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襄樊已经叫襄阳,黄冈何时改黄州


襄樊已经叫襄阳,黄冈何时改黄州

2010年12月8日,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阳一片欢呼。时任襄阳市委书记唐良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襄樊更名为襄阳,是尊重历史、传承文化、顺乎民意之举。”其实,身为黄冈人,我们经常受到质疑:黄冈为何放弃“黄州”这个大名鼎鼎的名称不用,而要用“黄冈”这个鲜为人知的名称?

由此,我们认为:“黄冈市”应该更名为“黄州市”,这不仅仅是城市名称的改变,更是提高黄州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对黄州人文品牌正本清源的需要,是彰显黄州悠久历史文化的需要。


历史隶属关系,不宜颠倒

南北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北周朝廷改南司州为黄州,始有黄州之名。也就是说,黄州这一名称已存在1431年。黄州成立后,除在初唐曾短期称齐安郡、永安郡外,一直称黄州,在政区建制上一直是州府一级。在隋唐五代宋元时期,一直辖有黄冈县、黄陂县、麻城县等县,在鄂东地域与蕲州两州并治。明初设立黄州府,洪武十一年(l378年),朝廷将蕲州归属黄州府,史称“蕲黄合一”。此后明清两朝,黄州府辖有黄冈、麻城、黄陂、罗田、蕲水、蕲州、广济、黄梅、黄安等州县。

襄樊已经叫襄阳,黄冈何时改黄州


黄冈县这一名称始于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黄冈这一名称已存在1412年。黄冈县成立后,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均属黄州或黄州府管辖,解放后,也一直是黄冈地区的属县,直至1991年撤销黄冈县,设立黄州市,黄冈县的建制才消失。

由此可知,黄州与黄冈在历史沿革上一直是上下级隶属关系,勿庸质疑。千百年间形成的历史渊源,不宜轻率断裂和颠倒。


人文历史底蕴,不宜淡化

“黄州”之名,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人文历史上,可谓大名鼎鼎,名声远播,如杜牧、王禹偁、孟珙、于成龙等名臣皆任职黄州,如韩琦、张文潜、杨守敬等名流皆寓居黄州,而杜牧的《赤壁》诗、王禹偁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文学名篇至今仍是全国大学、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黄州赤壁的《景苏园帖》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黄州赤壁文化是独具魅力的文化体系。

襄樊已经叫襄阳,黄冈何时改黄州


说到黄州,就要讲苏轼,他于诗、词、文、赋、画、书诸方面都卓然超群,自成流派,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苏轼谪居黄州四年又四个月(含两个闰月),留下约740余篇诗词文赋,如赤壁二赋,如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代表的黄州词,以《柯丘海棠诗》为代表的黄州诗,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代表的黄州文,以《黄州寒食帖》为代表的黄州书法,形成了他的文学创作巅峰,使黄州时期成为他一生中丰富多彩、刻骨铭心的岁月。为了纪念在黄州的经历,他自号东坡居士,兹后,苏东坡之名冠天下。可以说:苏东坡与黄州是无法割裂的。东坡文化研究是当代显学之一。

襄樊已经叫襄阳,黄冈何时改黄州


黄冈县由于历史上一直隶属黄州,且千百年来,黄州(府)城与黄冈县城一直同城,黄冈名声一直被黄州名声笼罩。所以,历史上,“黄州”之名一直声名显赫,而“黄冈”名称相对于“黄州”而言,鲜为人知,且给人以土气有余、文气不足的感觉,与本地文化品位不相称。


提升文化软实力,不宜等待。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所以,要实现黄冈的复兴,在持续发展硬实力的同时,必须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许多有识之士和机构为了提升黄冈文化软实力、恢复黄州历史文化名城本来面目,撰文立说,奔走呼吁。如团风县领导为将团风县更名为黄冈县做了大量工作,以接续黄冈县的历史,只因市县不能同名,以及黄冈市、黄州区、团风县没有综合考虑,才使这一愿望没有实现。徐州市学者惠光启、郑敏之、王海伟在2010年召开的东坡文化国际论坛上,郑重地向湖北省和黄冈市两级人民政府建议:早日将黄冈市易名为黄州市,让黄州这座成全了苏东坡的千年文化名城与世界千年英雄苏东坡相映生辉。我们在编著本区域首部地方通史时,就没有使用《黄冈简史》名称,而是直接使用《黄州简史》。

襄樊已经叫襄阳,黄冈何时改黄州


同时,在我国也不乏更名后再次更名的先例。就我省地级市而言,先有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称荆沙市,后恢复荆州市的事实,近有襄阳与樊城合并,称襄樊市,经不懈努力,最终恢复襄阳市名的成功。

襄樊已经叫襄阳,黄冈何时改黄州


由此,我们建议,我市应尽快启动相关工作,将“黄冈市”更名为“黄州市”,“团风县”更名为“黄冈县”,“黄州区”更名为“齐安区”(黄州别称齐安)。

原文刊登于《黄冈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