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1956年,著名建築家張永和出生在麒麟碑衚衕,此後在北官場衚衕長大,這兩條衚衕距隆福寺都不遠。63年後,張永和將他的建築工作室安在隆福寺北里,“

在北京生活和工作,我想不出比這裡更適合的地方。”

北京隆福寺曾是明清的香火院之一,也是京師著名的大廟會,俗稱“南有夫子廟,北有隆福寺”。在老街坊們記憶中,這裡是北京最熱鬧的商圈之一,也堪稱當時北京的時尚地標。雖與王府井、西單的商業地位相當,但要論起命運多舛,甚至有些神秘色彩,恐怕其他都不能與隆福寺相較。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如今,褪去前世的輝煌與回憶,隆福寺的商區歷史已經翻篇。伴隨著隆福大廈成為新的首都文化地標之一,這裡的衚衕老街區也呈現出新樣貌。與張永和一樣,那些有著隆福寺情結的人們,又重新聚集到這裡,共享辦公、喝啤酒、吃小面、看展覽,激情工作、詩意生活,享受當下。

01

「諸市之冠」隆福寺廟會

“大火不燒旺地”,這句老話兒在隆福寺沒應驗。俗語說,“南有夫子廟,北有隆福寺”,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的隆福寺,坐落在北京東四北大街西,寺中常舉辦各種廟會,在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日下舊聞考》中,隆福寺廟會被稱為“諸市之冠”,算得上一等一的旺地。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每逢隆福寺廟會,都要搭棚設攤陳列百貨,這就存在起火隱患。1901年,一場大火把隆福寺的鐘鼓樓、塔院和韋馱殿燒成一片廢墟。難得的是,此後這裡廟市再興起,依然是百貨齊全,珠寶古玩、日常用品、蔬菜水果、花鳥魚蟲、服裝鞋帽,以及各種雜耍和小吃食鋪。“西單東四鼓樓前”,都是在譜在論的。1948年,東單擺攤的人和人氣兒都流動到了隆福寺,隆福寺也變得更加熱鬧。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02

從國營商場到個體商戶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在隆福寺興建了東四人民市場,4個售貨大棚集中原有攤商外,還從西城德勝門小市、東單市場招商千餘家。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東四人民市場成為國營商場,經過3次翻新,1975年形成4層樓的綜合性商場,成為當時京城赫赫有名的四大商場之一。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圖/視覺中國

隆福寺地區的商業基因,也帶動了當時個體商業的發展。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個體飯館“悅賓飯館”,就在距隆福寺不遠的翠花衚衕,從1980年開業一路走到今天。那時,隆福寺只有兩家飯館,隆福寺小吃店和白魁。餐飲行業的個體經營放開後,王洪恩、王春友父子最早拿到營業執照,在自家的平房開出“裕豐飯館”,儘管只比“悅賓飯館”晚了幾天。

“裕豐飯館”只有三樣飯菜:餡餅1毛1一個,包子1毛,還有粥。包子餡隨季節變化,瓜餡兒或者大白菜,但都有肉。這樣的小買賣,生意卻非常好,北到雍和宮,南至崇文門,很多人都來這裡吃飯,當時一天的流水就能有三四百塊錢。1983年裕豐飯館停業,這家改革開放後中國最早的飯館之一,從此便畫上了句號。

03

曾經的北京時尚地標

與王府井、西單相比,隆福寺雖然傳統,但氣質裡卻帶著超前。1980年,東四人民市場開設全國輕紡優質產品展銷大廳,人們擺脫了固有審美,開始了對穿衣打扮的興趣。1983年底,這裡添置了6臺哈哈鏡,也算得上是如今“吃喝玩買”Mall的前身。此後,耐克等進口品牌運動鞋開始在這裡展銷。1987年,隆福寺的夜市已經非常熱鬧。

1985年,一部中國美食紀錄片在當時日本飛抵中國的飛機航線上播放,其中就出現了隆福寺小吃店:買餐票、交餐票的點餐方式,一手收票一手熟練地盛滿一碗碗豆汁兒、紅豆粥的服務員大姐……一位食客即使是吃早點,也只是掀起摩托車頭盔的風擋,而沒有把頭盔摘下,足見當摩托車開始代替自行車成為“私家車”大件兒時,“先富起來”的人們的一絲驕傲。從國營市場到個體商戶活躍,隆福寺走過了改革開放的頭十年。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1988年5月,隆福大廈試營業,成為當時北京面積最大、商品最全的商場。中央空調、自動扶梯、支持“長城卡”支付、可租借電子遊戲卡,開啟了北京市民對商場的全新認知。當時很多人去隆福大廈,就是為了過一把自動扶梯的癮。好奇的孩子們坐著自動扶梯上樓,然後再“腿兒著”從樓梯跑下來,一次次樂此不疲。那時的隆福寺街,還有三家影院、藝虹照相館和無數時髦小店,堪稱當時北京的時尚地標。

