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每日园区|哈尔滨新区崛起“深圳飞地”


每日园区|哈尔滨新区崛起“深圳飞地”

[中经云端·园区头条]

1·哈尔滨新区崛起“深圳飞地”

据哈尔滨新闻网消息,在深哈合作的大背景下,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将积极推动将深圳的先进做法“带土移植”到哈尔滨。目前已经落地的政策或改革做法包括招投标评定分离政策、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单元规划编制方法、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企业服务中心运营模式等,正在积极推进的政策或做法包括土地作价出资办法、审批事项互通互认机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策、进出口及首台套设备税收减免政策、高层次人才个税减免及人才引进奖励等。“目前,科创总部项目一期I标段展览馆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开展内部装饰装修工作,计划于2020年5月底展馆投入使用。”陈玉刚说,“我切实感受到了哈尔滨营商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政府正在向服务型转变,未来东北将是一方投资热土,哈尔滨新区将会以‘深圳速度’加速崛起。”2019年以来,松北区以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以实际行动打破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截至2019年11月30日,松北区新增企业4292户,同比增长36%;其中,新增外资企业39户,同比增长105%。自贸区获批以来,新增企业1377户,同比增长94%,其中新增外资企业13户,同比增长160%。

2·天津自贸区:创新升级迈向一流

据滨海时报消息,自由贸易账户即“FT账户”正式落地,保税维修的“客改货飞机”陆续抵达,首单跨境租赁资产交易业务落地东疆……虽然时下正值隆冬时节,寒气袭人,但天津自贸区创新突破接踵而来。近期,天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措施》的通知,同时发布了《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这套被称为天津自贸区创新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自选动作”的出炉,也令干事创业、改革发展的热潮,正在这片土地上涌动。作为中国北方及京津冀地区的首个自贸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也是天津自贸区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的使命。而在前不久国家新设的自贸试验区中,河北自贸试验区涵盖雄安、正定、曹妃甸以及大兴机场四个片区。其中大兴机场片区地跨京冀两地,19.97平方公里的区域包含北京方面的9.97平方公里。这也意味着京津冀地区的自贸区格局发生了变化,即三地都有了自贸区。“从不同自贸区发展阶段和产业基础来讲,大家可以错开角度,共同开展创新探索。在此次方案中,也特别明确了天津自贸区强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动支撑作用。”该负责人表示,天津自贸区将进一步推动自贸区与京津冀优势园区的产业化合作,共同打造协同开放载体。争取复制上海自由贸易(FT)账户,拓展离岸账户(OSA)和非居民账户(NRA)金融服务功能,建立跨境投融资账户体系,满足京津冀地区企业国际业务需求。率先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账户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租赁、保理等创新经验和业务模式率先向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等。而未来京津冀自贸区一起探索,会形成更强大的合力,尤其是在争取国家事权方面,更有利于推动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

[中经云端·国家级园区]

1·雄安新区:慢行交通系统将占出行比例50%以上

据河北新闻网消息,近日,雄安新区《关于推进交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明确了雄安新区未来五年交通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工作任务。根据《意见》,雄安新区将按照“9080”出行目标的要求,将打造占雄安新区出行比例50%以上的慢行交通系统,慢行交通将成为新区未来主导出行方式。《意见》指出,到2022年,雄安新区将率先在容东片区、昝岗片区等首批新建区域实施高品质公交、慢行系统;到2025年,优质多元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安心舒适的慢行环境在雄安新区基本建立。雄安新区将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目标,围绕学校、交通枢纽,打造全龄友好、四季友好的慢行网络,并广泛采用街道稳静化措施,灵活打造“无车街区”,探索建立慢行、公交、经营设施相结合的驿站系统,提升慢行活动体验。“按照雄安新区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要求,未来新建成区的居民上学、购物等一般性生活出行需求都可以在一个生活圈内得到满足,这个生活圈的物理范围不会太大,整个居民的出行距离也是中等距离,在这样一个距离范围内,慢行交通比机动交通相比更有竞争力。”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2·陕西省:首条5G智慧公交在西咸新区开通

据西安日报消息,2019年12月10日,西咸智慧集团、中国电信西咸事业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全省首条5G智慧公交首发仪式在西咸新区举行。乘客可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在装有CPE设备的公交车上免费体验5G所带来的“极速上网不掉线,高清视频无卡顿,在线畅玩游戏零压力”。 据悉,西咸公交828路已经在西咸大厦至沣泾大道统一路口站共计5.1公里开通5G服务,通过给车辆加装5G—CPE设备,将5G网络转化为车载WiFi。车载WiFi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实现高清电视直播,并为智慧车载系统和后台智能调度系统实时交互提供高速网络支撑。未来,通过5G传输,使车辆搭载的人脸识别系统与后台人脸库实时对比,可精确获取在逃犯罪分子、走失人员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治安管理延伸到公交车辆。近期,西咸公交通过与电信运营商、腾讯、车企、高校等合作,将试点无人驾驶公交、刷脸支付等场景应用。

