世界上罕見的自然奇觀。1878年美國探險家貝伯爾登上大瓦山後,將其稱之為“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園”1903年7月1日,英國的自然學家和植物學家威爾遜在峨眉山頂第一次看到了這座四周被懸崖環繞的孤山,後來在他的文章中寫道:“當大瓦山第一次出現在我的眼前時,大約是在20英里的距離上,我簡直就不敢相信這就是大瓦山——它看上去是這樣一個巨大的懸崖,它的壯闊宏大使其高度相形見絀。”“從峨眉山頂望去,大瓦山像一隻巨大的諾亞方舟,船舷高聳在雲海之中。”在地質成因上,大瓦山屬晚新生代以來被斷裂圍限強烈抬升的斷塊山地,周邊皆為斷層所限,構成絕壁圍繞的孤山。通往大瓦山的路十分辛苦,由於絕壁環立,許多地段僅容一人小心通過。儘管路途艱險,但沿途風光卻十分迷人,從天而降的瀑布、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會讓你暫時忘記危險。登上山頂,峨眉山、貢嘎山、瓦屋山盡收眼底,更有那朝暉落霞、雲海霧濤,讓你飽餐美色。大瓦山的南岸即為大渡河大峽谷。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金口大峽谷位於四川省金口河區。沿成樂高速到達峨眉山市,穿過天下“第一名山牌坊”,沿著蜿蜒的山路一路疾馳,到達四川峨邊彝族自治縣,沿峨金公路,順大渡河畔前行20公里便到達金口河區。金口大峽谷西起烏斯河,東至金口河,長26公里,最大切割深度大於2600m,切割出前震旦系峨邊群至二疊系峨眉山玄武岩巨厚完美的地質剖面,尤如巨厚的天書,記錄了十多億年來地質演化的歷史。峽谷內壁立千仞,岩石千姿百態,如夢如幻。峽谷上則陡現高原,氣勢恢弘。金口河大峽谷是四川境內最長、最險、最窄、最深、最奇、最幽的大峽谷,比2133米的美國科落拉多大峽谷深542米,最窄處比原來公佈的世界最窄的大峽谷虎跳峽還窄。2005年底,金口河大峽谷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金口河大峽谷已經申報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金口河大峽谷,以成昆鐵路、“富林文化”遺蹟、樂西公路、彝族風情等人文景觀,地質公園集峽谷地貌、地層古生物、奇峰、急流、文化古蹟、珍稀動植物於一體,構成高品位、高質量的旅遊資源組合。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區現有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主要為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分在和平鄉、共安鄉、永勝鄉、金河鎮。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1、蓑衣嶺、藍褸開疆石刻(石刻):

永勝鄉 五池村西北1.5公里(蓑衣嶺) 1941年

該石刻系用青砂石刻成,位於樂西公路樂山住西昌至永勝鄉178公里處,在漢源縣、洪雅縣、金口河區三縣(區)交界處。1941年,蔣介石因備戰,搶修樂西公路,為通車紀念刻石碑二座“藍褸開疆”、“蓑衣嶺”。

“藍褸開疆”:呈長方形,石質青石,高3.02米,寬1.03米,厚0.18米,正面陰刻題橫行篆書“藍褸開疆”四大字,字徑0.20米,字距0.27米。刻有碑文140字,為豎排隸楷書,字徑0.025米,字距0.015米,上款110字,下款30字。碑文如下:

蓑衣嶺當川康來往要衝,海拔二千八百餘公尺,為樂西公路之所必經,霧雨迷濛,岩石險峻,施工至為不易,本年秋祖康奉命來此督工,限期迫促,乃調樂本處第一大隊石工併力以赴,期月之間,開鑿工竣,蠶叢鳥道,頓成康莊。員工任事辛勞,未可聽其湮沒,爰為題詞勒石,以資紀念。

交通部公路總管理處處長兼石工總隊長趙祖康並識,中華民國二十九年。

“蓑衣嶺”碑文題楷書大字,石質青石,碑高1.5米,寬0.85米,厚0.18米。陰刻“蓑衣嶺”三個大字,字徑0.35米,字距0.15米。

2、牛落山摩崖題刻(石窟寺及石刻)

金河鎮 黎明村西3.5公里 明代 區(縣)文保

題刻鑿於金河鎮黎明村小山1600米山腰,下臨成昆鐵路和從西向東流向的大渡河。於明嘉靖25年(1546年)修路所刻,為砂石,呈黃褐色,坐西向東。砂石巖壁上題刻,呈長方形,高0.85米,寬1.5米,為楷書豎排陰刻,字徑0.04米,字距0.05米,行距0.03米。1則49字,保存完好。

