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保險業實現成功的途徑:數字化轉型


保觀 | 聚焦保險創新


對保險公司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改變傳統業務模式,創造動態的客戶體驗,並非易事。然而,娛樂、媒體和電商等領域的快速數字化,提高了顧客對產品和服務的便捷性和個性化需求,換言之,顧客對保險公司的期望也越來越高。


值得肯定的是,總體而言,保險業,尤其針對小型商業領域,開始敞開大門,接受變革。許多保險公司正在重新考慮過時的產品驅動型業務模式,並將重點轉向改善客戶體驗。保險公司意識到,他們需要為產品和服務賦予更加無縫化、動態化、定製化的客戶選擇和體驗。


但是,真正的轉變仍然緩慢。除了少數個例,大多數保險公司的普遍共識是,通常需要12至18個月來創建和推出一個新產品,3至6個月來修改現有的承保範圍。在一個“即時滿足”和快速發展的時代,這樣的時間框架顯然是滯後而低效的。


對此,保險公司可能考慮以下幾種可行性策略,其中包括一些成功的實踐案例:


保險業實現成功的途徑:數字化轉型

現代化的技術能力


在大多數保險公司中,一個最常見的挑戰就在於過時的技術和平臺。這些系統,通常經過長年累月的各種小升級,阻礙了客戶、中介和其他生態圈協作方,在產品開發和用戶體驗方面的敏捷性。


根據保險公司的策略規劃和預算,減少業務摩擦的方式比較多樣化,可以是整個技術系統的全面檢修,也可以是與一家或幾家第三方供應商合作開發創新技術能力。


這種合作的一個例子是漢諾威保險集團(Hanover Insurance Group),該集團正在利用一個數字平臺,幫助其獨立代理人在零工經濟中獲得新的商業客戶,包括自由職業者、承包商和其他個體經營的專業人士。該平臺使用第三方數字代理的技術,使簡化的銷售流程可以在15分鐘內完成。


產品和流程簡化


保險業實現成功的途徑:數字化轉型


大多數保險業高管都認為,從保單中剔除複雜的語言,以實現更大的透明度和理解力,將是最理想的方案。但他們同樣擔心,精簡化可能會給消費者造成保險缺口,同時使他們的公司暴露在他們未必打算承保的風險中。


一種選擇是通過利用替代性數據源來簡化投保和續保過程。這將有助於保險公司以自動化的方式預先填寫、驗證或收集客戶信息,並消除目前繁瑣的人工流程,不必再向小企業主沒完沒了的詢問承保問題。這些簡化可能會改善客戶的購買體驗,並進一步提高風險的承保和定價的準確性。


例如,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旗下的保險集團BiBerk推出了一款針對小企業的綜合保險產品,將多個常規險種結合在一起。這款保險名為“THREE”,使用簡潔的語言,將保單縮短到僅三頁篇幅,但又為小企業提供了全面的工傷賠償、多重責任、財產和商用汽車保險。這份“一攬子”保單成功地砍去了大量時間成本和保單管理成本,並將企業多重投保需求的協調最優化。


打破保險數據豎井


保險業實現成功的途徑:數字化轉型


保險業務線、IT功能部門以及市場渠道之間長期存在的豎井也遍及整個保險行業。功能團隊之間的多輪交接和優先級的競爭,常常會阻礙傳統的產品開發過程。


例如,隨著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個人財產也越來越多地用於商業目的,兩種業務之間長期存在的界線可能會阻礙基本混合型保險的發展。


保險公司可以跨越業務線和職能來建立專門關注產品創新的團隊,使用共享的激勵機制。保險公司還可能需要在這些團隊中嵌入更多不同的技能,招募那些非保險行業背景的創新和創造性思考者。


增加客戶接觸點


保險公司可以藉助“數字連通性”的廣泛增長,使其在投保人的日常生活中變得更加重要。物聯網(IoT)可以使保險從“事後賠償”轉為“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賦予其更多功能和效益。


例如,美國財險巨頭USAA正在試行一項計劃,讓6000名投保人測試水檢測傳感器,在水損害蔓延之前發現潛在的水損害。這種智能家居傳感器可以檢測牆壁上的潮氣,並向房主發出警報。這將使保險公司避免大筆索賠,同時幫助房主免於貴重物品的損失,以及大量的事後修復所造成的不便。在商用房產和機械中安裝物聯網傳感器也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可以防止財產損失、工人和客戶受傷,以及業務中斷等造成的損失。


保險業實現成功的途徑:數字化轉型


今天,顧客不再單純地購買產品和服務;他們還購買其背後的體驗。要為客戶和利益相關者增加價值,抓住21世紀出現的巨大機遇,保險公司必須克服長期存在的挑戰,並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進行大膽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