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日本怎么选足协官员

「 日本足协官员从哪里来 」

1

前两天,中国足协召开投资人会议,据足球记者透露,这次会议又推出了许多新政,其中一条是要求中乙球队30岁以上球员只能上场三个。

会议前一天,日本J2联赛球队横滨FC击败爱媛FC,时隔12年重返日本顶级联赛。帮助球队升级的是三位老球员。41岁的中村俊辅和40岁的南雄太首发登场,有着日本足球活化石之称的52岁老将三浦知良替补上阵。他们将随球队一起征战下赛季J联赛。

有媒体人感叹,在新政下,横滨FC可能连中乙都踢不了。

日本怎么选足协官员

曾有读者给我们留言,盘点了不同领导下出台的新政策,如万米跑、YOYO体测、禁止使用外援门将、180以下不能踢球、不归化、还是归化吧、U23、上场一分钟下场……还要学德国、学巴西、学荷兰、学克罗地亚、学日本等等。

对比之下,被学习的日本,从2005年至今都只围着一个大政策团团转。日本足协在2005年发布《2005宣言》,即“2050年足球人口1000万,占日本总人口10%,再举办一次世界杯并获得冠军”,在此之后,日本足协的历任主席和官员们都跟着这一政策走。上世纪90年代,日本足球和中国足球几乎同时开启职业化,这些年里,日本足协在政策上没什么新鲜事,中国足协在成绩上也没什么新鲜事。

2

中国足协一直在折腾,各种奇葩的政策出台,连足协主席这个位置都在走马灯似的折腾。如范志毅所说,“你说职能部门,一届一届换了多少足球协会主席了,改过吗?换汤不换药啊。”但日本足协的官员基本都很稳定,是一个长期的体系。日本足协主席在成为主席之前,得经过层层历练和选拔。

在日本足球界,日本足球教父川渊三郎大概是公认的最专业的领导者,他也是《2005宣言》的发起者。他的球员时代算不上高光,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曾入选日本国家队,随队参加了东京和洛杉矶两届奥运会,当时他觉得,“日本球员的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不是特别适合足球”,并认为足协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挑选出全国的精英小球员们,投资他们8年时间。这是川渊三郎作为球员时对足协政策的看法。

退役后,川渊三郎出任过古河电工足球队的教练员,日本国家队代理主教练等。1988年,川渊三郎进入日本足协。工作8年后,他提出日本足球百年计划,内容涵盖J联赛的创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训,国家队的训练等一系列政策,他一手推动了日本职业联盟的建立,并在1993年担任J联赛首位主席。川渊三郎在2002年成为日本足协主席,此前他还在足协副主席的位置上待了8年。

日本怎么选足协官员

川渊三郎在足协工作14年才成为主席,但还有比他更久的,现任日本足协主席田岛幸三于2016年上任,在这之前,他已经在足协中工作了23年。巧合的是,他正是在1993年川渊三郎掀起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时加入的日本足协,担任过日本足协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主席,足协理事、秘书长、副主席等职务,他几乎陪着日本足球走过职业化的每一步。

日本怎么选足协官员

2015年,日本足协在《2005》宣言的基础上拟定了《2015年宣言》,2030年前打入世界杯四强,国际足联排名进前十,2050年夺得世界杯冠军,足球人口达到3千万。提出这一政策的日本足协主席叫大仁邦弥,在此之前他也在足协工作了23年。2012年,就是他向日本民众汇报的《2005宣言》计划实施情况。

这三位日本足协主席几乎贯穿了整个日本足球职业化的发展历程,他们都是日本足球的老人,既对日本足球的现状有深刻的理解,也有对职业足球发展现代化的认识。这是日本足球领导者的成长逻辑。

日本怎么选足协官员

3

在日本足球的语境里,领导是个动词。能够做到领导的人才能把动词变成名词。而在另一个语境里,领导是个名词,能够坐到领导的人才有可能把名词变动词。

让专业的人来领导已经成为一种号召,但当某个东西成为号召时,我们要对其保持警惕。因为号召意味着缺乏,也意味着即将迎来跃进式的混乱。日本足协领导的专业都是从足球体系的基层中长期沉浸而来,自然用不上号召。

日本足协技术官僚体系的稳定背后,给中国足协走马灯似的官场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才叫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中国足协的历任官员中,有搞港务的,有搞乒乓球的,有搞排球的,但就是没有一个长期搞足球的,即便是现在被认为是“专业人做专业事”代表的高洪波也没有,在副主席的头衔宣布之前,他正准备在中甲带队冲超。日本足协用赤裸裸的成绩告诉我们,专业不仅仅是踢过球,还得有管理,运营等技能与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