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旅行者2號遭遇50000℃“火牆”發回數據,來自太空的等離子壁障

如果要對人類發射的探測器進行一個排名,最先進的肯定輪不上旅行者號,但是如果要論最偉大的探測器是誰,那一定是非旅行者號莫屬,它承載著人類的詩和遠方,也承載著人類渴望交流的初心,它攜帶者地球的位置信息,攜帶著人類文明的精華,攜帶著人類對宇宙的問候,它已經出發42週年了。

旅行者2號遭遇50000℃“火牆”發回數據,來自太空的等離子壁障

42年前的8月20號,旅行者2號在肯尼迪航天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它帶著光榮的任務上天了。去年十一月,旅行者二號穿越日光層進入到了星際空間。

在穿越的過程中,旅行者2號傳回了珍貴的數據,旅行者二號檢測到周圍太陽風的粒子密度正在急劇下降。在這個過程中星際空間的介質與太陽風進行了激烈的交鋒,交匯區域是一道溫度高達50000攝氏度的等離子“火牆”。

旅行者2號遭遇50000℃“火牆”發回數據,來自太空的等離子壁障

這些年來,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180億公里了,正處於太陽系日球層的邊緣地帶,而在這個邊緣地帶,左邊是太陽的勢力範圍,右邊是星際空間的勢力範圍,二者的交匯區間就是我們所說的等離子屏障,這個屏障的溫度區間大概在30000~50000攝氏度,這對旅行者2號而言真是一道明晃晃的“火牆”。

旅行者2號遭遇50000℃“火牆”發回數據,來自太空的等離子壁障

從宏觀範圍來看,這道火牆就像一個巨大的橢圓,如同一個倒扣著的碗。在“碗”的底部區域,來自星際空間的等離子體就像一個水龍頭裡噴出來的“水”,不斷地衝擊著碗底,但是這個碗足夠堅硬,這就自然形成了一個保護圈,使來自宇宙星際介質無法大規模入侵。

旅行者2號遭遇50000℃“火牆”發回數據,來自太空的等離子壁障

這裡大家有一點要注意,這裡的50000攝氏度其實並沒有那麼熱,不然旅行者2號一瞬間就燒燬了,我們要區分熱量和溫度的區別,就像60攝氏度的洗澡水和80攝氏度的桑拿房,你肯定會覺得60攝氏度的洗澡水更燙。

這裡的溫度雖然高達50000攝氏度,但是粒子密度卻非常的低,這樣產生的熱量就非常的少,旅行者2號才能安全的通過這道“火牆”並順利發回珍貴數據。

旅行者2號遭遇50000℃“火牆”發回數據,來自太空的等離子壁障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的來看,這道等離子體火牆是結餘日球層和星際空間之間的一道高溫但不熱的無形“牆體”,這個牆體作用很大,能夠基本屏蔽星際空間70%以上的宇宙高能輻射,這樣就保證了我們太陽系的安全。

除此以外,這個火牆還有啥作用我們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我們能夠進行研究的有效數據實在是太少了。

旅行者2號遭遇50000℃“火牆”發回數據,來自太空的等離子壁障

所以我們要是嚴格來說的話,旅行者2號其實並沒有真正的離開太陽系,它只是飛出了日球層,算是處於太陽系的偏遠區域了。而我們平常所定義的8大行星的區域只是太陽系的核心區域。

假設我們以奧爾特星雲的為太陽系的邊界,旅行者2號想要飛出去至少需要20000年,因為奧爾特星雲的半徑足足有1光年,而旅行者2號的速度卻只有大概17公里/秒。

旅行者2號遭遇50000℃“火牆”發回數據,來自太空的等離子壁障

其實我們所說的日球層也是通過旅行者號兩兄弟的發現才定義出來的,畢竟除了他們兩個沒人去過那,日球層也被稱為太陽風層頂,半徑有120個天文單位,厚度有0.5個天文單位,其中一個天文單位就是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等於1.5億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