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本項目是對北京廣安門地區,達官營地鐵站出口的中國新紀元辦公樓裙房的更新設計。該裙房原為華聯商廈。隨著城市及互聯網的發展進程,伴隨人們審美要求的提高,建設方決定更新建築立面和室內業態。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建築裙房為三層,在九十年代設計之初呈現的是比較特色的曲線形態。裙房上方有高低兩棟辦公主樓。年代更迭,隨意搭建和無序的廣告位遮蔽了建築的沿街立面,削弱了建築本體的存在感。建設方希望更新後的建築外立面效果整體並突出。

原有的曲線造型比較單一無變化,水平向造型讓建築過於平穩,立面氣質與商業的定位不契合。我們希望在原有曲線造型的條件下,增加具有韻律感、令立面更整體的、又能體現一些建築細節的新的表皮。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第二,考慮到減小建築更新設計的能耗和使用過程中的節能,原建築外牆的石材幕牆系統是需要保留的。所以新的表皮增加的新荷載要相對較小。第三,建築後期運營在二三樓的位置可能會置入類似展廳或者聯合辦公的業態,這和原有的商業業態不同。所以新的表皮還需要滿足有良好的採光和通風。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綜合以上三點,經過對幾種表皮形式的研究,我們決定使用豎向空心鋁管百葉包裹原有建築立面。豎向百葉在原有曲面的造型上增加了細節,通過鋁管在管徑和位置上的變化,使百葉有了疏密的變化,並且圖形呈現了上揚的節奏趨勢。根據樓層窗洞間距設置的不同標高的橫向層板,增加了立面的變化。這也是根據鋁管模數,讓設計更具可實施性的細部考慮。也為建築照明燈具的安裝預留了位置與空間。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新表皮完成後,立面照明的做法就很自然的形成了,就是強化鋁管百葉的效果。我們採用了洗亮百葉後的背景牆,讓百葉呈現剪影效果的做法。類似安藤忠雄在保利大劇院上採用的照明手法,讓建築通體亮起來。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具體做法是將洗牆燈安裝在鋁製層板的位置,百葉和牆體之間預留了合適的緊湊間距,讓照明比較均勻的照亮牆面。這樣就把前面有節奏變化的百葉效果很好地體現出來了。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夜幕降臨,照明打開,建築的體量感減輕了,它就像一個新材料的燈籠吸引人們前去彙集。隨著腳步的移動,建築立面上的百葉也似乎在跟隨光影晃動。給周邊略顯沉悶的街區帶了一絲時代的活力。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北京越都薈外牆燈光設計

©版權聲明:平臺尊重作品版權,精選作品均已註明作者和來源,網友分享作品屬於原作者所有。
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或修改。如需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須註明來源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