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人民日報:北部灣 三港同下一盤棋(經濟聚焦)

近年來,廣西探索北海、欽州、防城港一體化發展新路徑和新舉措,這一區域正在逐步成長為廣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一體化推動、加快開放開發,北部灣迎來產業新機遇;推出“北部灣市民卡”、完善一小時通勤圈,人才流加速匯聚;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港域良性互動,要素流通不斷促進……北欽防的發展新格局正不斷構建。

近日,在廣西欽州港海關申報大廳,中外運廣西有限公司的林經理通過“出口貨物提前申報板塊”,申報出口一批鈦白粉,從報關到審核通過僅用了12分鐘。

“現在平均每單貨物可為企業節省時長約24小時。”欽州港海關一位負責人介紹,企業在取得預配艙單信息後,即可在貨物運輸階段申報,海關將單證審核和稅費徵收等工作前置,前置階段沒有問題的貨物運抵港口就能裝船,真正實現“貨到即放”。這是北欽防一體化優化港口營商環境所帶來的變化。

目前,北部灣經濟區北海、欽州、防城港沿海三市正在空間佈局、綜合交通樞紐、臨港產業體系等7個方面加快推進一體化發展,未來這個區域將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樞紐,成為廣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人民日报:北部湾 三港同下一盘棋(经济聚焦)

1 破題一體化,產業迎接新機遇

2008年以來,廣西深入實施北部灣經濟區優先發展戰略,創造了超常規發展的成功範例。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北部灣經濟區北海、欽州、防城港沿海三市綜合實力偏弱、產業協同發展不足、交通設施聯通不暢等問題日漸顯現,制約著三市一體化和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北欽防一體化發展,加快北部灣開放開發,是服務我國周邊外交戰略、促進西部大開發和東中西互動、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係、邁向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行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的話語中,透露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改革破局的緊迫。

如何破題?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要求,要大膽試大膽創大膽幹,特別是在創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開放平臺建設中,要有闖的精神、冒的勇氣,敢破敢立。

今年7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

政府印發《關於推進北欽防一體化和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北欽防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25年)》,探索一體化發展新路徑和新舉措。

在一體化發展的推動下,北海市的電子信息產業正加速向“千億元產業”邁進。在總投資約540億元的惠科電子北海產業新城項目現場,一棟棟廠房建築正破土而出。未來5—6年,這裡將形成移動智能終端和智能電視機兩個“全鏈條”產業。廣西惠科精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何勇介紹:“三年以後,北海市惠科集團最大的一個基地,產值將達到2200億元,周邊配套企業將達100家以上。”

看中北海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前景,京東集團、競技世界等200多家企業紛紛入駐北海市中國電子北部灣信息港,形成廣西規模最大的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集聚區。

在北部灣的另一側,北欽防一體化發展重點推進的臨港優勢產業項目——華誼欽州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基地一期工程將於2020年建成投產。廣西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梁泉湧介紹,該項目規劃總投資約700億元,將創造650億元的產值,推動北部灣經濟區新一輪快速增長。

立足各自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有效解決了北欽防地區產業發展佈局不協同的問題,促進了生產要素自由有序流動。

2 攜手一體化,開創美好新生活

“我們現在可以通過北部灣市民卡來繳水電費、坐高鐵了。”2018年底,廣西推出了“北部灣市民卡”,在南寧幫老公打理紅木傢俱生意的陳女士第一時間辦理了市民卡,並把好消息告訴了家人。“市民卡還可以綁定北部灣市民雲手機APP,以往家裡交個水電費還得往北海跑,現在繳費、訂車票、預約看病等通過手機就可以辦理,節省很多時間。”

據瞭解,北部灣市民雲手機APP下一步還將成為“醫、學、住、行、生、老、病、養”全面覆蓋、一網通辦的市民應用平臺。

北欽防一體化不僅為市民節約了大量“跑腿”時間,還縮短了空間上的距離。11月2日,南寧市民黎先生攜全家來欽州旅遊,“早上9點從南寧坐動車出發,9點40分就到欽州了,非常方便。”

“朝食南寧老友粉,午品北部灣生猛海鮮”的背後,是北欽防一體化日漸完善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目前,北欽防主城區之間已實現1小時“通勤圈”,隨著快捷交通網逐漸成型,北欽防到南寧、湛江等周邊主要城市可1小時通達,三市主城區與相鄰園區、港區可30分鐘通達。

多城生活將伴隨著北欽防三市動車公交化運營走入尋常百姓家,三市之間乃至周邊地區的人才流和商貿流也將因此加速匯聚。得益於交通互聯互通的改善,物流樞紐一體化建設也為中越邊境的邊貿商帶來重大利好。防城港水果貨運商陳經理向記者介紹,現在一個貨櫃從東興入境,轉到全國各地,運輸費用大概能節約3000—5000元左右,運輸時間也大幅壓縮。

3 共推一體化 ,共建發展新格局

“推進北欽防一體化,就是要打破行政區劃壁壘,進一步整合區域資源,促進要素流通,優化產業佈局,提升北部灣經濟區的綜合實力。”自治區黨委政研室(改革辦)主任李彥平說。

這一點讓土生土長的北海人周明娟深有感觸,“以前這裡就是一個破舊的小漁村,做起生意來處處受限,既沒市場,船運航線也寥寥無幾。漁民打了魚回來賣不出去,我們加工成魚產品也要運到深圳裝船,銷往境外市場,成本很高。”

如今,一體化發展之下,北海、欽州、防城三港已整合成為北部灣港,三港域之間逐漸形成良性互動。北部灣港已陸續開通至重慶、成都、昆明等地的常態化鐵海聯運班列,其中,北部灣港(欽州)—重慶實現“天天班”運行;北部灣港開通集裝箱航線45條。今年1—10月,鐵海聯運班列達1713列,發運集裝箱8.57萬標箱,超過2018年的總和。

周明娟告訴記者,“航線多了,船期也比以前穩定了不少。僅是運費一項,就可以降低不少成本。”經過多年發展,周明娟的公司在水產品外貿出口方面已成為廣西的龍頭企業之一,而她也不必再為貨品轉運煩惱了。

今後,北欽防三市發展空間將進一步優化,改革創新示範效應進一步顯現,基本形成綜合實力強、發展活力充沛、要素流動順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格局。

南寧海關融媒體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