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吳亦凡的嘻哈,變穩了


吳亦凡的嘻哈,變穩了

吳亦凡

29歲想通人和人之間總歸有不可彌合的差異,不知道是太晚還是太早。但敢為先鋒從來都是吳亦凡最重要的人格特質之一,他從來都是做與別人不一樣的選擇,做那個不一樣的人。

近兩年,吳亦凡也是國內環境下非常少有的幾乎沒有影視作品輸出的明星。他一心撲在說唱音樂上,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中,這種選擇對於大流量明星而言也許是一種冒險。

現今國內說唱音樂的繁榮可能讓人容易忘記三年前吳亦凡走出這一步時的蕭條景象。《中國有嘻哈》節目籌備之初,本想做成一個傳統的偶像類選秀節目,客戶都已經談完了,當主題轉成說唱後,談好了的客戶全部退單。總導演車澈連續見了三四個號稱喜歡說唱音樂的流量明星,都對此不置可否,只有吳亦凡,是唯一站出來的人。


對吳亦凡來說,音樂是不一樣的,它不是一種權衡輕重之下的選擇,而是熱烈的、無法控制的、純粹的情感。“你找不到任何的理由,無論是查任何的數據,在國內市場做任何的調研,主流的商家也好,市場也好,學界、業界對這件事沒有人看好,”車澈說,“在這個時候他願意站出來,我只能歸結為他特別喜歡這件事。”

這是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當時誰也不知道前路如何。當然,現在看來他們賭對了,《中國有嘻哈》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中國說唱行業的未來。

“《中國有嘻哈》之前,中國的(說唱)市場是沒有的,”《中國新說唱》的音樂總監陳令韜說,“有錢的不找你,找你的都沒錢。”他六年前辭去了空少的工作來北京,一心只做說唱音樂,卻一度窮到睡在大街上。而今天,因為這檔節目,26歲的他成為中國最年輕的音樂總監。

這與吳亦凡的“敢”密不可分。反過來,環境的變化也堅定了吳亦凡的自我認同,吳亦凡把中國說唱的發展看作是自己必須肩負的責任,在這件事上,他既有傳道者的自覺,也承擔著先行者的壓力。

說唱行業在中國一直是個圈子文化很重的地方,圈內圈外界限明晰,人們講門派、重出身。節目剛開始的時候,吳亦凡一直在說“我喜歡”、“我要”,強烈表達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另一方面,節目一開始吳亦凡也有些緊繃,“ 他對輿論更敏感一些,別人說我不好,他會想到哪裡不好,為什麼不好,要怎麼做我才能更好。”陳令韜說。

到了今年,第二季的《中國新說唱》,陳令韜覺得吳亦凡變了,變穩了。

“凡哥一直在努力,現在他呈現出的是別人說我不好,我認為我是對的,但是我還可以帶著你一塊兒玩。”陳令韜說。

吳亦凡今年的戰隊裡有人的音樂和他喜歡的風格“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車澈說。這說明他學會了尊重多元的價值。“你跟我不一樣,我也可以欣賞你的好”。

“我們小的時候就是yes or no,你跟我一樣,我們是兄弟。但我們不一樣的時候,我覺得你很over。長大後我們不是這麼看問題的,你跟我生活的不一樣,但我也能看到你生活裡的價值。”車澈說。

吳亦凡的嘻哈,變穩了

吳亦凡

“我與別人不一樣”,同樣一句話可能導致兩種心態:極度自信,或極度自疑。

現在的陳令韜跟三年前的吳亦凡一樣大,非專業音樂學院出身,全憑熱愛自學音樂,來北京追求夢想。他從《中國有嘻哈》開始擔任製作人,一路也受到了很多爭議。剛開始時戰戰兢兢,一有人站在旁邊就不敢編曲,“因為我怕他說我錯,那時候我也不敢承認自己是對的。”有一次有個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實習生在一旁問了他一句,這個是怎麼用的,陳令韜說自己“渾身發抖”。

“別人是很尊重我才問我這樣一個問題,但那時候的我會覺得他在攻擊我,我很多天沒有睡覺,我就在想,我已經很努力地在學了,為什麼他們還是覺得我跟他們不一樣。”

但是有一天,陳令韜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人一輩子都想和別人不一樣,他們都沒有跳脫出那個圈子。“我現在已經和別人不一樣了,那我為什麼要和他們一樣?”

在吳亦凡身上,因為他所處的位置,類似的轉變過程要來得更激烈、更痛苦、更漫長。

“他和我們不一樣,我不舒服了我可以發朋友圈。凡哥不可能,他只能放在音樂裡,音樂是他的安全感和疏通口。”陳令韜說。吳亦凡最近找他要了很多小調的音樂,小調比較適合表達情緒,傾訴內心,陳令韜從中體察到吳亦凡可能有點兒孤獨。

人越意識到自己不一樣,就越孤獨。所幸在漫長的磕磕碰碰的過程中,吳亦凡已經發現到孤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他可以與孤獨共處,使用它而不是解決它。比如《大碗寬面》,就是一碗快樂湯底加了一點點孤獨的佐料。“藝術家必須要有孤獨才行,孤獨是我音樂裡面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我不會丟失的。” 吳亦凡說。

吳亦凡的嘻哈,變穩了

吳亦凡

中國人很看重30歲這個年齡坎。年少成名、偶像出身的男明星在29歲的時候紛紛探索轉型,想以全新的姿態進入人生的下一階段,吳亦凡也不例外。

30歲的前一年,吳亦凡回首過去全是險境,觸目驚心。“我的人生隨時都可能面臨著未知的事情。也許哪一天我不做了,崩潰了,或者我抑鬱了,我不開心,很難說。”

他開起玩笑,說全憑幸運走了過來,“成熟了”,“變成了一個老人家”。30歲的吳亦凡時不時用“人到中年”調侃自己。在當代語境下,人們一說人到中年,實際上是在說,好了,現在我對我人生中的某些部分表示棄權。

“沒必要跟生活做多大的鬥爭,”他說,“你不能一直去想我要更多、我要更多。沒有辦法的,也不會快樂的。”

如果可以替別人做選擇,吳亦凡不希望大家走上他這條路,太多起伏,太累了。人是應該保護好自己的,應該順其自然一些,“不要像我一樣老喜歡做挑戰性的事情。”

流量時代從未過去,只是最前面的幾副面孔換了一輪。吳亦凡覺得自己過了這個階段,他覺得理所當然。吳亦凡的粉絲們也不再執著於天天把偶像刷到榜首,他們更希望他快樂。

因為“他不是那種中規中矩的人”,愛了他追了他六七年的資深粉絲已經為他操了六七年的心。虎撲事件時,粉絲們都焦慮萬分,B站不敢去,隨便看個視頻彈幕都在罵吳亦凡。“那時候我覺得他好傻啊,為什麼要回應,不理就過去了。”有粉絲說。

看到今年的吳亦凡,她放心多了。“ 他現在也不需要我操心任何事了,過得挺好的。”

人心難測,歲月不待。把對人生的期待放低一層,以此變得知足而快樂,why not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