3·重庆两江新区:2019年1-11月战略性新兴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9%

据两江新区消息,近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2019年1-11月,两江新区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着力现代产业体系,直管区战略性新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53.99亿元,同比增长12.9%,拉动工业产值增长8.5个百分点,总量占规上工业56.9%。一手抓补链成群、一手抓研发创新,2019年1-11月,两江新区液晶显示屏、光电子器件、电子器件、电子元件等智能高端产品增长较快,产量增速分别为37.1%、32.2%、26.7%。据了解,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内的翊宝、旭硕、纬创、仁宝4家加工贸易企业积极进行智能化改造,引进了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化车间,还布局了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产品,出产的智能终端产品整体生产良品率提升至98.5%,平均降低生产成本10%,生产效率提升30%。2019年以来,两江新区通过出台支持实体经济49条和汽车、电子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推出每年投入财政资金30亿元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建立25亿元“纾困资金池”等举措,强化政策资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作用。

4·贵州贵安新区构建“山水之都·田园之城”大格局

据贵安新区报消息,贵安新区,处于一条世界级的黄金旅游带上,旅游资源富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是贵州自然、文化资源最为集中、最具特色、价值最高的地区之一。依托正开展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新区着力探索全域生态化、全域景观化、全域特色化、全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生态水系、景观绿化、环保设施等环境工程,全面开展全域山头绿化、美化,启动“十河百湖千塘”和“五区八廊百园”工程,规划构建“五区为底,八廊通联,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坚持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精心打造由山川、湖泊、绿廊与城镇组合的“山水之都·田园之城”的理念,贵安新区以丰富的自然风景和优越的休闲度假条件为基底,高标准建设一批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具备发展康体旅游、养生旅游、会展旅游、休闲旅游、都市田园旅游和山水休闲旅游的有利条件,也为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年来,贵安不断用行动书写了一张张满意的绿色答卷——森林覆盖率达到33.09%,增长了10.3%,森林面积24.2万亩,森林蓄积85.9万立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0万余亩,绿化率提升了12个百分点,建成总面积1万亩,总长212公里城市道路绿廊,俨然成为“群山环绕、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景中”的森林城市。

5·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端制造业再添“强兵猛将”

据青岛西海岸报消息,2019年12月12日上午,总投资36亿元的6个重点工业项目在青岛海洋高新区集中开工,涉及装备制造、智慧纺织、新型材料、智能印刷、智能物流等多个领域。此次集中开工包括海王智能数字包装印刷项目、东久时代铝镁合金船艇研发制造项目、青岛智慧纺织产业园项目、青岛阜康食品机械制造项目、至亚美莱新型材料项目和天海智能物流仓储成套设备项目,科技含量高、规模体量大、辐射带动力强,将有利于新旧动能转换向纵深推进,促进西海岸新区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上水平。其中,海王智能数字包装印刷项目引进德国海德堡胶版印刷机,提供个性化定制印刷服务,将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先进的现代化印刷设计研发中心和数字印刷基地。东久时代铝镁合金船艇研发制造项目,全套引进欧洲及澳大利亚知名船企先进成熟的铝镁合金船艇制造工艺和技术,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引航船、公务船、巡逻艇等铝镁合金船艇,将成为北方最具规模实力的游艇制造企业。青岛智慧纺织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纺织新材料研发中心、智能纺织装备制造基地、纺织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新型纺织工业体验和活力时尚展示区,打造全球纺织业的“硅谷”、中国纺织业的标杆。据了解,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十大功能区之一,海洋高新区近年来充分发挥“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加快“一区两园”开发建设,海洋装备制造、总部经济、绿色金融等新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局面。

6·兰州新区成为全国第九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据大西北网消息,记者从2019年12月13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福建省宁德市、龙岩市和浙江省宁波市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甘肃省兰州新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兰州新区成为全国第九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据悉,兰州新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国务院批复的改革方案要求,试验区要以绿色金融为抓手,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流动,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积累新经验、开辟新路径。兰州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多层级的增信保障体系和高效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流动,实现所有大中型新建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达到或超过国家绿色标准,绿色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符合绿色投向的融资较快增长,金融机构通过绿色金融产品投资项目数量显著增加,绿色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单位GDP能耗、水耗、地耗以及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等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西部地区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