題刻內容:

“山王神位巖路大明國嘉靖貳拾伍年(1546)六月十五日開路一條法心在早度子住人下四川南門五快(塊)石 倉生長人夏興國休”

3、卷洞橋(古建築):共安鄉 象鼻村北100米 清 代 區(縣)文保

卷洞橋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共安彝族鄉政府所在地,象鼻村北100米,現保存完好。

單孔石拱橋,青石板鋪成,橋面平直,呈南北走向,跨龍膽溪。橋長8.5米,寬1.2米,高約12米,拱跨3米。

4、三聖宮碑(石窟寺及石刻)永勝鄉 政府北1公里 清代

該碑系用青砂石刻成,刻於咸豐元年(閏)11月,原置壽永場三聖宮內,現置場口農戶家。1通,929字,有少數文字剝蝕。碑為長方形,坐西向東,高1.66米,寬0.86米,厚0.10米。碑文楷書豎排陰刻,字徑0.025米,字距0.015米,行距0.02米。內容為三聖宮修建戲樓的功德碑。

5、平夷堡遺址(古遺址

共安彝族鄉 象鼻村東南100米 清 代

位於共安鄉象鼻村鵝頸項山腰(又名望鄉臺),坐落在三岔河、鹽井溪、龍竹山河三水交匯處南岸的二道坪上。建於明代萬曆15年(公元1587年)起至清未。依地勢修建,平面呈圓角長方形,南北長110米,東西寬30米,面積3300平方米。寨牆用石塊壘砌,高1-4.2米,東城牆長104米,西城牆長134米,南城牆長3米,北城牆長26.4米,全長294米;大門遺址寬2.5米,通道8米。城南另有土牆基一段,長7.25米,寬0.45米,高0.72米。城內有咸豐六年“功德碑”一通,高1.23米,寬0.65米,厚0.08米,碑文提供清道光15年設置平夷汛,重建平夷堡為加強抗夷,修建平夷堡。記載平夷堡的歷史和修建情況。

6、黃錫珍墓(古墓葬) 永勝鄉 花茨村西500米 清代

該古墓位於永勝鄉花茨村水井坡,建於清代康熙年間,距今約300年。獨立墓,墓地面積約30平方米。封土呈方圓形,長4米,寬5.8米,高1.60米。前為墓碑,為仿木結構建築石碑樓(4層),雙重仿門封墓石,砌石、條石,刻有戲劇、花鳥、對聯等,題記年代清代康熙年間, 6柱5間,墓碑高5.2米,寬7.3米,厚0.25米。此墓內葬黃錫珍,當地人稱“老善人”,後又葬兒孫三代人。

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大渡河,以險惡洶湧而著稱,它奔騰咆哮,一瀉千里。正是它,造就了這壯觀的峽谷、醉人的風光。據地質專家介紹,在新構造運動的強烈影響下,地殼不斷抬升,同時河谷不斷向下切割,最終形成了這可與長江三峽媲美的峽谷地貌景觀。

從半山腰看下去,大渡河水是那樣清澈、柔美、然而下到谷底,溫柔的河水變成了不羈的野馬,在群山間奔騰跳躍,發出陣陣的巨吼,抬頭仰望,天空聚為一線。兩岸絕壁如刀切斧砍一般,山體上褶皺明顯、層理分明,記錄著這裡10多億年來地質演化的歷史。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沿著大渡河畔西行,只見兩岸的崖壁越靠越近,景色也越來越清幽,不覺已置身於峽谷中樂山市與雅安市分界處的白熊溝。白熊溝谷深2000餘米,長4000餘米,以'一線天'景觀最為著名:谷中兩山之間僅隔20餘十向上望去,天空似乎變成了一片小小的竹葉。

在大峽谷的北岸,矗立著海拔3236米的大瓦山。這是一座M疊紀玄武岩構成的平頂山,地質結構與峨眉山、瓦屋山相同,但與二者截然下同的是,大瓦山為四面均是絕壁的孤山,高差可達800米~1000米。山頂平臺面積約1石平方公里、古木參天,雄渾開闊,遠望如突兀的空巾樓臺,其景象之壯觀,尤勝峨眉山、瓦屋山一籌。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大峽谷景點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