04

隆福寺商圈的沒落

根據資料,隆福大廈當時年銷售額高達5億元。在1993年7月,商業管理部門公佈的北京商場銷售排名中,與王府井百貨大樓、城鄉貿易中心、燕莎友誼商城等名列前茅。可僅一個月後,隆福大廈發生火災,4層後樓燒燬了3層,西部平房營業廳全部燒燬,前主樓2層不同程度過火,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逾2000萬元。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1996年,為重建隆福大廈,整個隆福寺地區重新規劃,由建築學泰斗、吳良鏞院士主持設計隆福廣場。當時不僅蓋起了“隆福寺”牌樓,還在隆福大廈樓頂建造了“大隆福寺”,但由於經營不景氣,商戶逐漸撤櫃或易主,隆福大廈最後關張大吉,隆福寺商圈也從此一蹶不振。

有人說,隆福寺的大火有點“邪行”,其實,這場大火併不神秘,查明原因後證實為商場櫃檯裡的鎮流器短路。但遭遇大火洗劫後的隆福大廈,曾先後調整過約10次,卻始終緩不過氣兒來。此後,這片曾經的京城商業黃金區域一直處於荒廢之中,除了老北京人,等待“浴火重生”的隆福寺商圈很少被人提及,甚至逐漸無人知曉。

05

「文化四合」新隆福寺

東城區一直沒有放棄隆福寺的“再造計劃”,從2011年起對隆福寺街重新定位,“十二五”規劃中將其打造為“文化娛樂一條街”。2013年繼續對隆福寺地區立體式規劃建設,結合地鐵工程,推動歷史文化與商業復興。2016年,東城區提出將隆福寺地區建設為“有老北京特色的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走廊”,2017年至2020年三年內,隆福大廈將建成新的首都文化地標之一。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新京報記者 王萍 攝

如今再到隆福寺地區,老地標已經所剩無多,能叫得上名來的僅有隆福大廈、隆福廣場、長虹影院和東宮影院。老隆福大廈的白色外牆,已經改造成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結合的玻璃幕牆,首層的商鋪並沒有濃郁的商業氣息,反而更有一種人文、藝術或時尚的腔調。這裡“商區”的歷史已翻篇,衚衕老街區與新派建築一起,呈現出“傳統、現代、中華、國際”的“文化四合”新隆福寺。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在隆福大廈屋頂,四座古色古香的建築組成的一座空中庭院坐落於此,這裡是隆福文化中心。去年,古建專家王世仁先生的團隊經過再設計,並按規制修繕。目前這裡正與木木美術館聯合舉辦改造後的第一個大型藝術展——當代藝術大師大衛·霍克尼的作品展。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未來,堪稱中國古代建築藻井藝術巔峰之作的隆福寺精美藻井,也有望以科技手段在這裡復原。紅牆掩映著青松,陽光灑向金色的琉璃瓦,站在頂層,向西可望盡西山、白塔、景山的皇城氣象,向東則飽覽央視、國貿、中國尊等一眾新派建築,彷彿轉身之間就可以穿越古今,一眼千年。

06

新北京文化人的文創社區

在隆福大廈北側的隆福寺北里,是曾經被用作倉庫、宿舍的紅磚建築,這些看似有年代感的建築群中,卻流著最時尚、前衛的血液,將被打造成“新北京文化人的文創社區”。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目前,Wework、木木藝術社區、非常建築工作室、SUSU越南菜、京A精釀和BURTON滑雪單板等都已開業。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收藏家林瀚作為生於北京的“85後”,幾乎與隆福大廈同齡,曾經熱鬧的隆福寺是他揮之不去的記憶,也讓他有了“讓更多年輕人迴歸新隆福寺”的念頭。木木藝術社區原本是北京一商局的食堂,由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改造成頗具太空感的“銀色盒子”,內裡則是融美術展覽、藝術影院、藝術衍生品店於一體的綜合空間。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椒小廚”的老闆小白是土生土長的“隆福寺孩子”,小時候的作業本、爸媽的第一條牛仔褲都來自這裡。之前每次路過隆福寺時,小白就在想,這裡的未來在何處?當他看到這裡掛起的招商廣告,與妻子大美一起下決心關掉了老店,讓自己全心投入的“椒小廚”,跟著一份情懷迴歸隆福寺。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SUSU越南菜,從一排朝西的窗子望出去,是老北京最傳統的衚衕、最平實的灰瓦屋頂、最煙火氣的家長裡短,創始人愛米姐自己就最愛坐在這裡,就像看一幅掛在現代空間裡的古老圖畫。這家SUSU開業後,愛米姐在朋友圈收穫了最多的點贊與共情,也讓她感受到了很多人的隆福寺與“發小兒”情結。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悠閒靜謐的“

更讀書社”,與東城區圖書館合作,憑首都聯合讀者卡就可以借閱約3萬冊的圖書。未來這裡還將實現北京圖書館系統內的通借通還。這個讀書、自習、聊天或喝咖啡的現代美學空間,也成為一處溫暖人心的“城市書房”。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京A精釀,在馬賽克拼著“倍兒棒”的爐前等待披薩出爐,喝著名叫“光膀子西瓜”“拍黃瓜”的啤酒,在3米高9米長的壁畫牆上一點點尋找北京地標、北京故事,是很多人覺得有意思的事。作為來北京22年的“中國通”,創始人Alex喜歡北京胡同、喜歡北京居民,就像他剛來北京時一下被滿街跑的“京A”擊中內心一樣,隆福寺也讓他有了這種心動之感。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主打雲南菜的“餓魚”餐廳,在菜品上保留了傳統的原鄉味道,但內裝修卻運用了行為藝術般的腳手架。老闆祥子覺得,現在的隆福寺還在繼續建設中,比如對面正在改造的隆福廣場。他對未來的設想是,等到隆福寺的最後一根腳手架拆掉的時候,店裡的也一併拆掉,讓“餓魚”與隆福寺一起成長。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Burton滑雪單板的創始人Jake Burton,將他在中國的第一家品牌中心開在隆福寺。他喜歡這裡的有趣、開放,也希望每個接觸到滑雪板的人和他一樣開心,就好像他會指著自己的光頭,問在店裡巧遇的顧客“看我的髮型怎麼樣?”沒了白魁飯莊、沒了豐年灌腸,“舊瓶”是老建築,裝進的是帶著全新文化的“新酒”。

07

讓更多年輕人迴歸隆福寺

新落戶隆福寺的商戶們,雖然每家都時髦甚至前衛,但相處模式卻像是老北京院子裡的街坊四鄰。

在Wework共享辦公的人們,可以吃到椒小廚的小面、可以喝到京A的啤酒、木木藝術社區的工作人員會在這裡辦公策展,好幾家店老闆的孩子都在同一所小學讀書……讓人不禁想起曾經每晚炊煙升起時,你家餐桌上總有對門家阿姨的拿手菜,隔壁一家正在吃著你媽媽包的餃子。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預計到2023年,隆福寺的規劃建設將全部實現。吳良鏞院士設計的隆福廣場,將由他的兒子吳晨接手設計改造。未來隆福廣場將有望與故宮合作,打造成紫禁城外“體驗故宮文化的新基地”,並集合中國設計師的品牌概念店、中式生活方式體驗店,讓人們體驗傳統非遺文化,暢遊藝術生活空間。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隆福寺東院

則由原來的東四郵局改造而成,未來它將與國際知名的博物館合作,成為國際化的博物館店街。目前,英國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設計博物館已經簽訂了合作意向。曾經的隆福寺街上的三家影院,如今只留下東宮和長虹。東宮電影院將保留古樸的模樣,而長虹影院將變身“中國之窗”飛行影院,成為全國首家以全實景航拍飛行影院為核心的“文旅商”複合空間。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未來的隆福寺,將保留大面積的老北京院落,以此留住原住民們最真實的生活。那些熟悉隆福寺往事的人,將隨著新隆福寺規劃從圖紙變為現實的過程中,一點點刷新過去的印象。六百年過去,熱鬧的老地標舊貌換新顏,看看如今來隆福寺那些新派的年輕人,連老街坊們都深感,這裡變得越來越有活力了。對有著隆福寺情結的人來說,也終於可以輕鬆說一句:再見,老隆福寺;當再次相見,願你我宛如初見。

(鳴謝: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東城區景山街道隆福寺社區)


又見隆福寺(內含福利)


文末留言寫下“我與隆福寺”的故事,抽取三位粉絲送隆福寺大禮包

1.京A Taproom 100元代金券;

2.SUSU隆福寺店指定套餐;

3.椒小廚隆福大廈店兩道新菜品;

4.更讀書社東四隆福店,優選圖書一本;

5.木木藝術社區參觀門票兩張;

6.burton限量T恤一件。

(留言截止日期:10月18日18:00)


撰文 | 王萍

視頻 | 薛珊

攝影 | 韓舒雯(除署名外)

排版 | 李揚

校對 | 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